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山居秋暝中"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

如题所述

这个要结合前一句一起理解。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艺术特色:
1、对仗工整。明月-清泉,松间照-石上流,竹喧-莲动,浣女-渔舟

2、动静结合。(静-动-动-动)清泉潺潺的流水声,少女们若隐若现的欢笑声,渔船划开水面的水波声等等,如此细微的声音都能听见,反衬山中的宁静,显示出动静相谐的意境。

3、章法错落。明月,莲动为所见,清泉、竹暄为所闻。上联侧重写物,以物(松)芳而明其志洁,下联侧重写人,以人和而显风淳。前一句“二二一”式,后一句“二一二”式。

3、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画交融,和谐统一。体会诗中情景,眼前便会浮现出一幅清雅的山水画。这也是王维诗歌的通有艺术特色。

此诗整篇有光有影,有声有色,动静相谐,人景相宜,诗情画意。是王维的名篇佳作之一。

希望帮助到你,感谢向我求助O(∩_∩)O~来自:求助得到的回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6
前句写女子,先闻其声、后见其人;诗人先写“竹喧”“莲动”,是因为浣女隐在竹林之中,渔舟被莲叶遮蔽,起初未见,等到听到竹林喧声、看到莲叶纷披,才发现浣女、莲舟。这样写更富有诗情画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