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的现代诗词七律

如题所述

七夕的现代诗词七律如下:

1、七律·七夕

吴绡

星光历历汉悠悠,怅望双星独倚楼。

莫谓人间多别恨,便疑天上有离愁。

梁清谪去谁相伴,子晋归来合公游。

惟有月娥应最妒,一轮风露不胜秋。

2、七律·七夕有感

王公宝

秋声草际月光中,碧落人间此共融。

织女梳妆期鹊路,牛郎入梦待槎蓬。

辛酸灵会古今再,传颂悲情天地同,

玉露多情流万世,红尘但愿沐金风。

3、七律·七夕有感

王公宝

秋声草际月光中,碧落人间此共融。

织女梳妆期鹊路,牛郎入梦待槎蓬。

辛酸灵会古今再,传颂悲情天地同,

玉露多情流万世,红尘但愿沐金风。

扩展资料:

七夕节(Double Seventh Festival)

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起始于上古,普及于西汉,鼎盛于宋代,被赋予了“牛郎织女”的美丽爱情传说,使其成为了象征爱情的节日,从而被认为是中国最具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有拜月祈福、拜织女、吃巧果、乞求姻缘等习俗。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

甘肃省西和县的乞巧民俗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从农历六月三十日(小月为二十九日)晚开始,至七月初七日晚结束,前后历时七天八夜,整个活动分为坐巧、迎巧、祭巧、拜巧、娱巧、卜巧、送巧七个环节。

七夕风俗中流传时间最久、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乞巧”。古人对一年一度的乞巧习俗十分重视。在七夕夜晚,年轻的姑娘、妇女们要摆上事先准备好的时令水果,对着皎皎明月,朝天祭拜。

她们还要举行各种乞巧仪式,虔诚地乞求织女神赋予她们聪慧的巧手,祈求自己能够得到美满爱情的姻缘巧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