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洪的血雨腥风中诞生

如题所述

1928年2月下旬,南昌起义的领导者之一,中共早期著名的农民运动领袖彭湃,辞别了身怀六甲的妻子蔡素屏,率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大南山。2月底的一个晚上,夜色如磐,春雨潇潇。蔡素屏独自躺在简陋的木板上,辗转反侧,夜不能寐。那个激情升腾的夜晚,彭湃的音容、笑容、身影仍历历在目,犹如昨天。可这几个月中发生的事那么多,变化这么大,使那一切回想起来又恍如隔世……
1927年8月,丈夫彭湃带领南昌起义部队到达汕尾市海丰,才呆了几天就赴香港了。他从香港回来后,发布了海陆丰两县武装起义的命令。在南昌起义保留部队支持下,发动了海陆丰第三次农民起义。短短几天,起义农民军攻占了公平、海城、汕尾等多个区镇,将国民党军队赶到了惠阳。不久,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成立了。1927年11月,在海丰工农兵代表大会上,她看到彭湃站在红场的主席台上,对出席大会的311名代表讲话。那些话至今仍在耳际回荡:“全世界最大力量就是我们工人农民士兵,最后的胜利是我们的!我们的口号是:工农兵团结起来!打倒地主土豪劣绅!实行土地革命!解除反动武装!土地革命万岁!世界革命万岁!”那些天,海丰处处红旗飘扬,张灯结彩,笑语欢歌;那些天,她——一个被丈夫带上革命路的传统妇女、普通党员,被推举担任了海陆丰苏维埃妇女解放协会主任。
可是,仅仅几天,这一切突然变得那么遥远!几天前,国民党反动派向海陆丰红色政权发动了凶猛的进犯和围剿。经过几场殊死的战斗,海陆丰失守了。彭湃接受中央指示,带领南昌起义保存下来的部队转战到大南山坚持战斗。而她则随海陆丰苏维埃政府撤退到了公平山区,转入地下斗争。撤退到公平后,时局越来越紧张。敌人不仅悬赏一万大洋买彭湃的头,还叫嚷要斩草除根。大儿子彭干仁和二儿子彭仕禄,他们由婆婆带着,已交给群众隐蔽起来。她和丈夫共同播下的红色种子,正在她体内孕育着的爱情结晶。时局这么紧张,这个正在她肚子里一天天长大的孩子令她揪心无比。她爱彭湃,更爱这颗难得的爱情结晶。可往深处想想,在这她和彭湃的性命朝不保夕的艰难岁月,诞下一个孩子意味着什么!
1928年7月,已近分娩期的蔡素屏仍担负着工作。根据县委的指示,她和莫退等同志负责公平、赤坑、可塘地区的武装斗争。这天,她头盘发鬓,身着黑衣,戴着竹笠,打扮成农妇模样到公平地区开展工作。行至半途,蔡素屏的腹部一阵紧似一紧疼痛起来。孩子要降世了。她赶紧吩咐身边的女通讯员黎玉赶往公平上军田围仔村(周凤的娘家)通知婆婆。自己咬着牙,慢慢朝村中走去。
得知彭湃的后代即将降世,村里父老乡亲们都喜出望外。他们有的烧开水,有的将祠堂左侧小房间布置好,热情地将蔡素屏迎进村。
午夜,伴随着一声啼哭,彭湃和蔡素屏的第三个儿子——彭洪诞生了。村里农会负责人奔走相告,父老乡亲们不顾天黑,纷纷前来向周凤道喜。
鸡叫了,村里一位老人往村前如厕时,发现远处进村的山道上有许多人影晃动。原来,敌人接到情报,专程来围捕女共产党蔡素屏!得知敌人围村的消息,村干部一边组织群众撤退,一边让周凤抱上新生儿,黎玉搀扶着蔡素屏,在一位农会干部的带引下,逃到后山,躲进一片茂密的荆棘丛中。
躲过一场危难,蔡素屏和婆婆回到了村里。敌人正在到处搜捕她,蔡素屏必须赶快离开村子。看着苦命的儿子,她心如刀绞:局势这么恶劣,随时都有被捕的危险,她不知自己能否再见到儿子。撩起衣服,她最后一次给儿子哺乳,然后将他交到了婆婆手中:“就叫赤红吧,让他记住海陆丰赤色革命”……
几天后,蔡素屏在执行任务中被敌人逮捕。敌人用尽酷刑,将铁线穿透她的双乳,但这位坚贞的女共产党员始终未向敌人交待农会组织人员的名单。1928年9月,彭湃的结发妻子蔡素屏,在海丰县城英勇就义。此时,彭洪只有2个月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