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佛法,布施有讲究给哪些人比较好,给多少比较合适吗?

比如说,把钱给一个乞丐和投在寺庙的那些“广种福田”的箱子里有区别吗?布施给哪些人最好呢?

有形、住相布施,皆是不净布施,其心以望有所图报,与世人恶争于物,无有别异,是不净之本。菩萨不以人相我相而行有漏布施,唯以法布,而为最上,若人不受,实为可怜。菩萨布施,一为舍缚,二为利人,不为贪欲,是名正道,名净布施,永住心净,即名解脱。

复次痴人不求上法修行,而贪于以布施之法以为最上,则为颠倒,如佛所说,布施在佛法中是下法,就算舍其身肉最多也只是天人小果,有漏之因,一切诸佛虽行之,而不以为最上。

佛言:若有来人从人索物,能不爱惜者,是为布施度无极。若意在道而布施者,是为以戒度无极。若不恚怒之,是为忍度无极。假令犹自思念,何用为食,自强其意,不释其行,是为精进度无极。若欲施若已施,而不郁毒无有悔者,是为思惟度无极。若已施不望其福德者,是为以慧度无极。理家,开士以布施为成六度无极行若此。

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蜜。一者十种布施波罗蜜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蜜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蜜多。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无量贫穷众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罗蜜多。不名真实波罗蜜多。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悲心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与他人心无吝惜。身肉手足头目髓脑。乃至身命施来求者。如是布施但名亲近波罗蜜多。未名真实波罗蜜多。

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蜜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实波罗蜜多。乃名真实能报四恩。

所以者何。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无所得心。以真实法施一有情。令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人当得证菩提时。广度众生无有穷尽。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以是因缘名为报恩。

【若行布施得生天上。于佛法中施为下法。赞以为最而作是言。大施因缘得生天上。不知语言不解义趣。但知初入浅近下法。贪著我人舍第一义。】舍利弗。如是说法。或时有人生信出家。与诸恶人而共和合。不能勤求第一深义。有所得者说有我人寿者命者。忆想分别无所有法。于阿毗昙修妒路中自为议论。或说断常或说有作或说无作。舍利弗。我法尔时多外道法。令诸众生正见心坏。如是舍利弗。我清净法以是因缘渐渐灭尽。

大仙当知,有三十三不净布施。何等名为三十三耶?一者、有人邪心倒见,无净信心而舍财物,如是施者非净布施;二者、有人为报恩故而舍财物,则非布施;三者、有人无悲愍心而舍财物,亦非布施;四者、有人因欲心故而舍财物,亦非布施;五者、有人舍物与火,亦非布施;六者、有人舍物与水,亦非布施;七者、有人生如是心,舍物与王望王识念,如是舍物非净布施;八者、有人以畏贼故舍物与之,如是施者亦非净施。又复更有五种舍物,皆非净施。何等为五?一者、施毒,非净布施;二者、施刀,非净布施;三者、教人取肉而施,非净布施;四者、有人所摄众生平等施与,和集养育望得其力,非净布施;五者、有人为名闻故而舍财物,非净布施。十四、有人为歌戏故与伎儿物,非净布施;十五、有人年终月尽破散财物,非净布施;十六、有人屋舍因缘而舍财物,则非布施;十七、有人善友因缘,以他财物受与余人,非净布施;十八、有人或有田地,或在舍宅,或有谷聚,或有麦聚,鹿鸟所食、鼠等所食,无清净心非净布施;十九、有人为学作故与工匠物,如是施者非净布施;二十、有人身有病患,恐命尽故舍物与医,非净布施;二十一者、若人打他若骂他已心悔生愧,舍物与之非净布施;二十二者、若人施已,心则生疑为有报不,如是施者非净布施;二十三者、若人施已心中悔热,如是施者非净布施;二十四者、若人舍物与他人已,如是思量,若其有人取我物者,皆悉属我为我所秉,如是施者非净布施;二十五者、若人施已如是思量:‘如是施福,唯钟我身不属他人。’如是施者非净布施;二十六者、若人年老舍物而施,又非中年后时病困,死时欲至,脉节欲断,苦恼所逼欲入死道,无清净心,无信净心,阎魔罗使见之生笑,兄弟诸亲啼哭悲泣,至如是时舍物而与,非净布施;二十七者、若人为名舍物布施,如是我名他国遍闻,某国某城大施之主,彼如是施非净布施;二十八者、若与余人迭相憎嫉,见彼舍物多行布施,见已心慢不能堪忍,以嫉彼故舍物布施,非净布施;二十九者、食他女故,为种姓故,舍珠舍金、若银金刚、若毗琉璃、缯绢衣裳及兜罗绵、造作敷具,如是舍物非净布施;三十者、有人如是思惟:‘舍物与人,我无儿息,大富饶财应当舍物而行布施。’如是施者非净布施;三十一者、若复有人心生简择,如是念言:‘若与此人则有福德,若与彼人则无福德。’如是施者非净布施;三十二者、若人布施,舍离贫穷衣裳破坏垢腻之者,与多丰乐大富之人,非净布施;三十三者、若复有人望好花果,舍物而与,非净布施。大仙当知,此三十三垢染布施,而舍财物彼施报者,如以种子种之碱地烂坏不成。大仙当知,如是之人非不布施不得果报。复次,大仙,譬如有人随何所取,得种子已种之荒田,彼种子界,地界相依须得天雨。种子变坏,虽有芽生不得花果;此布施分不得花果,亦复如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2-10
无论给谁都要无分别布施,这样的福报才会大。布施要三轮体空,心中要做到无施者、无受者、无所施物,也就是说,布施出去了就要放下,不要计较福报得失。这样的布施才叫大布施。而且布施的东西要给最需要的人。
当然了,布施三宝是极大的福报。可是如果没有分别心的布施乞丐如同供养无量诸佛。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1-10
在《四十二章经》里有详细述说。原文如下:

