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87版和10版有哪些区别

电视剧《红楼梦》87版和10版有什么区别?哪个更接近曹雪芹所写的《红楼梦》?说详细点,悬赏100分。

(1)画面颜色搭配:

87版画面颜色搭配不当,画面的主体色彩与服饰、人物肖象、亭台楼阁、房间陈设的衣物器物的色调都不搭,在旧版红楼梦,是以白色做底,大红为主色,这两样颜色,创造的画面是喜庆的,清晰的,而10版《红楼梦》以灰色做底,暗红为主色,这两种颜色本是调和后的色调,组合在一起,呈现的颜色是混浊的,没有给人一目了然的视觉感受。

(2)演员对演绎角色的理解:

演员对演绎角色的理解不够,表演成分过多,演绎的深度太浅。这种感觉,需对比看10版或87版,否则不能体会。87版《红楼梦》中,演员演绎的角色是活的,每个人在剧中形象都十分鲜明,不重样,而10版给人的感觉却是在表演,越演越假,不能抓住观众的眼球。如小说中最富特色的人物凤姐,10版虽然言语泼辣,但却少灵动,故而僵硬。

(3)服装设计和人物妆扮:

服装设计、人物妆扮不够亮丽。我们看87版红楼梦,宝钗黛玉与年轻的小姐丫鬟所穿的衣服,多是大红或者粉红,那些奶奶或媳妇们,多是蓝色底面,红色滚边,或者也也是大红大黄,像凤姐身上的颜色,通常是红黄蓝三色,年龄稍长的奴仆的衣服颜色,才会出现灰色,褐色,而在10版红楼梦中,王夫人、邢夫人及老太太服饰颜色也有褐色。

(4)背景音乐与配音效果:

剧中背景音乐与配音效果不够连贯。文艺作品,讲究主题明确,不管是背景音乐,还是特效音乐,都是为表达的主题服务的,但在10版《红楼梦》中,虽然悲的主题还在,但是几部歌曲的节凑与特效音乐是相对独立的,致使表达主题涣散,而另一方面有的主题与10版红楼表达的主题又不太符,故而造成整体的主题不集中,故无冲击力。

(5)人物形象的塑造:

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成功。其实,此项与第二项与第三项紧密结合的,我们常说第一印象、第二印象,何谓第一印象,即与人穿着与打扮相关,第二印象即这人的说话表达。如果前两者表达成功,人物塑造也就成功了一半。可惜的是,本剧第一印象与第二印象都是失败的,而第三印象花费的精神又不多,故而10版人物塑造不鲜明。

综上,红楼梦87版和10版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画面颜色搭配、演员对演绎角色的理解、服装设计和人物妆扮、背景音乐与配音效果、人物形象的塑造。

10版《红楼梦》是87版的翻拍。从影视制作角度讲,翻拍不是坏事,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见解,翻拍一方面加深对小说的理解认识,另一方面有助于文化传承,是一件好事。然而,《红楼梦》翻拍后却遭遇普遍批评,让制方十分尴尬。

扩展资料:

1、87版《红楼梦》:

1987年首播的央视版《红楼梦》是中央电视台和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根据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摄制的一部古装连续剧。由王扶林先生导演,周汝昌、王蒙、周岭、曹禺、沈从文等多位红学家参与制作。该剧前29集基本忠实于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

后7集夏金桂撩汉、司棋之死、海棠花开、贾宝玉丢玉、林黛玉焚稿、薛宝钗出闺、惜春出家、获罪抄家、雪地里披着大红猩猩毡斗篷出家等主体剧情仍采用程高本后四十回,另外抛弃了宝玉中举、兰桂齐芳、家复中兴的小团圆结局,并根据脂批和红学探佚学研究成果对香菱之死、探春远嫁、贾母之死、巧姐获救等情节进行了修改,又重新创作出狱神庙探监、凤姐死于狱中、湘云流落风尘、贾府家亡人散等剧情。

2、10版《红楼梦》:

《红楼梦》是韩三平担任总制片人,李少红执导,由蒋梦婕、于小彤、杨洋、白冰、李沁、王龙华、姚笛等主演的古装爱情剧。

该剧取材自曹雪芹所著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该剧的故事情节由主次两条矛盾线索构成的:一条是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为中心,另一条线索则是以宁、荣二府及其社会关系为中心,由一些彼此独立而又互相关联的情节组成的副线。

该剧于2008年5月26日开始拍摄,2009年9月9日杀青,2010年6月24日在青岛电视台首播,并于2010年9月2日在安徽卫视、北京卫视上星首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 - 红楼梦10版

  百度百科 - 红楼梦87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31

1、拍摄时长不同:

