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见过哪些与孝心有关的历史古建筑?

如题所述

中华孝道园。

中华孝道园坐落于全国十大旅游名片之一的常州市武进太湖湾旅游度假区,占地860亩,面朝太湖,背依蓼莪山脉,位于太湖七湾中最美丽的一湾,空气质量等级为一 级,是江南一带的"世外桃源"

园区以距今1600多年历史的古迹--蓼莪禅寺为依托,以弘扬孝道精神为主旨,是融寻根祭祖、朝山礼佛、旅游观光和觉悟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景区。其主要景点和服务设施为蓼莪禅寺、正法明大殿、石窟观音、妙音宝塔、先祖庙堂、中华孝道博物馆、思恩广场、净心池、普光山庄等。



扩展资料:

孝道文化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修身养性。

从个体来讲,孝道是修身养性的基础。通过践行孝道,每个人的道德可以完善。否则,失去孝道,就失去做人的最起码的德性。因此,儒家历来以修身为基础。在今天,倡导孝道,并以此作为培育下一代道德修养的重要内容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融合家庭。

从家庭来说,实行孝道,可以长幼有序,规范人伦秩序,促进家庭和睦。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稳定则社会稳定,家庭不稳定则社会不稳定。故此,儒家非常重视家庭的作用,强调用孝道规范家庭。在新时代,强调子女尊敬和赡养老年父母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报国敬业。

孝道推崇忠君思想,倡导报国敬业。在封建时代,君与国有时候是同一个意思。据此,儒家认为,实行孝道,就必须在家敬父母,在外事公卿,达于至高无上的国君。虽然其对国君有愚忠的糟粕,但蕴藏其中的报效国家和爱国敬业的思想则是积极进步的。

4、凝聚社会。

儒家思想产生于乱世。孝道的思想可以规范社会的行为,建立礼仪的一些制度,调节人际关系,从而凝聚社会,达到天下一统,由乱达治。客观地讲,孝道思想为封建社会维持其社会稳定提供了意识形态,为中国的一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5、塑造文化。

中华民族文化博大精深,源于诸子百家,历代都有损益变化,但孝道的思想和传统始终统领着几千年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方向。中华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够同化无数外来文化,其根本原因在于孝道文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9
西汉薄太后陵前的24孝雕像吧,薄太后是汉高祖刘邦的嫔妃也是刘邦的第四子刘恒之母。在24孝雕像中就有汉文帝刘恒“亲尝汤药”的典故除了文帝亲尝汤药外,陵墓还刻录着其他的孝行故事,诸如“卖身葬母”“拾葚异器”“芦衣顺母”等典故。
第2个回答  2019-04-08
司(后)母戊鼎,这是商代著名青铜器,鼎腹内刻有“司(后)母戊”,据研究意思大概为“将此鼎献给‘亲爱的母亲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商代以青铜器为礼器,商人注重神权,以祭祀之礼为尊荣大礼,通过此鼎的型号与形态,可以看出这个鼎的重要性。商王通过行祭祀大礼表达对其母的敬爱,可见其孝心。
第3个回答  2019-04-08
司(后)母戊鼎,这是商代著名青铜器,鼎腹内刻有“司(后)母戊”,据研究意思大概为“将此鼎献给‘亲爱的母亲戊’”,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而做。商代以青铜器为礼器,商人注重神权,以祭祀之礼为尊荣大礼,通过此鼎的型号与形态,可以看出这个鼎的重要性。商王通过行祭祀大礼表达对其母的敬爱,可见其孝心。
第4个回答  2019-04-09
浙江省宁波市慈溪市的董孝子庙,是纪念东汉年间的大孝子董黯而设立的。他是西汉大儒董仲舒六世孙,自幼丧父,砍柴为生,与母亲黄氏相依为命。有一次他的母亲病重,茶米不进,却只想喝故里之水,他竟然每次来回二十余华里到大隐溪上游永昌潭担水奉母,据传在途中绝不转换肩胛,为的是把肩前的纯净水供母饮用。母亲的病情慢慢得以好转。尽管生活很清贫,但因为儿子孝顺,董黯的母亲自然也心宽体胖,生活过得和和美美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