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的意思

如题所述

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的意思是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出处:

《三字经》。

相关典故:

西汉时期的路温舒,年少时就十分喜欢学习,可家里穷,每天他都要给别人放羊才能勉强填饱肚子,根本没有机会读书。有一天,路温舒看见一丛又宽又长的蒲草,灵机一动:这蒲草这么宽,不正像那抄书的竹木简吗?

于是,他采了一大捆蒲草带回家中,然后做成和竹简一样的书。有了蒲草书,路温舒就不愁没书读了。他每次去放羊,身边都带着这种书,一有时间就读。读完一本再抄一本。这样学习了一段时间,他获得了不少知识,并因此当了小吏。

乘着当小吏的机会,他又学习了当时的律令,被提升为狱吏。后来又升任守廷尉史、郡太守等职。凭着刻苦用功的精神,路温舒终于从一个放羊娃,成长为西汉时有名的法律学家。

《三字经》简介及影响:

1、简介。

《三字经》,是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

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2、影响。

古代儿童都是通过背诵《三字经》来识字知理的。《三字经》用简洁通俗的白话讲出了亘古不变的哲理,脍炙人口、广为流传;不受文字限制,用通俗的文字将经史子集等各部类的知识糅合在一起,全文用典极多,全篇充满乐观精神。

在《三字经》出现之前,蒙学读物都是四个字一句,《三字经》则以三言形式出现,读起来轻松愉快,更符合儿歌特点,明朝赵南星称其“句短而易读,殊便于开蒙”,故此为蒙学第一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