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俄罗斯人名字组成问题。求俄语大神。请解释示例。别复制资料,没用。

貌似俄国人姓名组成都是名字-父称-姓。比如尽人皆知的弗拉基米尔·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他的父亲的名字就是弗拉基米尔。照我的理解,普京的孩子应该叫XX·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或者XX·弗拉基米罗夫娜·普京。但他的女儿却分别叫玛丽亚·普京娜和叶卡捷琳娜·普京娜。目测表示女孩的后缀加到了姓上,而不是父称上。这是为什么?

俄罗斯人姓名一般由三节组成。如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Иван Иванович Иванов),伊万为本人名字,伊万诺维奇为父名,意为伊万之子,伊万诺夫为姓。妇女姓名多以娃、娅结尾。妇女婚前用父亲的姓,婚后多用丈夫的姓,但本人名字和父名不变。如尼娜·伊万诺夫娜·伊万诺娃(Иина Ивановна Иванова),尼娜为本人名,伊万诺夫娜为父名,伊万诺娃为父姓。假如她与罗果夫(Pоrов)结婚,婚后姓改为罗果娃(Pоrова),其全名为尼娜·伊万诺夫娜·罗果娃。
俄罗斯人姓名排列通常是名字、父名、姓,但也可以把姓放在最前面,特别是在正式文件中,即上述伊万和尼娜的姓名可写成伊万诺夫·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娃·尼娜·伊万诺夫娜。名字和父名都可缩写,只写第一个字母。
俄罗斯人一般口头称姓,或只称名。为表示客气和尊敬时称名字与父名,如对伊万·伊万诺维奇·伊万诺夫尊称伊万·伊万诺维奇,对尼娜·伊万诺夫娜·伊万诺娃尊称尼娜·伊万诺夫娜。特别表示对长者尊敬,也有只称父名的,如人们常称列宁为伊里奇(Ильич),列宁的全名为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家人和关系较密切者之间常用爱称,如伊万爱称万尼亚(Bаня)、瓦纽沙(Bанюша);谢尔盖(Cергей)爱称谢廖沙(Селеша)等等。

父称
父称由父名变化而来,是人名全称的一部分。这是俄国人姓名的特点之一。
父称的组成是:男性在父名后加后缀—ич、—ович、—евич(音译分别为—依奇、—奥维奇、—耶维奇),女性在父名后加后缀—овна、—евна、—нична(音译分别为—奥夫娜、—耶夫娜、—妮契娜)。如彼得——彼得洛维奇(彼得之子),彼得洛夫娜(彼得之女);安德烈——安德烈维奇(安德烈之子),安德烈耶夫娜(安德烈之女)等。
在古代,后缀—ич并非指父称,而是表示动物的幼雏,可加在普通名词之后;以—ович等后缀结尾的词,最初也不是父称,而是称呼贵族和宗教界孩子的普通名词。古时候,人们按父名称呼儿子时,可在父名之后加后缀—ич、—ович、—евич,它们只不过是具有表示这是某人的儿子之意的字母,并非是完全现代意义上的父称,只是到了后来,带有这些后缀的个人名字作为父称巩固了下来。



