《毛泽东诗词》鉴赏(七)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如题所述

【原文】

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

漫天皆白,

雪里行军情更迫。

头上高山,

风卷红旗过大关。

此行何去?

赣江风雪迷漫处。

命令昨颁,

十万工农下吉安。

    【词牌名:减字木兰花】

      词牌名减字木兰花 ,又名“减兰”、“木兰香”、“玉楼春”、“木兰花慢”等。定格为欧阳修《减字木兰花·歌檀敛袂》。此调双调四十四字,前后段各四句,两仄韵两平韵。

      【时代背景】

        1930年1月,彭德怀率红五军从湘赣来到赣西,并与黄公略新成立的新六军对吉安进行包围。同年1月下旬,毛泽东率领的红四军第二纵队,抵达江西广昌县的塘坊,向广昌县城疾进。月底,与朱德部队会合,并占领宁都等县,继而向吉水一带活动。2月6日~9日红四军、五军、六军及赣西特委在吉安县陂头召开联席会议,会议作出了攻打吉安城的决定。毛主席的这首词就创作于这次会议期间。

      【诗词内容】

      上阕描写行军的场面。同时,它也给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疑问:为什么雪里行军那么急迫!下阕回答行军的任务。作者不仅回答了行军的目标任务,而且还回答了“情更迫”的原因:因为是十万人争相进军,所以要想不落后就要快走再快走。纵观全词,意境壮阔,感情豪放.特别是“行”、“过”、“下”三个动词的运用,串起了整个事件的开始、经过和结尾。使动词的独立性与连贯性达到了高度统一。

    【夏雪诗语】

          减字木兰花·风清月白

                  风清月白,

                年复四时既相迫。

                无愧河山,

                耽奇禅扉空闭关。

                陈言务去,

                落日素月诗成处。

                妙语鼎颁,

                竹石玉帛心自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