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才能掌握各类公文的写作技巧?

如题所述

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几点体会

1、静下心来。所谓宁静思远。不静下心来是无法思考重要问题,或是无法将重要问题考虑得周全成熟。市场条件下对我们每一个影响都是深刻的。很多人都养成了向钱看,以钱为最高标准来做事交友。还有很多刚出校门的同学们,一来就想要有好位置、好待遇。很多社会因素让我们很浮躁。从事公文写作的人一定要静下心来。只有静下来才能认真思考公文中涉及的每一个问题并研究他,才能结合国家、单位的实际情况予以灵活应用,才能为领导提出新的参谋决策意见。只有静心来,才能写出基本象样的公文。现在,大家可能不知道,机关从事重要公文写作的同志大多在宾馆和家里完成。
2、读几本书。写好公文要多读书学习,提高理论水平。一个人的理论水平高低,对于熟悉政策、了解组织、把握领导精神的是相互作用的。读书不光是读死书或是读书本。我建议,从事写作公文的同志要读这几个方面的书:
第一,阅读领导讲话。通过人民日报、人民出版社印发的单行本可以实现。总书记、总理讲话,所在行业部长讲话,所在公司一把手讲话等都要有所了解。
第二,阅读政策背景。上新华网最方便最快捷最权威。这个层面,同时要了解国家政体、主要领导人、国家最新动态。
第三,了解时事动态。通过收看新闻联播最好。比如党代会、人大常务会议、国务院常务会和一些重大时事。
这些是书本上没有内容,但这些是可以改变我们每个组织和个人的前途或命运的重要时事,不了解这些政策背景和时事,可以说无法完成公文写作。
此外,要读公文名篇。我国公文发展的历史源远流长,产生了很多经典名篇。近现代公文名篇,大多崇尚毛泽东的大手笔公文,比如毛泽东所作的《向全国进军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告台湾同胞书》等等。当前,公文名篇要数党的代表大会报告,政府规划(比如九五计划、十一五规划)、政府报告,这样的公文是集全党、国家和一个地方组织全力,经过大量调研研究和分析,反复开会讨后才形成的,可谓是真正的经典之作。在欣赏的过程中,要仔细揣摩所读公文的出发点、立意点,在阅读中学习、在学习中琢磨,慢慢体会,逐步提高。
3、多写几遍。公文写作提高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定不要怕写不好,不写永远不会有提高,必须要克服这个心理障碍。每一个从事公文写作的人都是从不会开始的。只要我们工作的很多岗位都是需要写点东西。只要我们坚持不怕失败,不怕丢人,坚持多写几遍,就一定能写出成绩。我的体会就是要多写,特别是直接从事公文写作的同志。怎么个写法呢?先从简单的开始写,学写个通知,写个简报,写个总结,这样先易后难。写的时候参照我前面谈到的,先静下来想想,再去查资料,查政策,查以前别人怎样写的,最后开发拟出提纲,根据提纲逐一填上内容就可。
4、请人修改。初学者怕人家改文章,担心别人改太多丢面子。其实不然。没人修改的公文一定不是高质量的公文。提高公文写作水平的第四个问题,我体会是要请人修改,这个对初这者特别适用。因为自己修改自己的文章有困难,一是眼界不宽,二是水平有限,三是自尊心作怪,四是刚写完眼睛疲劳。所以要请别人帮着修改,这样进步是直接的迅速的。可以请同事、志同道合的朋友先改,也可以请自己的领导修改。注意一,既然请人家修改,就不要对别人的修改意提出特别不同的意见,即使有也要保留,否则以后下次可能不太好办了。况且,写作这个问题,很多时候并不对错之分,只是立场不同。
5、自己整改。好文章重在改。在实际工作中,改好比写好更重要。对于初学者或是刚接触公文写作的朋友来说,一开始自己写法自己改还有困难,所以我建议先请人修改,然后再自己整改。改哪儿这很重要,前面说过改主题、结构、语言等。这个改的过程也是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可以再边阅读与写作相关的政策背景和有关材料,可以回头看自己所在组织的实际情况和最新动态,可以再仔细想想任务交办者当时交待任务的原始表达情况,几者结合起来从主题、结构和语言方面自己改两遍。这样,改才有基础和质量。否则,写完就改会影响效果。
6、对照佳作。提高公文写作水平还要多对比好的作品,无论是历史上还是近现代的都可以。现在我们平常所写的各类公文在史料上或在网上都能找到相应案例。当我们写完领导交办的公文时,这时去对比别的组织正式发布的公文,就知道我们还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还有哪些表达欠准确的地方,还可以看到我们自己创新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