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曲包括哪两种类型?

如题所述

散曲又被称为“清曲”、“乐府”,它可分为两类:
小令与套曲。

小令又被称为“叶儿”,是散曲中最早产生的体制。一般说来,小令是单只曲子,但还包括“带 过曲”与“重头小令”。“带过曲”是三个以下的单只 曲子的联合,但必须同一宫调,并且音乐衔接,同押一韵。 “重头小令”是由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的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支数不限,每首可各押一韵。而 且各首可以单独成立。套曲的体制有三个主要特征:① 由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组成,宫调不同而管色相同 者,也可“借宫”。②一般说来应有尾声。③全套必须 同押一韵。套曲由于篇幅较长,可以包容比较复杂的内 容,因此既可用来抒情,也可以叙事。 散曲与诗、词相比,在诗歌形式上有以下特点:① 它与词一样,是长、短句形式,但是能在正字之外加衬 字,更灵活,更适合使用口语。衬字一般加在句首或句 中,不能加在句尾。②曲韵与诗韵、词韵不同,用的是 当时北方话音韵。协韵方法为通押一韵,不换韵。但是, 四声通协,韵字可以复用。③对仗形式比较丰富,除了 诗、词的偶句作对外,三句,四句,皆可对,还有隔句 对,联珠对等名目,使散曲在字句参差变化中,具有端 饬严谨的气度。此外,散曲还有“务头”、“俳体”等 形式特点。总之,散曲是有严格格律的倚声填词的诗歌 形式,比起诗、词来,它比较自由,但也有些方面更为复杂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2
散曲,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的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诗歌形式——散曲。 散曲特点:(1)散曲分为小令和 套曲两种形式。    (2)每首散曲都有曲牌 ,且属于一定的宫调。    (3)各自曲牌在字数 、句数 、平仄 和用韵 等方面都有自己的规定。因此,每首元曲的前面都冠有 类别名、 宫调名、 曲牌名和 曲题名。 小令   所谓小令又叫“叶儿”,其名称源自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其基本特征。但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则是由数支小令联合而成,此等小令应该是同题同调,内容相联,首尾句法相同,每首小令可以单独成韵,最多可以达百支。《录鬼簿》记载乔吉有咏西湖的【梧叶儿】百首,是重头小令之最长者。 套数   至于"套数",又称“套曲”、“散套”或“大令”,是从唐宋大曲,宋金诸宫调发展而来。其定制一般有三个特征:一是全套必须押韵相同;二是有【尾声】;三是同宫调的两个以上的只曲连缀而成。套曲以其较长的篇幅表达相对复杂之内容,或抒情,或叙事,或抒情叙事兼而有之。   小令和套数是散曲的两种主要形式,一为短小精悍,一为富丽雍容,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带过曲。带过曲是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如【雁儿落带得胜令】【骂玉郎带感皇恩采茶歌】等,曲牌最多不超过三首。带过曲属于小型曲组,与套数比,容量小的多,且没有【尾声】。他只是小令与套数之间的特殊形式。希望可以帮到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1
小令与套数
第3个回答  2020-12-28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