每个人都有姓,姓是世代相传的,在一切正式文件中都要使用。因此,姓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社会性符号,是姓名的重要部分。但在14世纪以前,俄罗斯人没有姓。姓氏在俄罗斯的传播经历了一个相当复杂而漫长的过程。“姓氏”一词是拉丁语,是彼得大帝学习西欧后引进俄语的。在俄语中,“姓”起初用来表示“家庭”,只是到了19世纪,“姓”才逐渐获得了第二层意思,而后成为可继承的家庭姓氏,与个人的名字组合在一起。从14世纪到16世纪中叶,大公们和贵族开始使用姓氏,在16~17世纪时期,地主豪门形成了姓氏,而一般普通平民,除了有名望的殷商巨富外,直至19世纪初尚未最终确定姓氏,甚至僧侣们的姓也是在18世纪和19世纪初才确定的,而绝大部分农奴直至19世纪中叶还没有姓。因此,姓氏起初是上层贵族的一种特权。
在姓出现以前,俄罗斯人的先祖广泛使用父称和绰号,以后由这些父称和绰号演变成各种不同的姓氏,在每个家族内代代相传。绰号是出于玩笑、讥讽等原因而给人的称呼,它一般表示该人的性格、外表、行动等方面的某些特点。绰号是在较窄的圈子中、彼此很熟悉的人之间的一个非正式的补充性名字,用于口语中。因此,给人取绰号的是那些和他共同生活和劳动的亲人、朋友、邻居等。在俄罗斯,所有的人都有绰号,即使现在,在孩子和未成年人中间,绰号仍很流行。如一个姓斯托罗尼柯娃的女孩,就可能获得“巴拉莱卡”的绰号,因为巴拉莱卡琴是一种弦乐器,上面有弦,弦的音为“斯托罗娜”,和女孩的姓近似;而一个名叫叶夫根尼的男孩,则可能获得了“奥涅金”这个文学名著中主角的绰号。
在俄罗斯还有一种浑名,它的使用有三种情况:第一是表示与人生活在一起的动物的名字,如沙利克(狗)、瓦西卡(猫)、维赫里(马)等;第二是某些秘密组织成员的化名;第三是表示一个人的非正式的玩笑名,即绰号。许多俄罗斯姓氏就是由绰号演变而来的,如一个白头发的人,邻居根据他一头浅发给了他一个绰号“别里亚克”(白兔),这个人的孩子就往往被人称为别里亚克的孩子,久而久之就成了他的姓----别列科夫,一代代传了下去,尽管现在有这个姓的人的头发也许是深褐色的。又如,有的人因好斗而被叫做“佩图赫”(公鸡),有的人因腿长而被称为“茹拉夫莱”(鹤)等,这些绰号逐渐变成为姓氏——佩图霍夫、茹拉夫廖夫等。
俄罗斯的姓氏不仅可由绰号演变组成,个人名字的各种形式也可作为姓氏的基础,这就使得俄罗斯姓氏愈加多样化。“瓦西里”是一个流行的俄国名字,源自希腊语,由这个名字及其多种形式组成了50多个感情色彩彼此不同的姓,而“伊凡”这个名字可以组成100多个不同的姓。还有许多俄罗斯姓氏是由父称组成的。
俄罗斯神职人员的姓颇有特点,他们有的用所服务的教堂的名称作姓,如托洛茨基(三圣教堂)、波戈洛夫斯基(圣母教堂)等。很多神父的姓常以—ский(斯基)结尾,这是模仿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姓,因为当时有许多来自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神父在教会管理部门任职或教会学校中任教,以—ский结尾的姓是神职人员最典型的姓。一些孩子本来已经有姓,但一旦入了教会学校,他的原姓后面就加上—ский,如伊凡诺夫就变成了伊凡诺夫斯基;如果孩子没有姓,就在他父亲的名字后面加—ский,如他父亲叫费多罗夫,他的姓就是费多罗夫斯基。有时把姓的词根译成拉丁文,然后加—ский,如纳捷什金,其本意是“希望”,译成拉丁文,则为“spero”,于是就变成了斯别洛斯基。
