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多义的字有哪些

一字多义的字有哪些

1、尽(拼音:jìn、jǐn)是汉语一级通用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一只手拿着刷子在刷洗器皿,表示饮食已尽,以此表示终尽之意。本义是器中空无,净尽,泛指竭尽、完尽。引申为终尽、完了、竭尽。

2、透,有通过、通达、泄露、极度、显露以及达到饱满、充分的程度等多重意思。

3、益(拼音:yì)是汉语常用字,字形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古字形像器皿中的水满溢而流出,本义为充满而向外流,后表示增益,本义由“溢”字表示。由满溢引申,指增加、增多,又引申指更加。

4、故:gùㄍㄨˋ。《说文解字》:“故,使为之也。从攴、古声。”。使他成为这样是故之范式。本义:原因。如:缘故、原故。衍义:引申指“有心、存心”。如:故意、故杀(有意谋杀)、明知故犯。衍义:引申指“意外的事情”。如:事故。变故。故障。

5、端(拼音:duān)是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战国文字,形声字兼会意字,从立,专声,专兼表意。本义一般认为是开始、开端,引申指人的品行端正,引申指以手平正托物,用作动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5-24
一字多义。
一字多义的字有哪些
一字多义的字有哪些
我来答有奖励
一弦一柱9
LV.3 2019-07-23聊聊
1、之
(1)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译文: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2)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译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2、闻
(1)有闻而传之者:听到的人
译文:有人听到这话传播出去。
(2)闻之于君:使听到
译文:使国君听到这件事。
3、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译文: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距离人近。
(2)以故东迁:因为
译文:因为一些原因搬到东边。
4、于
(1)闻之于宋君:向
译文: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2)非得一人于井中:在
译文: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译文: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第2个回答  2020-03-30
1、之
(1)闻之于宋君:代词这件事
译文:这件事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2)得一人之使:助词的
译文:得到一个人的劳力。
2、闻
(1)有闻而传之者:听到的人
译文:有人听到这话传播出去。
(2)闻之于君:使听到
译文:使国君听到这件事。
3、以
(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认为
译文:我认为太阳刚升起来距离人近。
(2)以故东迁:因为
译文:因为一些原因搬到东边。
4、于
(1)闻之于宋君:向
译文:一直传到宋国国君那里。
(2)非得一人于井中:在
译文:并不是从井中挖出一个人来呀。
5、使
(1)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派遣。
译文: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2)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出使
译文:于是安陵君就派遣唐雎出使到秦国。
第3个回答  2017-12-25
为 wèi
⒈给,替
⒉〈表〉目的
⒊向,对
⒋帮助,卫护

之 ⒈到,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
⒍文言虚词


⒈结实,坚硬,牢靠
⒉坚定,不变动
⒊坚持,执拗
⒋鄙陋
⒌原来,本来
⒍[固然]连词。
通:
1、通过,通行。
2、通顺。如:文理不通。
3、顺当,没有阻拦。
4、精通,通晓。
5、交往。
6、通报,传达。
7、全部。
8、沟通。
9、量词
属:(shu)
1、类,等辈。
2、部属
3、隶属
(zhu
1、连接,关联。
2、跟随。
3、连缀。
4、同“嘱”,嘱托。
第4个回答  2019-01-07
为 wèi ⒈给,替 ⒉〈表〉目的 ⒊向,对 ⒋帮助,卫护 之 ⒈到,往 ⒉代词。代替人或物 ⒊代词。这,此,或虚指 ⒋在形容词、名词等之后,跟"的"相当。〈表〉修饰或领属关系 ⒌用于主谓结构中间,使其变为偏正结构 ⒍文言虚词 固 ⒈结实,坚硬,牢靠 ⒉坚定,不变动 ⒊坚持,执拗 ⒋鄙陋 ⒌原来,本来 ⒍[固然]连词。 通: 1、通过,通行。 2、通顺。如:文理不通。 3、顺当,没有阻拦。 4、精通,通晓。 5、交往。 6、通报,传达。 7、全部。 8、沟通。 9、量词 属:(shu) 1、类,等辈。 2、部属 3、隶属 (zhu 1、连接,关联。 2、跟随。 3、连缀。 4、同“嘱”,嘱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