佛言:饭恶人百,不如饭一善人;饭善人千,不如饭一持五戒者;饭五戒者万,不如饭一须陀洹;饭百万须陀洹,不如饭一斯陀含;饭千万斯陀含,不如饭一阿那含;饭一亿阿那含,不如饭一阿罗汉;饭十亿阿罗汉,不如饭一辟支佛;饭百亿辟支佛,不如饭一三世诸佛;饭千亿三世诸佛,不如饭一无念无住无修无证之者。

我也深思过着段文章。第一:本书出于早起,很多思想理论上应该更接近佛。第二:我曾在某本经书上听过佛的某一前世与500菩萨同乘一船,其中有个恶人要杀500菩萨索取钱财,佛有他心通提前知道了,佛为了保护500菩萨最终提前把那个恶人给杀了。死后转生地狱但一瞬间就投胎天上。如果所有善得到的果报一样,那做恶得到的果报也应该一样,为什么有些人很快就脱离地狱,有些人在地狱里苦苦轮回不得解脱。

佛的戒律里有不饮酒和不撒谎,但是《未曾有因缘经》里佛明确指出什么情况下喝酒喝撒谎可以得善报。道家讲: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则无不为。我个人认为佛所说的布施,其根本思想是让人舍得,放下。对任何人任何事不在执着,做到损之又损,付出又付出。如果你分人布施其实还是有分别心,还是在执着。至于布施的回报不是佛讲布施主要的目的。
我个人认为,布施给不同的人,都会有果报,但是果报还是不同的。布施给善人要强于非善人,非善人强于动物,动物强于恶鬼,恶鬼强于地狱。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第3个回答  2013-02-10
没有经典考证,布施给什麽人,给多少。主要是量力而行,但是要注意不记布施,也就是不要记住,自己都布施给那个人及数量,不求回报,这才是最大功德,否则变成福德了。布施给寺院与个人,功德不分大小多少。仅供参考。
第4个回答  2013-02-10
布施,布施“分布,遍布”,施是“施舍”,施是“给予”,舍是“舍弃”。佛陀教我们布施的主要目的有三个:1、舍弃贪婪,2、广修福田,3、修慈悲心。
说白了,就是:不图回报的尽力给予别人需要的东西。
你给乞丐和给寺院其实都一样。
而且布施并不是局限于给钱,给衣服、食物、笑容、安慰、药等等都算是布施,都有无量的大福报。
其实生活中随时随地都可以布施,比如,你在公交车上给别人让座,你不在任何场合乱扔垃圾都算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