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教师的古诗名句有哪些?

如题所述

赞美教师的古诗:

1、《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唐】李商隐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释义: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

2、《雪中书怀》【汉】 杜牧

天子号仁圣,任贤如事师。 

释义:天子称仁圣,任用贤人如同侍奉老师

3、《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唐】 白居易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释义: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

4、《送灵师》【唐】韩愈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释义:道路婉转长绵,灵师不用记挂在心上

5、《乙亥杂诗》 【清】龚自珍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释义: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等到它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赞美教师的名句:

1、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论语·子罕》

释义:愈仰望愈觉得其崇高;越钻研越觉得其艰深。表示极其敬仰之意。

2、经师易遇,人师难遇。——司马光

释义:指单纯传授知识的老师容易遇到,为人师表的人难遇到。

3、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吕不韦

释义:古代圣贤的帝王,没有不尊敬老师的!

4、教师是人类的灵魂工程师。——斯大林

5、举世不师,故道益离。——柳宗元

释义:全社会人都不当老师都不尊重老师,所以整个社会就愈加地背离道统。

6、学者必求师,从师不可不谨也。——程颐

释义:学习必须要有老师讲授,平时也要与朋友经常切磋,这样才能让学习水平提高。

7、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关汉卿

释义:哪怕只教过自己一天的老师,也要一辈子当做父亲看待。比喻十分尊重老师。

8、学贵得师,亦贵得友。-----唐甄

释义:学习要有老师讲授,也要有朋友间的切磋。

9、为学莫重于尊师。——谭嗣同

释义:学习最主要的是尊重老师。

10、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欧阳修

释义:古代的学习的人一定会尊敬他的老师,尊敬了老师之后才会尊敬他正在学习的道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0-27

1、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释义:令公是对人的尊称,说老师学子满天下,怎么还用自己耕种花卉,表面意思说完全不需要自己种,学生们可以送给你,侧面说了作为老师他为人清廉,简谱,这也是作为老师最可贵的精神。

2、郑燮《新竹》: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释义:新竹比老的竹高,是因为有老竹子的扶持,默默的在背后给予力量的支持,指学生年轻有为是因为有老师在背后默默的指导,给予辅导和力量,赞美老师的付出总是默默的。

3、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释义:风流并不是贬义词,而是对古代文人的一种赞赏,儒雅是对古代文人最高的修饰,这就是我的老师,夸赞自己老师时就应该有这种自豪感。

4、佚名《鹤发银丝映日月》:鹤发银丝映日月,丹心热血沃新花。

释义:鹤是白色的,银发是透明的,说明头发雪白,形容人的年纪大,这样大的年纪任然有一腔热血浇灌新花,这是作为老师最高的夸赞,深刻反映了老师的无悔付出。

5、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释义:这句原本是赞颂坚贞不渝的爱情,现在多用来比喻教师的贡献: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利益甘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像春蚕吐丝,像蜡烛燃烧,发出光亮,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

6、韩愈《送灵师》: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释义:道路婉转长绵,灵师不用记挂在心上。

7、杜甫《春夜喜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释义:原意是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很形象的表达了作为一个老师,默默的为学生传道授业解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1-02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唐 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

全诗以句中的“别”字为通篇文眼,描写了一对情人离别的痛苦和别后的思念,抒发了无比真挚的相思离别之情,但其中也流露出诗人政治上失意和精神上的闷苦,具有浓郁的伤感色彩,极写凄怨之深、哀婉之痛,并借神话传说表达了对心中恋人的无比挚爱、深切思念。诗中融入了诗人切身的人生感受。

现在多引申为歌颂老师等辛勤工作的人的辛苦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清 龚自珍《 己亥杂诗•其五》

有如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花儿生前给人带来美好的视觉与嗅觉,带来美好,死后也继续做贡献。也可指某些人生前为社会做出贡献,死后也继续影响着大家。

3、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宋 杜甫《春夜喜雨》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春夜喜雨》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细致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诗人运用拟人手法,对春雨的描写,体物精微,细腻生动,绘声绘形。全诗意境淡雅,意蕴清幽,诗境与画境浑然一体,是一首传神入化、别具风韵的咏雨诗。

随着春风悄悄地飘洒在夜里,滋润着万物,细微而没有声音。精神:默默奉献,不求回报的精神。如:教师。

4.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唐 白居易《奉和令公绿野堂种花》

令公的桃李学生遍布天下,哪里用得着再在门前屋后种花呢?

绿野堂开着占尽了万物的精华,路人说那就是令公的家,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此运用借代的修辞,以桃李代学生,绿野堂指的是唐代裴度的房子名。这首诗通过写裴度房子不用种花就占尽了万物的精华(房子显眼气派)。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唐 罗隐《蜂》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意思是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蜂》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是一首咏物诗,前两句写蜜蜂飞到平地山尖,经历了无限美丽的风光,不辞劳苦,不畏艰险。后两句写蜜蜂采集百花,酿成蜂蜜,供人享受,为人辛苦,给人甜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10-30

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 《无题》

翻译: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完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2.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杜甫 《春夜喜雨》

翻译:雨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3.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 杜甫 《咏怀古迹五首·其二》

翻译:草木摇落深深地体会到宋玉悲秋的原因,风流儒雅可以做我的老师。

4.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郑燮 《新竹》

翻译:新长的竹子要比旧竹子高,它们的生长全凭老的枝干扶持。第二年新长出来的竹子,才会长得更高。

5.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 《蜂》

翻译: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10-29

赞美教师的诗句有:

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意思是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可以比喻教师默默付出,不求回报。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意思是蚕一直吐丝直到死,蜡烛一直烧到成灰才不会流蜡烛油,可以用来歌颂老师等辛勤工作的人的辛苦工作、默默奉献的精神 。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但它却不是无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还能起着培育下一代的作用。可以用来赞扬默默奉献却少有人懂的老师。

4、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

意思是令公的学生遍布天下,何须在房前再种花呢?以桃李代学生,表现了对一个老师桃李满天下芳名远播的赞美。

5、厚谊常存魂梦里,深恩永志我心中。

意思是老师们对于我的教育和恩情我将永远寄于心中,对于老师的感恩我将永世不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