以—结尾的姓还常常由地域名称演变而来。如果某人出生在名叫别洛佐沃的村子,他就可以姓别洛佐夫斯基。许多古代大公常常以他们管辖的领地名为姓。某些以—ич结尾的姓是由白俄罗斯转变来的,如斯塔谢耶维奇、马图谢耶维奇等。以—цх、—ых结尾的姓,如切尔雷赫、列基赫等在西伯利亚很流行。
在俄罗斯还经常能见到外国姓氏。许多来自其他国家的人,娶了俄罗斯妻子后,他们的外国姓氏就保留了下来。此外,在俄罗斯自古以来就生活着不少讲不同语言的少数民族,他们和俄罗斯族人混居一起,在许多情况下保留了本民族的名字,并作为姓氏世代相传。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外国姓氏也俄罗斯化了,如意大利的姓“契切利”变成了“契切林”;匈牙利的姓“卡拉什”变成了“卡拉绍夫”,以后又变成了“卡拉切夫”。少数民族的姓也有类似情况,如鞑靼人的名“穆罕”演变成“穆哈诺夫”,等等。
农奴在解放后开始获得姓氏,因此可以认为19世纪后期是俄罗斯全部居民开始有姓氏的新时期。这时,一部分农民被授予他们往日地主的姓氏,出现了全村姓一个姓的村子;一部分农民在证件中被授给俗姓,即全家的绰号;一部分农民则把父名转为姓。整个过程极为复杂,并且仍有不少人继续没有姓氏。1897年全俄居民进行登记时,几乎75%的乡村居民没有姓,他们只满足于为最要好的邻居及亲朋至友取熟悉的所谓俗姓或绰号。直到本世纪20~30年代,还有几乎近一半的农村人口尚无真正的姓氏,只是到了1932年12月至1933年1月办理国民身份证时才有了姓。可以说,只有这时俄罗斯人获得姓氏的过程才算完成。
需要指出的是,许多文学巨著中主角个人的名字,尤其是姓,是具有文学内涵的,它们的选用不是偶然的。作者在给自己作品的主角取名和姓时,一般都给其注入某种特征,并随作者的意图而呈现不同色彩。如格利鲍耶陀夫的《聪明误》中的“莫尔恰林”,这个姓来自动词молчаяь(沉默)。显然,这个人物喜欢沉默,在上司面前一言不发,并以此来讨好上司。 “莫尔恰林”在著作中就成为逢迎巴结上司的奴颜心理的化身。普希金的名著《叶夫根尼?奥涅金》中的主人翁“奥涅金”,这个姓是由一条流经北方注入白海的河名演变而来的,作者取这个姓是想强调叶夫根尼严厉的性格、冷酷的心肠以及过于理性的智慧。因此,文学作品中主角的姓是别具意义的。
俄罗斯人的姓氏虽然繁多,但常用的姓并不很多。据莫斯科住址问讯处的资料表明,在首都900多万人中,姓伊凡诺夫的有11万多人,姓彼得洛夫的约6万多人,姓西多罗夫的有2.5万多人。这三大姓在全俄也是人数最多的,而姓其他姓氏的人就较少。最短、最少见的姓氏是一个俄文字母“o”(奥),在莫斯科只有一人。
按照俄国的风俗习惯,女子出嫁后一般应改用丈夫的姓,当然姓氏的结尾应是阴性的,名字和父称不变。不过有的人仍保留原姓,有少数人夫姓和原姓并用,中间用连词符号连接。
同一家庭的兄弟姐妹,父称和姓虽然相同,但由于性别不同,表达形式也不一样,主要表现在词尾的变化上。男性的父称在父名后加表示阳性的后缀,多数为“维奇”;女性的父称是在父名后加表示阴性的后缀,多数为“芙娜”。男人姓的结尾多为“夫”、“斯基”等,女人姓的结尾多为“娃”、“卡娅”等。如一家兄妹,其父姓伊凡诺夫,名伊凡,则他们的父称和姓分别是:伊凡诺维奇?伊凡诺夫(男性)、伊凡诺芙娜·伊凡诺娃(女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6-25
哎呀,我来晚了~~ 本大神俄语专业研究生,权威解答,别的都不用看啦。
最希望的是,通过我的解答,能对喜欢阅读俄苏文学作品的朋友有个帮助。

