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怎么发朋友圈?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如题所述

最近,"互联网热梗"引发了网友们的新一轮讨论。有网友甚至表示,不用网络语,似乎都不会说话了。那么,我们不禁好奇,那些古人是怎么表达情感的呢?我们一起回想语文书里的场景,看看古人是怎么表达感情的。
1. 当旅游见到美景时,好看!
旅游时,vlog是一定要拍的。如果懒得拍视频,plog也行。"咔嚓咔嚓"几张图再配上一句好听的文案,就等着别人来点赞朋友圈了。
2. 但是,一句朋友圈文案怎么那么难想!想要写朋友圈旅游小作文,范仲淹已经做了绝佳的示范,《岳阳楼记》写景和抒情完全是"入门级"的典范。
3. 洞庭湖边的美景,"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4. 自然景观有风雨阴晴,而人的情怀和思想,却不能囿于眼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5. 下雨天没带伞,生气!
出门之前还是晴天,出门一会儿就开始下雨?没带伞,烦!遇到这种情况,很多同学都"气得跺jiojio"。
6. 但古人却远比我们"心情复杂"。苏轼在《定风波》中写到:"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7. 大雨中的苏轼,偏要穿着芒鞋拄着杖,优哉游哉看着雨景。可这潇洒股劲儿没持续多久,他就"秒怂"了。被风一吹,酒醒了,哎呀呀,又淋雨又吹风怎么办?
8. 苏轼借着雨中潇洒之举,表现了他虽处逆境而不惧的性格。
9. 和朋友送别,舍不得!
又要开学了,想到又要和好朋友去相距几千公里的城市读书,就很难受。
10. 王勃也有同样的心情,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说到:"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只要我们声息相通,即使远隔天涯,也犹如近在咫尺。
11.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中,孔子用两句话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
12. "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孟子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不要害怕磨难。
13.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陋室铭》中,刘禹锡仅用8个字,借用陋室,表达了自己高尚的节操。
14.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借用莲花挺拔秀丽的姿态表明自己的志向……
15. 还记得小时候,总是因为背不懂课文而焦头烂额。现在再看,原来古人一直用精炼的文字描绘着自己的美好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我们在网上冲浪的同时,不妨也看看那些蕴藏在传统文化中的经典。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