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山林清新幽静古诗

如题所述

赞美山林清新幽静古诗如下:

1、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赏析:“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以声写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将“花落”这一动态情景与“人闲”结合起来。深夜诗人显然无法看到桂花飘落的景致,但因为“夜静”、人“心静”,所以诗人还是感受到了盛开的桂花从枝头脱落、飘下、着地的过程。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便是以动写静,一“惊”一“鸣”,看似打破了夜的静谧,实则用声音的描述衬托山里的幽静与闲适,表现出诗人的禅心与禅趣。

2、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王维《鹿柴》。

赏析:诗里描绘的是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的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空山不见人”,先正面描写空山的杳无人迹。“但闻人语响”实际上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

三四句由上幅的描写空山传语进而描写深林返照,由声而色。一抹余晖射入幽暗的深林,斑斑驳驳的树影照映在树下的青苔上时,那一小片光影和大片的无边的幽暗所构成的强烈对比,反而使深林的幽暗更加突出,也表现出诗人对内心的宁静。

3、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赏析:起句写诗人活动的环境非常幽静。开头一个“独”字便给读者留下了突出印象,这个“独”字也贯穿了全篇。次句承上写诗人悠然独处,借弹琴和长啸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深林人不知”本来就是诗中应有之意,表明诗人还是希望有人能够理解自己的,遗憾的是陪伴他的只是天空中的一轮明月。起句写“人不知”,结句写“月相照”,也可谓相互呼应,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表现了清幽宁静、高雅绝俗的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