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你赞同吗?

职业教育法将自5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新法将让众多今年秋季入学的新生受益,因为职业教育法在招生考试制度、高等教育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我是不赞同的,不外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一、职业技术学校可以为国家培养优秀的蓝领人才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还是比较缺蓝领人才的,主要是现代社会的年轻人不大愿意从事蓝领的工作,但是大家可能忽略的是蓝领的人才薪资现在往往是比白领来得高,仅次于金领,并且现在的很多蓝领工人都可以享受到社保的服务。所以经过中考初步筛选后建立了普职分流的机制,这样子可以将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理想的学生安排学习职业技术能力,这样子既是他们今后的谋生手段,同时也是为了帮助国家更好地发展,同时还可以使得他们在社会上立足有一技之长。

二、普职分流是对学生在初中时期所做出的努力成果的一种尊重

每一位初中生对于学习的态度是不一样的,并且每一位初中生在初中生涯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也是不一样的,不可否认天资聪颖可以给学习带来有利的条件,但是学习更多的是需要讲究方法且努力有耐心,这样子学习成绩才可以得到一个明显的提升,所以为了回馈那些努力学习、拼搏进取、孜孜不倦的同学的学习成果才会设立中考的机制,让他们可以顺利晋升到更好的高中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学习,这样子也是对于他们劳动成果的尊重,如果社会上没有一个公平的制度和秩序的话那么社会发展必然会失衡。

三、假设学习成绩太差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那么意义也是不大的

其实不妨让我们假设一下学习成绩太差的学生进入普通高中意义其实也是不大的,因为他们自身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本身就是有失偏颇的,所以他们进入了高中学校后学习的主动性还是不能够保证的,并且基础差很容易导致他们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如果运气不好的话连大专也是考不上的,只有少数运气好的同学可以考上大专,相反如果他们在中考后直接进入职业技术学院学习可以加强他们的职业技能,并且尽早步入社会赚钱,同时还可以积累了充足的实践经验,积累了不少的财富。

四、普职分流可以加强学习环境的建设

我认为普职分流是很重要的,因为普通高中甚至是重点高中和一些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氛围是完全不一样的,毕竟他们的生源质量有区别,当然不是有任何偏见的意思,但是为了让不同的人群满足一个特定的学习需求就应该建立在一定范围内建立同质化的环境,这样子可以起到互相激励的作用,有利于学生学业的长期进步发展。同时职业技术学院中的动手技能氛围也是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所不能比的,他们的实战经验很丰富,并且都是将来社会中的蓝领人才

其实普通高中也好,职业技术学校也好并不是说哪一个一定更好,普通高中好好学习可以考上一所好大学将来做白领甚至是金领,而职业技术学校的同学好好学习技能将来可以做社会的蓝领人才甚至是自主创业。所以没有绝对正确的路,但是凡事都有绝对正确的认真态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6

我赞同取消普职分流。取消中考分流就代表着将会有更多的学生可以进入普通高中上学,这样学生们就可以有更好一点的学历,将来无论是对工作还是其他方面都能更好一些。

但虽然这么看来学生们能上本科的机会更多了,却也不是完完全全所有人都能上得了本科的,学习还得靠同学们自己努力,不然也会被落下。所以对于成绩一般的同学来说,上职高或许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随着国家的重视,职高教育的地位肯定会随之上涨,而且家长们担心的一些问题,比如学校管理制度不到位,学生整体素质水平低的情况都可能得到改善。

这样一来家长也不用担心学生上职高会越学越坏,会受人欺负等等,学生学好了一技之长以后,还能有机会上本科,拿到本科学历。

而且目前的职高就业率要远高于普通大学生,学生们不等毕业就已经有很多单位争抢着要了,这也解决了不少家长的心头大患不是么。

其实也并不是所有学生都适合学习的,有些学生就是对文化课学习相对没那么敏感,也不怎么提得起兴趣,与其让他们在高中里虚度时光,不如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专业,学习一技之长来的好。

俗话说得好,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我们能在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上坚持下去,就一定会有好的出路,也不是所有人都要走高考这一条路的。

或许看到这有人就会说那岂不是读书就没用了,这当然不是一个概念,读书到什么时候都是有用的,即便学生选择了技校也依然需要学习文化课。

这样我们才能在技能傍身的同时又有很专业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学生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更精进自己的技术,逐渐成长为一个更优秀的人。

