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洞是通过什么手段证实它存在

如题所述

对宇宙中存在黑洞这类大引力天体的猜想由来已久,远在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之前就已经有人提出。逃逸速度的概念早已为人所熟知,即一个物体向前抛出,无论初速度多快,最终还是会落回地面。但如果用力越大,物体飞行的越远。那么就总是有一个速度,在这 个速度下,物体飞行线路向下弯曲的程度恰好等于地球表面的弯曲程度,这个物体就会沿着地球表面永远飞行下去。这个速度就是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约为9.8千米/秒。如果继续加速,物体就会脱离地球的引力,跑到地球引力以外的空间去,这个速度是11.2千米/秒。对其他任何一颗行星、恒星或其它天体,也很容易算出这个速度的大小。这个速度只与这个天体的质量和半径有关,而与被抛射的物体无关。质量越大,所需要的速度就越大;质量一定时,半径越小,所需要的速度越大。这就是说,一个天体质量越大(或者说越致密),它表面的逃逸速度也越高。关于黑洞的思想,正是把简单的逃逸速度的概念推向极致。
1676年,一个叫奥拉斯·雷默的人就曾说过:“通过对木星卫星的观测,已经知道光速大约是30万千米/秒。那么不难想像,有一种天体的存在,在它上面的逃逸速度大于光速。”英国的约翰·米切尔于1783年、法国大数学家西蒙·拉普拉斯于1796年也说:如果一个星球的质量与太阳相同而半径是太阳的500倍,外界的一个物体向这个星球掉落时,到达它表面的速度将超过光速。所以,假定光也像其他物体一样,被与惯性力成正比的力所吸引,所有从这个星球发射的光将被这个星球的引力拉回来。除此之外,两人还猜想,宇宙中这类看不见的黑暗天体可能像恒星一样多。但这类天体毕竟是不可见的。于是,米切尔和拉普拉斯的想法被人们遗忘了。直到广义相对论建立。
现在我们知道,时空是弯曲的。而时空的弯曲必须有强大的质量造就强大的引力。这已经由日全食时恒星光线的弯曲和水星的近日点进动所证明。爱因斯坦的引力理论极为复杂,以至于很难被人理解。于是,有人用了一句简单的话说明广义相对论,“物质告诉时空应该如何弯曲,时空告诉物质应该如何运动”。
恒星是宇宙中的巨大天体,因而也具有强大的引力。恒星的一生就是对自身引力的持久、拚死的反抗,用内部产生的能源向外的辐射来对抗向内的引力。但对于任何质量的恒星,它的能源总是有限的,引力终将胜利,恒星终将被自身的引力所压缩。当恒星内部的能源用尽时,热核反应的速率迅速缩减,恒星向外的辐射压减小,向内的引力占据上风,恒星外层向外膨胀,而内核在向内收缩,成为红巨星。但红巨星远不是恒星生命的终结。一颗恒星的命运完全取决于它的质量(至少对于单颗恒星而言是这样的。双星的演化要复杂一些。但不能不说,因为这与我们目前寻找和确定黑洞大有关系。后面还要细说)。太阳可以稳定燃烧100亿年,而质量10倍于太阳的恒星,这一阶段要短1000倍。红巨星阶段的恒星,其内部的氢已经完全聚变为氦,且其中的氦也已经燃烧聚变为碳、氧、氖等更重的元素,并沉积在恒星中央。以氢、氦为主的轻元素则分布在恒星的外层,如果温度足够高,它们还会继续燃烧聚变为硫、钠、钙、镁等,直至铁。但这时,恒星已经不能维持它的稳定,而是开始一胀一缩地脉动,其脉动周期与质量严格对应,并在脉动时向外损失外层质量。这一阶段的恒星称为造父变星。此后,视恒星的质量不同,外层气体可能会平静地消散,会露出中央的恒星核,成为一颗白矮星。质量大的(超过钱德拉塞卡极限,1.4太阳质量),会以超新星爆发的形式,把外壳炸开,成为一颗中子星。星核的密度很高。一个尺度与行星类似而质量等于太阳的白矮星,其平均密度可达800千克/立方厘米。比地球上密度最高的金属(金或铂)还要高4万倍,相当于把巴黎的艾菲尔铁塔压缩到30立方厘米的体积。中子星的密度则更高,会超过1亿吨/立方厘米。
但假如恒星质量更大呢?比形成中子星所要求的质量还要大,那会怎么样呢?1939年,美国的罗伯特·奥本海默(就是那个原子弹之父)和哈特兰·施罗德应用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得出,如果质量继续增大(超过3倍太阳质量),就不能形成稳定的中子星。巨大的质量使中子也无法支撑星体结构,星体会继续坍缩,直至收缩为体积为零,而密度为无穷大的“点”。所要求的母体恒星(即没有发生超新星爆发前的恒星)质量为10倍太阳质量。换句话说,只要是质量超过1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最终都不可能形成稳定的中子星,都必然会坍缩成一个“点”。但这时,它的引力及时空情况又是如何呢?
