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和唐伯虎为什么选择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呢?

如题所述

王阳明,明代最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哲学家,心学一代宗师,中国哲学史上位居第一队列的圣贤级大牛。

唐伯虎,明代画家、书法家、诗人。诗文位居“吴中四才子”,书画位列“明四家”,民间人尽皆知的风流才子。

这两个人有什么关系?


唐伯虎作品

唐伯虎生于1470年,王阳明则生于1472年,比唐伯虎小两岁。王阳明是浙江余姚人,唐伯虎是江苏苏州人,两人家乡相距不到200公里,都属江南。1529年王阳明逝世,享年57岁;在此6年之前,53岁的唐伯虎也离开了人世。

也就是说,两个人完全是同一时代的人,还算得上半个同乡。

两人有没有交集,正史中没有记载。但就算没有直接的交集,两人的渊源也是极深的。至少,他们彼此一定听说过彼此的名字。

王阳明要先知道唐伯虎。那是1499年——两人命运的分水岭。这一年,两人都去京城参加会试。唐伯虎因为牵连进闹得沸沸扬扬的“泄题案”,从此绝缘仕途。事情闹得这么大,顺利考中的28岁的王阳明,不可能不知道唐伯虎这个人。


唐伯虎作品

可以确信唐伯虎知道王阳明,则是很久之后了。那一年,唐伯虎已经45岁。当时王阳明平定了宁王朱宸濠的叛乱,唐伯虎则很可能就在被押解的俘虏队伍里。因为他参与了宁王的叛乱,尽管事先是不知情的,察觉宁王叛乱端倪后也装疯脱身了。但毕竟是有牵扯。

当时的王阳明是平定叛军的首领,声名正如日中天,唐伯虎也不可能不知道他。

除了渊源深,两人的相似点也有很多。

两人都出身书香门第,王阳明的父亲还高中过状元。两人也都少有大志、饱读诗书,从小就有才名,唐伯虎更被誉为“神童”。

他们年轻时还都遭遇了同样的不幸:王阳明13岁时,母亲去世。唐伯虎更是悲惨,20岁后,他连续遭遇父母、妻子、妹妹的相继去世。

此后的人生旅途上,两人也都是充满坎坷。唐伯虎自不用说,仕籍被削,绝缘仕途,人生仿佛被判了死刑。这对唐伯虎的打击有多沉重,我们作为时隔数百年的局外人,是很难体会到的。

我们只需要知道,唐伯虎是一个骄傲的人。他16岁就考中府试秀才第一名,轰动苏州城。29岁到南京参加乡试,再获第一名,从此人称“唐解元”。到会试的时候,却遭遇了“泄题案”,人生就此断悬式下坠。反差有多大,痛苦就有多大,何况是对一个骄傲的才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因为唐伯虎受到科场舞弊案的影响,不能考科举,所以唐伯虎变得意志消沉,游戏人生。
第2个回答  2020-11-05
这两个人的志向不一样,在对待很多事情上,两个人的看法也不一样,所以他们两个人选择走了不同的人生道路。
第3个回答  2020-11-05
唐伯虎与王阳明的志向的起点不同,初心不同,人生道路各异。唐伯虎经“泄题案”打击后,选择玩世不恭,游戏人生。王阳明却悟出心道,在哲学史上颇有成就感
第4个回答  2020-11-04
唐伯虎有一颗骄傲的心,坚决不做县衙的小吏,回家后开始消极的生活。王明阳有一颗强劲的心,即使被贬追杀,任然坚持上任,并收到了爱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