你采纳的答案答对了一部分。我再补充一下。
1、俄语名分三部分,没错。

2、姓是继承父辈的,即爷爷传爸爸再传子女,和中国一样。

3、为区别男女,同一个姓的,会有阴性阳性两种词尾,一般阳性以辅音结尾,阴性在阳性基础上加-a,所以“普京”和“普京娜”是一回事,只不过是词尾加了变化,这个你采纳的答案说的是完全正确滴。

4、你自己在问题描述中提出的“照我的理解,普金的孩子……”,也是对的,也就是说除了姓之外,父称这部分,也是区分男女的,儿子和女儿都用父亲的名字,但女孩的父称要进行词尾的变化,完整的形式就是“XX·弗拉基米罗维奇·普京(儿子)和XX·弗拉基米罗夫娜·普京娜(女儿)”。

5、“名字”这部分,一般来说,男女各有各的“库”,男名女名比较明显,但也有“亚历山大”这种男女都可以用的名字。但是,加上了父称和姓之后,一个俄语名字摆在你面前,主人的性别根本不需解释,不会出现中文中XXXX(女)这种情况。

6、三段式名字,有好多种组合方式,分别表示不同的含义:①三段全齐的情况一般出现在护照上,或特别正式的情况下;②你提到的“玛丽亚·普京娜和叶卡捷琳娜·普京娜”是名+姓的组合,一般场合下就可以精确指代某人了,如花名册、社交网站显示的名字等,但这种组合不能用作当面称呼。如需称呼,可以提取出名字和姓,单独构成称呼语,可以面称“玛利亚”(如果关系比较熟的情况下)或者“蒲金娜女士”;③名和父称各用首字母缩写,加上姓,精确表示某人,一般出现在书画作品、书、文章等著作权的标识中,如А.С.Пушкин,而翻译的时候要把他的缩写那部分查出来,翻成汉语,再取首个汉字缩写,如“А.С.Пушкин”,先扩展开来翻译,是“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然后再缩略,得到最终翻译“亚·谢·普希金”,这点对中国人很难。你看到这种缩写式名字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你不知道应该怎么扩展,所以,在朗读时,可以把缩写的两个字母跳过,只读姓,如果需要当面称呼,则在姓后面加上“先生、女士”即可,如“普金先生、梅特韦杰夫先生”等。④名+父称是最常用的组合,一般用作称呼语,有尊敬的含义,叫老师、领导、非亲属的长辈、或正式场合称呼同事,都可以用,而且应该用这种形式。比如,叶卡捷琳娜·普京娜如果是你的上司,比如主任、总经理,或者老师、教授,你决不能称呼她“主任”、“叶总”、“普总”“叶教授”等,最合适的称呼是“叶卡捷琳娜·弗拉基米罗夫娜”。⑤最常用、恰恰也是最混乱的情况,就是作为称呼语的“名字”,也就是纯名字这部分,以普京的名字“弗拉基米尔”为例吧。一般在生活中,关系比较近的人,都只称呼名字,比如小梅在私下称呼普京,肯定叫他名字,但你以为是叫“弗拉基米尔”吗? 你又错了!是的,这个point对中国人来说,是最最麻烦和头疼的了,因为“弗拉基米尔”它一般不被叫做弗拉基米尔(владимир),而是有个固定昵称,叫“沃罗佳”(володя)!!朋友们都这么叫,而“沃罗佳“她妈又觉得这么叫还是不够亲,于是又叫他”沃哇“"вова",这种形式在俄语中称为”指小表爱“,坑爹的是,这些形式都是固定的,不能你随便创造。于是我们在小说里看到一个人,一会儿叫”亚历山大“,一会儿变成”萨沙“,一会儿又变成”萨什卡“,你妹啊,其实是一个人! 毛子们看小说的时候当然知道那是一个人,因为这些名字是一整套的,但我们未必知道哪个跟哪个是一套的,所以就晕了!

基本回答完毕。纯手敲,希望更多的人能够看到,关于俄罗斯姓名的基本常识,我能想到的已经全普及在这里了。觉得有用,请点下面的“赞同”。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第1个回答  2013-06-25
一个答案比一个答案麻烦,还有说儿子不随父姓的。真服了!
俄罗斯的姓在男人用和女女人用上有点小区别:
Путин和Путина是一个姓,就是“普京”和“普京娜”,前者用于男人,后者用于女人。普京的女儿如果未出嫁或者出嫁后没改父姓,当然就是“普京娜”了。
同理Иванов和Иванова就是“伊万诺诺”和“伊万诺夫娜”。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2-21
俄罗斯人的 “姓” 是不继承的,一个人一个姓。普京的儿子不姓普京。
女人出嫁随丈夫的姓:赫鲁晓夫的妻子姓 赫鲁晓娃,意思是 “赫鲁晓夫的”、马雅阔夫斯基的妻子姓 玛雅阔夫斯卡娅,意思是“马雅阔夫斯基的”。是俄语里的 “第二格” -- 所属格。
第3个回答  2013-02-22
你的理解没有错,嫁给韩国人的普京的小女儿是名叫普京娜·叶卡捷琳娜·弗拉基米洛夫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