1915年12月,广义相对论诞生不过一个月的时间,第一次世界大战如火如荼。爱因斯坦收到一封寄自俄国前线的信,发信人是普通士兵卡尔·史瓦西。史瓦西应用广义相对论方程,详细计算了一个点状引力源周围的时空特性。史瓦西得出,随着与点状引力源距离的缩短,时空几何出现奇异性。当距离r=2GM/c^2(M为中心质量,G为牛顿的万有引力常数,c为光速)时,空间和时间都丧失了自己的特性,时间趋于无限(可以理解为时间停滞了),空间弯曲到了自身,就是说,引力已经强大到光也无法逃脱了。而这个距离对太阳质量是3千米,对100万倍太阳质量是300万千米。对地球则是1厘米。在这个距离上,所有天体都是黑的,是不可见的。黑洞终于出现了。“黑洞”这个名字,是美国物理学家约翰·惠勒1967年12月,在纽约一次科学课上首先使用的。
恒星级别的黑洞是大质量恒星演化到终结时的残骸,是宇宙空间中的强引力源。黑洞是“黑”的,是看不见的,在它的附近也只能感受到它的引力作用。那么怎么才能找到它呢?在太阳附近(也就是在地球附近),我们从未发现有引力异常之处。对于遥远的单颗恒星而言,如果收缩成为一个黑洞,我们也感觉不到它。要找到黑洞,我们就不得不借助于双星了。
双星是太空中两颗相互靠的很近的恒星,相互围绕着转动,两颗恒星的质量通常不相同,但是它们是同时形成的。正是由于质量的不同,它们的演化速度就不同,演化程度也就不同。其中质量较大的一颗(叫主星)演化的快,另一颗(叫伴星)演化的慢。演化快的一颗首先用完了它的核燃烧,成为一颗红巨星,而质量较小的一颗还在主序星阶段。红巨星的外层要膨胀,而膨胀到一定程度,就会接触到另一颗恒星的引力范围。于是在双星系统中,红巨星就有一个最大允许体积,叫洛希体积,相应的半径,叫做洛希半径,因为这是法国科学家洛希首先计算得到的。当红巨星膨胀到它的洛希半径时,超出半径的气体物质就会脱离它的引力,到达小质量伴星的引力范围,这颗伴星就会当仁不让地吸收这些气体物质,并包裹在它的周围,成为它的核燃料。这样一来,两颗恒星之间就会发生质量转移。主星的膨胀和质量转移是同时发生的。到转移结束时,主星外层气壳完全脱去,成为小质量星;伴星吸收了主星的质量,成为大质量星。如果主星的剩余质量仍然大于3倍太阳质量,那么这颗恒星还会继续收缩,并最终经过超新星爆发而成为一个黑洞。但两颗星之间的关系不会变化,已经成为大质量星的伴星仍然与这个黑洞相互围绕着运行。伴星继续演化,总有一天,它也成了红巨星,并膨胀到刚好充满它的洛希体积。继续膨胀时,它也开始丢失质量,丢失的质量又会向黑洞掉落。
恒星都是旋转的。恒星演化为黑洞时,恒星固有的旋转角动量依然存在,并被黑洞完全继承。旋转的黑洞会拖拽着它周围的时空一起旋转,落向黑洞的恒星物质不会直接进入黑洞,而是会在黑洞的周围形成一个旋转的圆盘,物质在圆盘中呈螺旋线形式落入黑洞。这个圆盘叫吸集盘。1970年,美国从肯尼亚附近的印度洋发射了一颗人造卫星,目的是探测宇宙空间的X-射线。很快,这颗卫星发现了许多X-射线源(在地球上,由于大气层的阻隔,探测不到来自太空的X-射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