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霜缀露,如火如荼,无意争春的意思

如题所述

带霜缀露:(dài shuāng zhuì lù)

带:携带,带有, 霜:霜露, 缀:连接; 露:露水。这个词主要有一下几个意思:

1、表示景物上(花、叶)上沾着露水、霜,十分美好 ;

2、表示艰辛的意思;

3、也形容女子的美貌像带着露水的花儿一样,香气弥漫的天生丽质。

如火如荼:(rú huǒ rú tú)  

荼:茅草的白花。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

意思是像火那样红,像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旺盛、热烈或激烈。出自《国语.吴语》一卷。

无意争春:(rú huǒ rú tú )

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不想出风头,不想锋芒毕露。

扩展资料

如火如荼典故:

春秋时代末期,吴国国王夫差连续征服了越国、鲁国和齐国,雄心勃勃,又继续向西北进军,打算一鼓作气征服晋国。 可正在这个时候,越王勾践抄了吴王的后路。他带领军队一直打到吴国的国都姑苏(苏州),又派人马占据淮河,把吴王的退路切断了。 

这消息给吴王夫差当头泼了一盆冷水,他非常震惊,立即召集文臣武将商量对策。大家说,现在退回去等于两关打了败仗,还会两头挨打;如果能打败晋国,就等于在诸候国中当定了霸主,再回去收拾越王勾践也不算晚。 大主意已经拿定,当务之急是尽快征服晋国。

考虑再三,决定出奇制胜。 一天傍晚,吴王下达了命令。全军将士吃得饱饱的,马也喂足了草料。从全军中挑出三万精兵强将。每一万人摆成一个方阵,共摆三个方阵。每个方阵横竖都是一百人。每一行排头的都是军官司。每十行,也就是一千人,由一个大夫负责。

每项一个方阵由一名将军率领。中间的方阵白盔白甲,白衣服,白旗帜,白弓箭,由吴王自己掌握,称为中军;左边的方阵,红盔红甲、红衣服、红简直就像深不可测;右边的方阵则一水儿黑色。半夜出发,黎明时分到达离晋军仅有一里路的地方。

天色刚刚显出亮色,吴军鼓声大作,欢呼之声震天动工地。 晋军从梦中醒来,一看吴军那三个方阵和声威气势,简直都惊呆了:那白色方阵,“望之如荼”——像开满白花的茅草地;那红色方阵,“望之如火”——如像熊熊燃烧的火焰;而那黑色的方阵,简直就象深不可测的大海。

参考资料:如火如荼-百度百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6-02

带霜缀露:表示景物上(花、叶)上沾着露水、霜。

拼音:【dài shuāng zhuì lù 】

如火如荼: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拼音:【rú huǒ rú tú 】

出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正是:如火如荼;军容何盛;疑神疑鬼;草木皆兵。”

无意争春: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不想出风头,不想锋芒毕露。

拼音:【wú yì zhēng chūn 】

扩展资料:

1、我,欣赏梅花,不只为其凌寒而来,迎风冒雪的坚韧,更欣赏她默默开放的品格;欣赏她毫不炫耀的气质,更欣赏她,无意争春的豁达。

2、那梅的香,是凌寒而来,迎风冒雪的坚韧,是默默开放的品格,是毫不炫耀的气质,更是无意争春的豁达。

3、井冈山的革命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

4、洪灾过后,农民的生产自救搞得如火如荼。

5、在如火如荼的战争年代里,锻炼。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5-19

带霜缀露:表示景物上(花、叶)上沾着露水、霜。或者表示艰辛的意思。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无意争春:没有意思要去苦苦追求独领风骚,只要平平淡淡。不想费尽心思去争芳斗春,不想出风头,不想锋芒毕露.
这是陆游的 卜算子·咏梅里延伸出来的一句话,原话是: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歌颂梅花的高洁,不与世俗争艳的高贵品格.其实作者也是借梅花表现自己的志趣.现在也用来形容无私奉献,洁身自爱的一些人.表示景物上(花、叶)上沾着露水、霜.或者表示艰辛的意思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第3个回答  2019-03-07
上课,,,,放屁放屁,放了个屁。XX战警哈罗小死了。不。
第4个回答  2013-03-10
带霜缀露:表示景物上(花、叶)上沾着露水、霜。 或者表示艰辛的意思

如火如荼: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无意争春:没有意思要去苦苦追求独领风骚,只要平平淡淡。

若有疑问及时追问,如满意请点击下面的“选为满意答案”按钮,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