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翁卷的诗一首吗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简介
翁卷,南宋诗人(生卒年不详)。字读古,一字灵舒。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布衣终身。在"永嘉四灵"中年事最高。

诗人们的评论
刘克庄批评"四灵"说:"永嘉诗人极力驰骤,才望见贾岛、姚合之藩而已"(《瓜圃集序》),而对翁卷却另有评价,他在《赠翁卷》中说:"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今存翁卷集中只有极少数古体诗,如《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酬友人》等,酷肖《文选》中的汉魏五言诗,但缺乏个人特色。更多的还是近体诗。七绝中有几首颇为灵秀,如《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火,忽于水底见青山。"《乡村四月》一首更为人所熟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颇有清新淡远的意趣。

著有作品
著有《西岩集》1卷,有《南宋群贤小集》本;《苇碧轩集》,有《永嘉诗人祠堂丛刻》本。二集互有出入。

小学课程要学习的诗文
【全诗】
诗词名:乡村四月 作者:翁卷 朝代:宋 体裁:七绝 类型:田园
--------------------------------------------------------------------------------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
【注释】:
1、子规——杜鹃鸟.
2、了--结束
3、白满山--指稻田里的水色映着天光。川,平地。
4、蚕桑--种桑养蚕。
5、山原——山陵和原野。
【译文】
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
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
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
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田。
------------------------------------------------------------------------------
【点评】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
【赏析】
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四月的江南,山坡是绿的,原野是绿的,绿的树,绿的草,绿的禾苗,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在绿色的原野上河渠纵横交错,一道道洋溢着,流淌着,白茫茫的;那一片片放满水的稻田,也是白茫茫的。举目望去,绿油油的禾田,白茫茫的水,全都笼罩在淡淡的烟雾之中。那是雾吗?烟吗?不,那是如烟似雾的蒙蒙细雨,不时有几声布谷鸟的呼唤从远远近近的树上、空中传来。诗的前两句描写初夏时节江南大地的景色,眼界是广阔的,笔触是细腻的;色调是鲜明的,意境是朦胧的;静动结合,有色有声。“子规声里雨如烟”,如烟似雾的细雨好像是被子规的鸣叫唤来的,尤其富有境界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后两句歌咏江南初夏的繁忙农事。采桑养蚕和插稻秧,是关系着衣和食的两大农事,现在正是忙季,家家户户都在忙碌不停。对诗的末句不可看得过实,以为家家都是首先做好采桑喂蚕,有人运苗,有人插秧;有人是先蚕桑后插田,有人是先插田后蚕桑,有人则只忙于其中的一项,少不得有人还要做其他活计。“才了蚕桑又插田”,不过是化繁为简,勾画乡村四月农家的忙碌气氛。至于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那是故意说得委婉一些,舒缓一些,为的是在人们一片繁忙紧张之中保持一种从容恬静的气度,而这从容恬静与前两名景物描写的水彩画式的朦胧色调是和谐统一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05-13
翁卷
翁卷,字续古,一字灵舒,乐请(今属浙江)人。工诗,为“永嘉四灵”之一。曾领乡荐(《四库提要》作“尝登淳佑癸卯乡荐”,《乐清县志》承此,而近人以为是淳熙癸卯,相差一个甲子。衡诸翁卷生平,前者过早,后者过迟,疑都不确),生平未仕,以诗游士大夫间。有《西岩筑》,《苇碧轩集》。清光绪《乐清县志》卷八有传。

翁卷诗,以明潘是仁辑刻《宋元四十三家集•苇碧轩诗集》四卷本为底本,校以清顾修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顾本)并酌采顾本校记(简称顾校)、影印巾清文渊阁《四库全书•西岩集》(简称西岩集),编为第一卷;《西岩集》多出底本之诗及《诗渊》等书中所录诗,编为第二卷。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8-05-14
送包释可抚机
年代:【宋】 作者:【翁卷】 体裁:【】 类别:【】
州带福星明,君今指去程。
乱山秋雨后,一路野蝉鸣。
时静军书少,人闲官况清。
归来话风土,尽识荔枝名。
次徐灵渊韵赠赵灵艇
年代:【宋】 作者:【翁卷】 体裁:【】 类别:【】
一轴黄庭看不厌,诗囊茶器每随身。
三年在任同仙隐,一日还家只旧贫。
种得溪蒲生似发,教成野鹤舞如人。
出门便是登山路,更要遥山翠色匀。
乡村四月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石门庵
年代:【宋】 作者:【翁卷】 体裁:【】 类别:【】
山到极深处,石门为地名,
岚蒸空寺坏,雪压小庵清。
果落群猿拾,林昏独虎行。
一僧何所得,高从若无情。

还有很多..楼主要的话...可以到以下网址..

参考资料:http://poem.8dou.net/html/poet/poet_131.shtml

第3个回答  2008-05-14
永嘉诗人极力驰骤,才望见贾岛、姚合之藩而已"(《瓜圃集序》),而对翁卷却另有评价,他在《赠翁卷》中说:"非止擅唐风,尤于选体工。有时千载事,只在一联中。"今存翁卷集中只有极少数古体诗,如《思远客》、《送刘几道》、《山中采药》、《酬友人》等,酷肖《文选》中的汉魏五言诗,但缺乏个人特色。更多的还是近体诗。七绝中有几首颇为灵秀,如《野望》:"一天秋色冷晴湾,无数峰峦远近间。闲上山来看野火,忽于水底见青山。"《乡村四月》一首更为人所熟知:"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第4个回答  2008-05-18
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
才了蚕桑又插田。

【译文】
山坡田野间草木茂盛,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
天空中烟雨蒙蒙,杜鹃声声,大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乡下的四月人人都在忙碌
养完了蚕,又开始种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