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课老师怎么处理

如题所述

代课教师问题是个老大难的问题,

它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首先就是民办教师转代课教师。

1997年,我们国家逐步解决民办教师。虽然国家安排了一百多万转公办教师的名额和师范学校民师班,但是仍然有几十万民办教师被清退,没有转成公办教师或者退养教师。

不过后期学校因为师资力量紧张,又将被清退回去的民办教师请了回去,换了一个名号叫代课教师。

后期,在一些教学压力大的城镇学校,代课教师出现的更频繁一些。

2011年,国家在关于妥善解决中小学代课教师有关问题的通知中提出,对优秀的代课教师可以择优招聘为公办教师。当然是通过公开招聘的方式,前提还是编制有空缺。

第二种方式是多用途转岗。将代课教师转为寄宿制学校的工勤和生活服务岗位,以及农村公益性岗位。

剩余的代课教师要全面清退,不过要给补交养老医疗保险,并按照劳动合同法给予一次性补偿。

同时文件要求各地要在省级部门核定的教师编制上,具体核定不同层次学校的教职工编制。但由于现实操作存在一些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人手紧张的实际情况。

教育部门应当加强教师编制的审核管理工作,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学生的数量,合理配备教师。实现教师的县域甚至地级市的统筹调配工作,这样都有助于解决教师力量不足问题。

目前来看,青岛已经开始实践逐步取消学校编制,采用聘任制教师的方式突破编制桎梏,更加灵活地满足学校的需要。新招用的教师通通签订劳动合同,按照事业单位待遇水平发放工资。

其实对于代课教师和事业编教师,一般来说,只要同工同酬大家意见都不大。

所以说,解决代课教师问题,重点还是在教师待遇上下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