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一食三吐其哺的意思

如题所述

方一食三吐其哺的意思是指一顿饭之间,多次停食,以接待宾客。这个成语比喻求贤殷切,表达了希望得到重用和回报的意思。

出处

西汉·司马迁《史记·鲁周公世家》: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

解释: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但我却洗一次头要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成语故事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

西周时期,周公受封鲁侯,但是他没有回到封地,而是留守下来辅助周成王。周公儿子伯禽回到鲁国封地,周公告诫儿子伯禽说:“我是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现今周成王的叔叔,对于整个国家也不是身份轻贱之人。但是我尚且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唯恐失去人才,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可以自己的身份轻慢士人。”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两次辅佐周武王东伐纣王,并制作礼乐,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为上公,故称周公。

在周文王时,他就很孝顺,仁爱,辅佐武王伐纣,封于鲁。周公没有到封国去而是留在王朝,辅佐武王,为周安定社会,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摄政。据《曲阜县志》记载:“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于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于鲁”。

周公回封地以后,仍忠心为国操劳。周公辅佐武王、成王,为周王朝的建立和巩固作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后,仍忠心耿耿,为周王朝的发展呕心沥血,直至逝世,终天下大治。周公临终时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离开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怀谦让,把他葬在毕邑,在文王墓的旁边,以示对周公的无比尊重。

周公为后世为政者的典范。孔子的儒家学派,把他的人格典范作为最高典范,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终生倡导的是周公的礼乐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9-07
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多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