所以不管是到普通高中读书还是上职业高中,学习是同学们始终要坚持的事情,只不过学习的知识可能略有差距而已,学生和家长们也应该慎重考虑选择。

第2个回答  2022-04-26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这让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我认为是一件很好的事情。这样做不仅可以减轻义务教育“内卷”;明确本科职业教育,还可以让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选择将更多;写入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有助于培养更高技能人才。

普职强制分流近年来饱受诟病,这让一部分初中生毕业后失去了读大学的机会。原职业教育法规定,国家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普及程度,实施以初中后为重点的不同阶段的教育分流。虽然法律条文中没有要求强制分流,但一些据此制定的政策力度加大。

比如,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4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规定,原则上要按50%的比例引导应届初中毕业生向中等职业学校分流。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职普比例较低的地区要重点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资源,提高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比例。

当“普职分流”变为“普职协调发展”,中职教育的定位和前景随即改变。“这就给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可以上大学开了一个口子,会很大提高学生上中等职业学校的积极性。”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卓新平在4月18日分组审议时说。

中职生不仅可以读大专,还可以读本科。设立实施本科及以上层次教育的高等职业学校,由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这是此次修法的一大亮点。

第3个回答  2022-04-26

我赞同

我赞同的理由有一下几个:

一、降低学生过度内卷

近两年国家大力整顿了校外培训机构,目的就是希望实现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分配,来降低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度内卷的情况。“普职分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同样的道理。

二、为国家提供人才储备

然而,在严管之下,“请私教”的情况并未消失,只是换了很多种新的方式,进而使得优质教育资源更加集中化。而“普职分流”则更进一步让教育变成了“举才唯富”,而非“举才唯贤”。而将其取消后,农村的孩子才不吃亏。与此同时,我国在之前之所以将义务教育设定为国民的权利和义务,就是希望通过教育来提高全体国民的素质,以便为后续国家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储备。而且成果也比较明显。

三、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由于现在很多职业教育学校,存在教育质量水平低等问题,从而使得很多家长宁愿让孩子直接步入社会。在这种情况下,“普职分流”将不再是高级技工的起点,相反还很可能成为拉低全体国民的平均教育水平的“拦路石”。所以将其取消,才有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

四、实现寒门出贵子

总的来说,取消“普职分流”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不仅能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举才唯贤”,让农村的孩子拥有更多提高文化水平、实现寒门出贵子的机会。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于国、于民都有利。值得一提的是,加大对职业教育的监管力度,提升其办学水平,对于培养高级技工是一个必备基础。

第4个回答  2022-04-26

我还是比较赞同的,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这让更多的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减轻义务教育“内卷”,明确本科职业教育,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选择将更多;写入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更有助于培养更高技能人才。

新法颁布,家长们纷纷表示,是教育的一大进步
对于此次教育的改革,家长们都纷纷表示是教育的一大进步。认为学生们就应该读完高中学段,这样起码的认知还是有的。可以让那些刚萌芽的懵懂时期的孩子们有更多的择机及成长,高等和教育体制方面实现了重大的突破。

其实职高自己就不能看低自己。现在国家既然给了政策,就更要把职高办好,不太管什么学历,以后就业还是取决于市场的需求,技术工人以后是肯定很缺的,特别是高级技工,职高应该把职业职业技术教育和素质教育更好的结合起来,培养出来更多更好的“蓝领”阶段,这是以后人才市场的需求。

普职分流一直存在争议
普职分流,主要是指学生根据学业成绩和兴趣爱好,做主选择进入普通高中,普通大学或进入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学习,从而促进自己个性良好发展并成为社会有用之才。其本质和核心思想便是充分尊重学生个性特点,再结合学生特长和个人意愿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引导,实践“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毕竟从大方向来讲,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都非常的重要。

但这是对“普职分流”一种理想化的表述,很多的学生家长被社会舆论,传统观念和切身经历影响了思维判断。甚至有很多人认为,从现实角度来说,普职分流的实质却主要是指,一些在中小学阶段成绩一般,考不上高中的学生,相当于被“淘汰”到了中职学校,只能被迫和就读与职高,技校或者中专。

所以普职分流虽然对职业教育是一个很好的事情,但是对于自己家孩子和家庭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很多家长并不认可这个教育方式。针对这一情况,最新的《职教法》也明确了关于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的话题。

总的来说,取消普职分流所产生的有利影响,不仅能让教育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举才唯贤”,让农村的孩子拥有更多提高文化水平,实现寒门出贵子的机会,而且有助于提高全民文化素质,于国,于民都有利。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