87版《红楼梦》一样,拍摄前剧组对演员的琴棋书画、礼仪举止进行了相当长时间的专业培训。整个拍摄过程历时三年之久,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镜头近万个。

10版《红楼梦》在2006年启动之后,前期耗用大量的时间去海选演员、去宣传、去造势,拍摄中极尽声光电等现代科技手段和技术。2008年5月开机,2009年9月9日9时9分9秒于中影摄影基地杀青。

2、演员选用方面:

87版红楼在演员的甄选上可谓是用心至极,尽量紧贴小说中对人物外貌特点和性格特点的定位,反复甄选,优中选优,成就了许多经典的绝版人物形象。如陈晓旭版的林黛玉,邓婕版的王熙凤,欧阳奋强版的贾宝玉,安雯版的晴雯,郭宵珍版的史湘云等等,都是令人难忘的经典。

10版红楼的演员虽是经过大型海选出来的,但其剧中的形象却是令人一言难尽的。尽管导演李少红再三表示,选出来的演员年龄、气质都跟《红楼梦》原著的人物相符,但是现实却摆在了面前。比如蒋梦婕版的林黛玉,娇弱不足,健壮有余,甚至还有些婴儿肥;再如贾宝玉,无论是于小彤版小宝玉,还是杨洋版大宝玉,皆是一张现代气息十足的韩式清秀脸。

相比之下,中国人更容易接受的是欧阳奋强式的、天庭饱满地阁方圆的年画娃娃的喜庆脸。再如王彦华版的贾元春、归亚蕾版的王夫人,扮相太过老气,让人不忍直视。周采芹版的贾母过于精瘦,显得富贵气不足等等。

李少红导演在演员的选用上,考虑更多的是“现代”味道的审美标准,当然这也是电视剧过度商业化、市场化运作模式下的产物。

3、拍摄手法不同:

87版红楼梦在故事的展开和推进中,快慢适度、舒缓有致、娓娓道来,没有过多的铺垫和烘托,情节设计干脆利落、恰到好处。

而李版的红楼中用了大量的原文朗诵旁白介绍剧情,加上诡异幽怨的背景音乐,还有时不时的烟雾升腾,来极尽烘托“梦”的气氛,让人容易产生光怪陆离、阴森恐怖的感觉,难怪被人戏称为“聊斋红楼”。

比如,有几个片段有点梦幻过头变阴森的味道。比如宝玉挨打后梦到琪官和金钏儿的场景,琪官背光以剪影方式出现在宝玉床前,投井而死的金钏儿也面目模糊地站在幽暗的角落,两人都对着宝玉怨怼地说话,此情此景与一些惊悚片桥段着实有些相近,让不少观众不由得心头一紧。

在背景音乐上,李少红导演在有意地向传统昆曲艺术靠拢,来接近曹雪芹时代最盛行的艺术形式,但是传统昆曲艺术的式微,对于广大现代观众而言,可以说是相当陌生和难于被普遍接受和喜爱的。

4、服饰妆容不同:

87版《红楼梦》之所以成为经典,其关键就在于“用心”二字。尊重原著,吃透原著,严格遵循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礼仪行为规范,在服装、道具、化妆等等方面精益求精,显得自然真实,协调契合。

10版红楼中,各种妆容、道具却是夸张和诡异的。扑面而来的“铜钱头”、“贴黄瓜片”,紧贴头皮的发型是一般人难以驾驭的,虽然女演员也都是明眸皓齿、花容月貌的,但是也被这“铜钱头”的发型拉低了颜值。由于其太过戏曲化、舞台化,与现代观众审美习惯的差距太大了。

再说服饰,此次李少红导演依然用的是其御用设计师叶锦添。叶锦添是一个水平颇高的服饰设计师,比如《橘子红了》中的“秀禾服”就是叶锦添的成功的代表作。但在红楼梦中,叶锦添却大量使用暗色和冷色,而且还时不时的出现“颜色混搭”的情况,使得画面压抑和混乱。

网上更一度调侃“红楼服装N宗罪”,如“尼姑带花(妙玉)、公子黄袍(贾琏)、二奶红衣(尤二姐)、丫头盘头”等等搞笑之处。俗话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失败的服装造型也是李版《红楼梦》的硬伤。

5、拍摄结果不同:

87版红楼梦中的演员个个实力非凡,不必说林黛玉、贾宝玉、薛宝钗、王熙凤等等这些主要人物的表现,单是一些小人物的表演也是可圈可点。板儿初到贾府的调皮好动、馒头庵中老尼静虚对凤姐的谄媚的嘴脸、春燕娘的“死鱼眼”等等,把人物性格特点演绎的入木三分、呼之欲出。

