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系是被制造出来的吗

如题所述

根据天体物理学的恒星演化理论,产生了关于太阳形成的现代星云学说。星云假说的主要观点是:宇宙空间存在着许多巨大的星际云,大约在46亿年前,在银河系的盘状的体系中,离开中心大约25亿亿千米的地方,存在着一个大小约等于现在太阳直径500万倍的云团。这个云团的成分主要是氢分子,同时含有少量的氦分子和由其他元素构成的尘埃。这个云团因为来自内部物质的引力作用,开始迅速收缩,就如一幢高楼大厦在顷刻之间坍塌。

在大约40多万年之后,在云团中心形成了一个高温、高压、高密度的气体球,并在其核心触发了由四个氢原子核聚变成一个氦原子核的反应,释放出大量的热和光。它就是太阳。

在太阳形成以后不久,残存在太阳周围的一些气体和尘埃,形成了围绕太阳旋转的行星和诸多小行星和彗星等其他太阳系天体,其中包括了我们的地球和月亮。

那么,太阳会不会死亡呢?太阳是大自然的创造,既有生,也有灭,但那是再过50多亿年以后的事。太阳的寿命约有100亿年,现在正是它的壮年时期。

太阳通过热核聚变,靠燃烧集中于它核心处的大量氢气而发光,平均每秒钟要消耗掉600万吨氢气。就这样再燃烧50亿年以后,太阳将耗尽它的氢气储备,然后核区收缩,核反应将扩展发生到外部,那时它的温度可高达1亿多度,导致氦聚变的发生。以后太阳会极度膨胀,进入所谓红巨星阶段,它的光亮度将增至如今的100倍,并把靠它最近的行星如水星、金星吞噬掉,地球也会被烤焦,生命将无法继续生存。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会越来越快地耗尽它的全部核能燃料,步入风烛残年,随之塌缩成一颗黯淡的白矮星。在这种白矮星上,一块火柴盒大小的物质就可达1吨左右。白矮星没有核反应,它是恒星核反应结束以后留下的残骸,依靠收缩自己的体积来继续辐射出微弱的能量,最后,太阳将成为一个无光无热的褐矮星,消逝在茫茫的宇宙深处,结束它辉煌而平凡的一生。

当太阳消亡之时,地球早已经不复存在,那么人类怎么办呢?其实这完全不必担心。人类的文明史不过才5000年左右,科学技术水平已经发达到了现在这个地步。50亿年是5000年的100万倍,谁能想象那时的人类科学技术水平会发展到何种程度呢?也许到那时,进化了的人类通过星际航行,业已在遥远的银河系的另一处建起了自己美好的新家园。谁又能说这是不可能的事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3
好像是,规律严谨适当。比如说地球生物,样子明显是被设计出了,不然长颈鹿怎能长得那么好看?就是画的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