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帕斯情结是什么意思?

如题,解释,拿分。

奥迪帕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又称弗洛伊德之恋母情结。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

大多地方讲的都是因这一情结而引申的心理状况吧,例如因得到母亲的赞美,使人有一种胜利感和成功感,
而形成的自信,以及过于自信;又如对无条件的爱和赞美依赖、而形成依赖感、沮丧感和不安全感,因而形
成自卑感和优越感以及畸形的爱情观。也有人说用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可以解释男同性恋的产生原因。

阿德勒的《自卑与超越》有这样的文字
所谓“奥迪帕斯情结”事实上只是神经病患“窄小城堡”的一个特殊例子而已。一个人如果不敢在外界随
心所欲地应付其爱情问题,他便无法成功地解决此问题。假使他把他的活功范围限制在家庭圈子中,那么
他的性欲问题也必须在这范围内设法解决,这是无足惊怪之事。由于他的不安全感,他从未把他的兴趣扩
展至他最熟悉的少数儿个人之外。他怕跟别人相处时,他就不能再依照他习惯的方式来控制局势。奥迪帕
斯情结的牺牲品多是被母亲宠坏的孩子,他们所受过的教养使他们相信:他们的愿望是天生就有被实现的
权利的,而他们也从不知道:他们能凭自己的努力,在家庭的范围之外,赢取温暖和爱情。在成年期的生
活里,他们仍然牵系在母亲的困裙带上。他们在爱情里寻找的,不是平等的伴侣,是仆人;而能使他们最
安心依赖的仆人则是他们的母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7
业内通常的翻译是“俄狄浦斯情节”。该情节简称“恋母情节”。
有奥地利精神医生弗洛伊德提出。
由来如下:古希腊传奇里,有这样一个预言:俄狄普斯王的新生儿,有一天将会杀死他的父亲而与他的母亲结婚,王对这个预言感到万分震惊,于是下令把婴儿丢弃在山上,想让他饿死。但是有个流浪牧人发现了他。把他送给邻国的王和后当儿子。俄狄普斯并不知道自己的真正父母是谁。长大以后,他创造了许多英雄事迹。而得到底比斯女王为妻。不久,一场可怕的瘟疫降临底比斯,然后才知道自己曾经杀死自己的父亲,那是不久前死在他手下的一个旅行者。他也发现原来与他共享王位的女人是他的亲生母亲。预言一一实现。俄狄普斯羞怒不已,他弄瞎了双眼,离开底比斯,独自流浪去了。
 这就是俄狄普斯王故事的梗概。弗洛伊德认为它是各种心理症的基本故事。
 由于婴儿时代和童年早期的环境状况,每个孩子都渴望从与自己异性的父亲或母亲身上满足性欲,而怨恨与他同性的父亲或母亲。原始的社会和文明的社会都有反对乱伦的原理禁忌,每个人都知道这个禁忌;因此这些渴望在暗中被感觉到,却一生永远地埋藏在潜意识深处。
  一般人度过一生而不晓得自己身上有这种感觉。他的意识很小心地避免认识这些感觉。因为这种认知对一般人的打击太大,常会使他不知所措。所以当这些感觉出现时,他们都早已被伪装过了。
 我们每个人都会恐惧“别人会怎么想”。这种恐惧使得那些社会不允许的感觉被封锁在潜意识底下。它们在那里不断想冲破它们的监牢。这个监牢即是我们对良心的畏惧。造成心理症的就是这种介于想要和不想要之间的挣扎。
  有时候,潜意识压抑的俄狄普斯情结突破潜意识的封锁,溜到意识里来了。不过它们是以仿造形式出现的。这种形式显然比较不会被我们所反对。 俄狄普斯情结以伪装的形式表现在我们的生活里。我们常可以看到的是:某个男人与一个年纪大他许多的女人结婚,一个女孩为了某种原因杀害了她的母亲。有的人畏惧婚姻,有的人又表现出太过分想结婚(或离婚)。这些例子都是社会提供给我们的表现形式;不过,这种情结如果愈强,就越容易被自己发现——常是种情绪不健康的讯号。对本身的这种问题相当了解的人,往往是情绪相当健康的男女。
“俄狄普斯”情结想其他精神分析理论元素一样,暗示着一般人有极为原始的感觉存在身上。对多数人而言,这种存在观念对于他们的道德背景简直是一种侮辱,他们很不容易接受这种感觉。即使有人只是稍微暗示到“乱伦”这两个字,他们马上就会产生很强烈的厌恶。因为这个缘故,俄狄普斯情结的理论对许多人常造成非常大的惊吓。

希望可以帮到你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8
翻译不同吧,俄狄浦斯~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