但是李版红楼梦演员的表现真是不敢恭维。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林黛玉在初进贾府的谨慎小心,被蒋梦婕演成了没见过世面的呆萌妹,娇柔病弱被演绎成有气无力。姚笛版的凤姐演得太造作,总是尬笑不断,单单是林黛玉出场那幕,姚笛只会嘻嘻哈哈虚笑干笑,没有气场,根本演不出王熙凤张扬跋扈以及圆滑世故。

已小有名气的唐一菲饰演的秦可卿,眼神妖媚的倒像风尘女子,贾府“第一得意孙媳”的内秀气质全无;杨幂版的晴雯把在王夫人面前的西子捧心演成了钗横鬓乱、衣衫不整。

还有一些情节的设计更让人哭笑不得,比如再湘云醉卧芍药丛时,是一名小丫鬟哑着嗓子大喊大叫告诉大家。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黛玉最后竟然是像“马拉之死”一样,玉臂外露裸死在床上,这个情节被大多数人所诟病。

还有在台词方面,大部分演员像小学生背书,虽然节奏抑扬顿挫,但是不够生活化,让人看得不舒服。

当然,也并非说李少红版红楼梦是一无是处的,不可否认李少红导演是一个有水平和口碑的导演。在李少红版红楼梦中也有许多可看之处,如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奇幻、黛玉葬花背景的唯美、刘姥姥与女婿王狗儿接地气的交流、宁府祭宗祠的宏大场面等都是拍的不错的。

只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87版红楼梦是一部经典中的经典,是一部电视剧中的巅峰之作,实在是难以超越,观众难免更愿意把最珍贵的情怀留给87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0版红楼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87版红楼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4-21

红楼梦87版和10版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区别:

1、造型不同

87版红楼梦无论是从服饰、化妆甚至是人物的眉毛都是经过认真考究历史文献得来的,以此最大限度的还原原著内容。

而10版红楼梦,无论小姐还是丫鬟都是清一色妆容,发型也是清一色的瓜子头,也称"铜钱头"一点也没有体现出古代贵族小姐的气质。

2、音乐不同

87版音乐主题明确,不管是背景音乐,还是特效音乐,都是为表达的主题服务的。10版虽力图出新,采用了昆曲的样式,但跟红楼梦主题不完全符合,有些歌曲更是不符合人物形象。

如黛玉葬花部分,顿挫曲调使整个片子变得恐怖诡异,葬花高潮部分选用了歌剧唱法。西洋的女高音确实是体现人物的傲骨,但不符合弱柳扶风娇喘息息的黛玉人物形象定位。

3、结局的剧本不同

87版电视剧不是以整个红楼梦为剧本的,87版红楼梦后面六集是红学家和编剧根据红楼梦前80回的主线和红学家的研究写的剧本,所以跟高鹗续的后40回不一样。

红学家们认为高鹗续的不符合曹雪芹原著的构思,与前80回内容的暗示和伏笔不符合,因此87版的电视剧没有用高鹗的续本。而10版红楼梦电视剧则是完全用了高鹗的后40回内容。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87版红楼梦电视剧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0版红楼梦电视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9-20
人物塑造
在87版的《红楼梦》里,这样的评价是最适合不过了的:黛玉: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其以兰为心,以玉为骨,以莲为舌,以冰为神,真真绝倒天下之裙钗矣。有人说黛玉把生命活成了一首诗。
宝钗:精明冷静,深藏不露,孝顺仁爱,博学含蓄,坚韧克制,通透是非,看破生死。她体现的是理性的冷静到冷峻的自我控制即克己复礼的精神。是一种政治家素质。
凤姐:哄住上级,敷衍中级,荼毒下级,教养缺失,脾气火暴,树敌太多,油尽灯枯。水晶心肝玻璃人。只有火才能匹配她的个性,焚化了别人也毁灭了自己。

在新版的红楼梦中,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人物欠缺点什么东西。就比如在第一集中,87版的《红楼梦》中台词甚少,人物表现却很到位,黛玉到京心中不免有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于是遇到事情总是很小心,生怕多说一句话,生怕多行一步,更是不敢得罪什么人。在京城的街上,陈晓旭版的黛玉只是悄悄地撩起轿帘的一角,窥视京城的万千繁华,来往的行人。来到荣国府,黛玉也只是等着丫鬟来把轿帘掀开,自己才慢慢地走出来。行动出尽显大家闺秀,以及处处留心的性格。

在新版的《红楼梦》,黛玉到了京城在轿子上却是自己掀开轿帘,大胆的欣赏着京城的繁华热闹,在黛玉的表情中看到了些许的喜悦。还有,在进荣国府的时候,黛玉竟然没有人来接,自己蹦下了轿子,到处观看,眼神中充满羡慕欣喜,感觉没有原著中黛玉寄人篱下的担心。不知道是因为时代前进了,还是因为这部影片本来就是塑造的是现代版的林黛玉。

