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世说新语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13

1. 选自《世说新语》

管宁与华歆

霜天长笛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者过门,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世说新语·德行》)

第一次读到管宁割席这则故事,还是中学时候,老师发给我们做为古文练习的材料。之所以对这个故事记忆深刻,是因为做为故事的内容与我们学生时代的意向是如此的相异。作为来自农村的学生,我们的梦想就是乘轩冕而多金,几乎是毫不犹豫地选取华歆的道路。直到后来读了《世说》和《三国志》才算对他们二人有所了解和理解。

《世说》中,管宁的故事仅此一则,而有关华歆的还有四则,而且这四则都是他与时贤的比较中来反应他的人品和情操的。

华歆对待子弟非常严肃,尽管在家庭中,礼节也像在朝庭之上那样严格,可是他的家依然没有失去和睦安乐的治家准则,所以说他是个严于律己,治家齐整的人。

王朗每以识度推华歆。歆蜡日尝集子侄燕饮,王亦学之。有人向张华说此事,张曰:“王之学华,皆是形骸之外,去之所以更远。”(世说新语·德行)——由此可见华歆还是一个颇懂得生活情趣的人。王朗就是三国演义中被诸葛亮骂得掉下马来的那个吧,当然那只是小说家言,在《三国志》中王朗“文博富赡”,也是一时俊伟之辈,他都追慕华歆,更可见华歆的品味不俗吧。

还有一次,华歆和王朗一同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表示为难。王朗却说:“好在船还比较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强盗来了,王朗就想丢下那人不管了。华歆说:“开始我之所以犹豫不决,正是为了这一点。既然允许他搭我们的船,怎么可以因为情况危急便把他扔下呢?”于是仍像当初那样携带关照那个人,世人凭这件事来判定华歆、王朗的优劣。所以陈寿评价华歆是“清纯德素”,有种人性中本真的美吧。

魏文帝接受禅让登基之后,陈群脸上有悲愁之色。文帝自然不悦,问:“朕顺应天命接替皇位,卿为何不高兴呢?”陈群回答道:“臣与华歆,都曾忠心事俸汉朝,如今虽然对圣上的教化感到欣喜,但仍不免把对汉朝的感情表现在脸上。”古代的禅让皇位,是和平演变,除了一些死忠前朝的人,更多的人是承认这种新旧更替的,所以服事新朝没有道德上的缺失感,也不会担心列入《贰臣传》。华歆在这件事上,像其它同时代人一样,是无可指责的。

太和中,明帝遣曹真伐蜀,华歆不以为然上表说:臣诚愿陛下先留心于治道,以征伐为后事。且千里运粮,非用兵之利;越险深入,无独克之功。为国者以民为基,民以食为本。使中国无饥寒之患,百姓无离土之心,则天下幸甚。。。。。因此可以说华歆绝非普通的官僚,还是颇具政治眼光的。

管宁与华歆同学于辽东,时值乱世,辽东还是比较平静,管宁同学认为“潜龙以不见成德,言非其时,皆招祸之道也。”所以他这一呆就是三十七年,至到黄初四年才回来,当时曹魏已统一了北方,向天下征召品行高尚的人才。对这个少年时代就对自己割席断交的同学,时任司徒的华歆依然举荐了他,管宁没有应征。魏明帝即位时,华歆已位居太尉之职,还是念念不忘这个朋友,要让贤给他,皇帝不许,当然管同学也不会同意,他是立志在野的了。直到正始二年,管同学年八十四而卒,皇帝还念念不忘呢。

一个读书人的出路不外乎两条:居庙堂之高或处江湖之远。这样的价值取向还是不大容易选择的。孔夫子说:“天下有道,就出来从政;天下无道,就隐居起来。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问题是对“有道”和“无道”的判断有点难,再说“道”是人追求出来的,“无道”了大家都隐起来了,也永远不会产生“有道”的局面。总要有人要做出牺牲,所以更值得敬佩的是那些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因此我对华同学更加崇敬,心向往之,而对管同学敬而远之。

