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古诗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胸襟,揭示了什么的人生哲理?

登鹳雀楼古诗中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胸襟,揭示了什么的人生哲理?

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古诗中反映了作者(积极向上、高瞻远瞩)的胸襟,揭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31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第2个回答  2019-01-13
三句和四句。
第3个回答  2018-01-31
登鹳雀楼
[ 唐 ]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是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绝句。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前两句写的是自然景色,但开笔就有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后两句写意,写的出人意料,把哲理与景物、情势溶化得天衣无缝,成为鹳雀楼上一首不朽的绝唱。 此诗虽然只有二十字,却以千均巨椽,绘下北国河山的磅礴气势和壮丽景象,令人襟怀豪放。诗人受大自然震撼的心灵,悟出的是朴素而深刻的哲理,能够催人抛弃固步自封的浅见陋识,登高放眼,不断拓出愈益美好的崭新境界。清代诗评家也认为:“王诗短短二十字,前十字大意已尽,后十字有尺幅千里之势。”这首诗是唐代五言诗的压卷之作,王之涣因这首五言绝句而名垂千古,鹳雀楼也因此诗而名扬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