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之死真相到底是什么呢?

如题所述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诸葛亮和刘备在隆中大侃特侃的时候,他恐怕也没有想到,他像《西游记》里的紫霞仙子一样,猜中了开头,但猜不到结尾。


他也没有告诉刘备,以及所有的观众。他的隆中对,其实有一个致命伤:

结好孙权与占据益荆二州如何不发生冲突矛盾?

孙刘联盟的建立,是在曹操的强大,刘备的弱小对东吴的依附关系上的,而这刘备这股力量虽然帮忙自己抵抗了北方曹操的南侵,却在孙权的扶持下,一天天膨胀,大有超越东吴之势。随着三方力量的变化,三国的格局也在微妙变化着,所以当刘备夺下益州后,孙刘联盟之间的基础就开始动摇了。

荆州是原东汉13州之一,其境相当于现在的湖南、湖北、河南南阳地区、贵州、广西、广东的部分地区,共有南阳、长沙、桂阳、零陵,武陵、南郡、江夏七郡,是当时南北的交通要道,来往益扬的必经之地。

赤壁之战后,曹操败退北归,刘备在东吴孙权的默认下,迅速的占领长沙、桂阳,零陵、武陵等四郡,后来又通过外交手段,向孙权借得了南郡,取得了自己的发展的根据地。

荆州七郡,南阳郡是曹操的地盘,江夏郡为孙权的地盘,而其余五郡则尽为刘备所得。


赤壁之战后,孙权方为了巩固孙刘联盟对抗曹操,对于当时实力弱小的刘备方,采取的是扶持政策(所有才有了“借荆州”之举),可是随着孙曹之间进入相对平稳的相峙阶段,而刘备占据益州后越来越强大,孙权对刘备从扶助开始转变为防范和猜忌,孙刘联盟开始出现裂缝。

刘备在取得益州后,孙权即派人索要当年孙权所“借”给刘备的“荆州”中的三郡——长沙、零陵、桂阳。

《三国演义》把这段演绎得很精彩,老刘一个劲哭,就是不肯给。


在诸葛亮的隆中对为刘备定下的基本国策里,荆州之地是必不可少的必争之地,是将来北上一统中原的基地,老刘怎么可能把这块到口的肥肉让出呢?

孙权干脆直接派人去上述三郡就任,结果被刘备驻守荆州方面的最高军事统帅关羽赶走。

孙权不是吃素的,文的不行只有武力相向,于是派出了吕蒙出兵强夺长沙、零陵、桂阳。

刘备对孙权强夺荆州三郡的行为很愤怒,令关羽率三万军进驻长沙益阳,同时自己亲率五万军驻守公安,予以孙权军事上的压迫。

但双方在益阳相峙的一段时间,但却没有发生大规模的军事冲突,主要原因还是当时对于孙刘来说,最大的敌人还是曹操,(当时曹操正入兵汉中张鲁,而与孙权也在淮南争夺激烈)。

最终刘备还是选择了妥协以维持孙刘联盟。双方最后达成了和平协议,谈判结果是刘备获得荆州南郡、零陵、武陵以西之地,孙权获得荆州江夏、长沙、桂阳以东之地。

孙刘联盟的再度达成对方是有利的,刘备随后在汉中与曹操的决逐中胜出,占据了关中。而孙权也在淮南与曹操的争夺中始终控制着制江权,令曹操不得不发出了“生子当如孙仲谋”之叹。

然而在汉中之战刚结束,关羽却发动了对曹操军的襄樊之战。


而刘备集团的人被一个个胜利冲昏了头脑,并没有意识到孙权集团的磨刀霍霍声,即便在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孙权为了夺取南三郡而派吕蒙三万军武力讨要荆州,在刘备集团看来也不过是虚张声势而已。他们总认为孙权在强大的曹魏集团面前,孙权是不会翻脸破坏孙刘联盟的,双方会弃小异、求大同。他们忘记了政治中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


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建安二十四年,坐镇荆州的关羽发动了对曹操襄樊地区的进攻,而孙权恰到好处的从关羽背后捅了一刀,不但一举收复了刘备久“借”不还的荆州,并取了蜀汉第一大将关羽的脑袋。

关羽之死,是刘备蜀汉集团的一次集体失误,更是以诸葛亮为首的智囊集团对于政治格局的误判,只能说目光短视的关羽在一个错误的时间,地点,发动了一场错误的战役,而刘备集团的所有人,都没能正确的预料到这场战役的灾难性后果,导致了刘备集团在这场三国角力的政治游戏中顿处下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9
关羽之死就是因为荆州啊,哪有什么所谓的真相,就是因为东吴的背叛偷袭才导致关羽的死。
第2个回答  2020-11-29
关羽之死真相是,关羽兵败后,吕蒙命令他投降东吴,关羽不肯,最终被吕蒙残忍杀害。
第3个回答  2020-11-28
关羽之死就是因为被东吴大都督吕蒙偷袭而败北,吕蒙认为关羽的存在对东吴是一个威胁,就违抗了孙权的命令杀死了关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