《魏略》曰:歆与北海邴原、管宁俱游学,三人相善,时人号三人为“一龙”,歆为龙头,原为龙腹,宁为龙尾。《三国志》注者裴松之不以后然。其实时人的看法,还是代表了主流意识的。一个读书人,隐一时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隐下去,不出来。谁不想一展才学啊。

当天下纷乱之时,士人与雄主方能真正做到双向选择。华歆的选择给他带来了好运,位至封侯;诸葛先生也选对了,虽鞠躬尽瘁,也留下一世英名;田丰选择了袁绍,走向不归路;如果不知道选择谁,就学管宁同学吧。可是似乎更多的人却永远处于一种进退失据的状态下,怀揣一腔抱负,踯躅于人才市场。

处彼乱世,是隐还是退,无关品格之高下,所谓士各有志之谓也。

2. 文言文《施政仁德》选自《世说新语》的翻译

具体指处理政务的才能和值得效法的手段。

晋代士族阶层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必然要维护法制,严格执法,强化国家机构的管理,这就要重视政事和官吏的政绩。首先是政治主张问题。

是实行德政还是依靠法治,这是从政者一向关注的问题。木篇倾向仁德治国。

例如第3 则说要“强旨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第19 则也说:“桓公在荆州,全欲以德被江、汉,耻以威刑肃物”。但是历代统治者的政治措施很少宽厚待民和给百姓以恩惠,所谓德政,常是停留在口头上。

第26 则实际提出了主张仁政和‘处杀戮之职’是否矛盾的问题。而论到施政方针,多主张施行‘猛政’,使人不敢犯法。

例如第1 则说明:不忠不孝,其罪莫大,杀无赦;第2 则记:生子不养,比盗杀财主之罪还大;第4 则记载镇压无视国法的豪强。至于读书人因受业偶犯宵禁,个别小偷小摸现象,可以不理,以示宽政。

在律令完备以后,只要依法令行事就可以了,第15 则就说明这一点。

3. 《世说新语》中简短古文

1、孔融被收,中外惶怖。时融儿大者九岁,小者八岁,二儿故琢钉戏,了无遽容。融谓使者曰:“冀罪止于身,二儿可得全不?”儿徐进曰:“大人岂见覆巢之下,复有完卵乎?”寻亦收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第二)》。

解释:

孔融被收押,朝廷内外群臣们都很惶恐。当时孔融大儿子九岁,小儿子八岁,他们两个如故在外面玩耍,丝毫没有理会官兵。孔融对着使者说:“戴罪在身的是我,我的两个儿子能不能放过?”儿子说:“大人知不知道把一个鸟巢打翻,还有完整的蛋吗?”过了不久,他两个儿子也被害了。

2、陈元方子长文有英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于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

解释:

东汉时,颍川郡名士陈实(陈寔)担任太丘县长,他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都功业有成,尊长爱幼,德行甚佳。陈纪的儿子陈群(字长文),陈谌的儿子陈忠(字孝先)争论各自父亲的功德,不可开交,找祖父陈实评理。陈实认为元方和季方都是好样的,感叹说:“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

扩展资料:

世说新语的主要内容:

《世说新语》又称《世说》《世说新书》,卷帙门类亦有不同。因为汉代刘向曾经著《世说》(原书亡佚),后人将此书与刘向所著相别,取又名《世说新书》,大约宋代以后才改称。

《世说新语》依内容可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等三十六类(先分上,中,下三卷),每类有若干则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每则文字长短不一,有的数行,有的三言两语,由此可见笔记小说“随手而记”的诉求及特性。

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书中所载均属历史上实有的人物,但他们的言论或故事则有一部分出于传闻,不尽符合史实。此书中相当多的篇幅杂采众书而成。如《规箴》《贤媛》等篇所载个别西汉人物的故事,采自《史记》和《汉书》。其他部分也多采自于前人的记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