薛宝钗,不说好坏,也评不出来……87版的宝钗让人一看就有种心机很深的感觉,这算演的到位,但是新版的宝钗如果不说话的话觉得还是很单纯的,宝钗在那里刺绣,一句话也不说,看着很好看,而且很单纯,但在宝钗偷听小红的谈话时,却感受到了一种心机很深的感觉。

王熙凤可谓是《红楼梦》中的红人,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但是在新版的红楼中我觉得这个凤辣子一点都不辣,反而有点温婉可人的感觉,出场的时候那个笑声不具有代表性,而且周围的演员也不是很配合,所以就没有那种忠于原著中的人物性格特点。也许这就是新版红楼梦与老版红楼梦的一点不同之处。

再说湘云,湘云其实是最喜欢的,但是演的却没有想象的那么神似,因为不是说湘云有些小子之感,所以湘云应该有一些男子之气!可是看着湘云却并没有那种感觉,不过在看黛玉回忆湘云之前的事时(在雪地滑到,扮宝玉),那个时候有些感觉了,其它时候总感觉不到湘云的豁达、开朗,应该说是面部表情不够。

台词VS 旁白
87版的《红楼梦》人物的性格特征是通过台词表现的,但是在新版的红楼梦中,有很多的旁白。

俗话说,说话听声,锣鼓听音,指的就是话中有话,有潜台词。潜台词表现出说话者的真正意图、真正动机。说话的动机、意图不同,其潜台词也就不同。表达潜台词,可以利用演员的全部表现手段,面部表情、手势、语调、语气等,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在新版的《红楼梦》中,采用旁白的形式,虽然这个也是台词的一种表现形式,但始终是觉得有些东西只有通过演员的演绎,才能更好的表达出来,人物性格,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不同的人物刻画,直接的台词来的生动,栩栩如生。旁白给人的感觉就是很直白,赤裸裸的让观众听懂,但是却弱化了人物形象性格塑造。旁白不免太过厚重了,压抑,给人一种记录片的感觉。
这样说来,觉得台词真的比旁白更好。

后期布景道具PK
比起老版,新版红楼显然在影视特技、表现手法上更加灵活,因为条件成熟多了。老版《红楼梦》的道具,建筑,服饰没有新版《红楼梦》新。

再看87版的穿帮镜头中,比如王熙凤协理宁国府那一回中,凤姐训话时后面就明晃晃的站着一个穿着短袖的人捧着个摄像机,新版至少没有犯这类的低级错误。
新版《红楼梦》的造型一开始受到了很多人的批评,这原因要归结到老
版《红楼梦》太过深入人心,另外一个则是因为老版的造型更多的是根据书里的描述来的,而新版虽然也考究过很多历史,但总归是先入为主,抛开这些不谈,新版《红楼梦》至少还是很漂亮并且精致的。 发式,饰品等都非常的精致考究,不愧是斥巨资打造的。但是对一新版的《红楼梦》人物外表的塑造,我还是很赞同的,在演员的穿着打扮上,都能感觉出这些荣国府内的高贵和奢华,这一点很符合原著的气质。

老版《红楼梦》有三分之二一直是喜庆的色彩,暖色为主,所以音乐的配用也由这上面来;一般以大家所做的诗词为主,感觉悲剧气氛没有那么的明显。而新版为了突出这是一部悲剧,用了很多哼哼唧唧的音乐,冷色使用较多,才使得有了鬼片的感觉,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其实都沿用了曹雪芹草蛇灰线,伏延千里的办法,理解不同,无可厚非。

以上就是对于10版的《红楼梦》的一些看法,看法还是比较浅陋,应该还有很多地方是自己没有注意到的。
第4个回答  2013-04-05
广义地讲。区别在于结尾部分。87版没有选用争议很大的程高本作为结尾,而是向很多红学家求证,并根据曹雪芹所著前80回的意思和脂砚斋批语透露的情节,重新编排了红楼梦的结尾。这个结尾比起程高本的结尾而言,争议相对少一些,更贴近曹雪芹的原意。2010版完全按照程高本作为结尾编排。
狭义地讲。87版随着时间的久远,一些拍摄技巧已经显得有点"过时",但是纵观整剧还是可以让人感到剧组全体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在演员相貌方面,拍摄景地选择方面,化妆服装方面,音乐编排方面,民俗与礼仪方面,演绎及配音方面等等都比较贴近原著,被公众誉为"经典剧目"。相反,2010版由于受到影视商业化的影响,使得此剧在选演员,音乐,民俗礼仪等方面都不尽如人意,特别是演员的造型更是被网友爆出"铜钱头"称号。所以2010版红楼梦又被大众戏称为"红雷梦"。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