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钓鱼时几种常见淡水鱼咬钩漂相表现!

如题所述

    一、鲫鱼

    鲫鱼是垂钓活动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开始浮漂轻微抖动(或点动),随即送漂。另外,在浑水、肥水、浅水尤其是流水中,沉漂现象也时有发生。小鲫送漂速度快、幅度大,大鲫送漂缓慢而沉稳,幅度适中。

    二、鳊鱼

    通常鳊鱼吃钩缺乏规律性,有时送漂,有时沉漂,有时在半水吃钩时漂一动不动(这就要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提竿时机。

    一般深漂的命中率大于浮漂,这是因为送漂时鱼体平行于水底,在原地品味和吞食钩饵,钩饵在鱼嘴中作忽深忽浅的动态运动,而沉漂时鱼嘴呈闭合状态,所以沉漂时提竿很少有税钩现象。

    鳊鱼因为体高大于鲫鱼,所以在送漂或沉漂的幅度上大于鲫于,应在送上6-8公分或下沉6-8公分时提竿为恰到好处。

    三、鲤鱼
    鲤鱼吃钩通常都是沉漂,但有时也送漂。因为鲤鱼一般不喜欢在窝点停留,总是在游动中觅食。

    鲤鱼进窝时通常会出面大面积的鱼星,鲤鱼吃钩时斯斯文文,对钩饵反复窥探、撮拱,直到合其口味方可开口咬钩缓慢离去,此时的漂相是:浮漂下沉缓慢。刚下沉1-2漂时切忌提竿,应耐心等待,当浮漂下沉4-5漂时方可提竿。

    四、草鱼
    草鱼动作粗犷,活动范围大,来去忽忽。草鱼进窝时只会泛几个大的泡泡,有的甚至不泛,往往使钓者毫无思想准备。草鱼咬钩时痛痛快快,拖了就跑,漂相跟鲤鱼差不多,但浮漂下沉的速度比鲤鱼快一点,这时要沉住气,宁迟忽早。

    五、黄颡
    黄颡属于群游式过路鱼,碰到合适的荤饵,一概不拒。黄颡吃钩的漂相一律下沉(笔者还未碰到上浮的),钓黄颡主要是要早一点提竿,就是在漂下沉一粒时也可,一般绝不脱钩,若等漂下沉3粒以上时,你就只有用脱钩器了。

    送漂:

    这是鱼头朝下尾朝上吃到鱼饵后,扬头起身欲游造成的,是典型的鲫鱼咬钩信号。如是鳊鱼,浮子上送速度会比鲫鱼快,也有鲫鱼咬钩不送漂的,但只是在水很浅的地区或流水区,其他如鲤鱼,草鱼等也有送漂的情形,但起初浮漂的摆动幅度都较大,且送漂也是偶然现象。

    闷漂:

    浮漂先是抖动几下,而后徐徐下沉,这多是鲤鱼咬钩的反应,有时青草鱼也是沉漂,浮漂抖动的越沉稳,下降的速度就越慢,说明越是大鱼咬钩,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斜漂:

    浮漂先升后沉,动作温柔缓慢,连续沉浮两三次,然后水平方向被徐徐拖走,且浮漂持续隐约可见,这多是草鱼,浮漂斜向下沉且速度较快,则可能是青鱼。因为他们的吞食都是自下而上,草鱼得食后平游而青鱼多下潜,如是鲢鱼,鳙鱼,漂走速度较草鱼快。

    抢漂:

    这也是常见状况,钩子一落水就被贪食的鱼类发现,咬住就跑,鲶鱼,黑鱼多是这种食态,在一般塘,堰则又多是白鲦鱼的动作。

    点漂:

    浮漂频频点动,且时沉时冒,东游西走,起竿无鱼,这就是小杂鱼在捣乱,遇到这种情况,应换大一些的硬食团,避免频频举竿。

    移漂:

    浮漂微微摆动,先不沉降,后时沉时降,鱼漂位置平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几种常见的淡水鱼的浮标表现进攻参考 你可以看一下

一、鲫鱼
  鲫鱼是垂钓活动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开始浮漂轻微抖动(或点动),随即送漂。另外,在浑水、肥水、浅水尤其是流水中,沉漂现象也时有发生。但大鲫与小鲫在送漂的速度与幅度上有很大的差性。小鲫送漂速度快、幅度大,大鲫送漂缓慢而沉稳,幅度适中。
  二、鳊鱼
  通常鳊鱼吃钩缺乏规律性,有时送漂,有时沉漂,有时在半水吃钩时漂一动不动(这就要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提竿时机。一般深漂的命中率大于浮漂,这是因为送漂时鱼体平行于水底,在原地品味和吞食钩饵,钩饵在鱼嘴中作忽深忽浅的动态运动,而沉漂时鱼嘴呈闭合状态,所以沉漂时提竿很少有税钩现象。鳊鱼因为体高大于鲫鱼,所以在送漂或沉漂的幅度上大于鲫于,应在送上6-8公分或下沉6-8公分时提竿为恰到好处。
  三、鲤鱼
  鲤鱼吃钩通常都是沉漂,但有时也送漂(这不是经常性的,究其原因,笔者也弄不清楚)。因为鲤鱼一般不喜欢在窝点停留,总是在游动中觅食。鲤鱼进窝时通常会出面大面积的鱼星(鱼星面积越大,则鲤鱼越大),这很好区别于其它鱼种。鲤鱼吃钩时斯斯文文,对钩饵反复窥探、撮拱,直到合其口味方可开口咬钩缓慢离去(这也是鲤鱼难钩之处),此时的漂相是:浮漂下沉缓慢。刚下沉1-2漂时切忌提竿,应耐心等待,当浮漂下沉4-5漂时方可提竿。
  四、草鱼
  草鱼动作粗犷,活动范围大,来去忽忽。草鱼进窝时只会泛几个大的泡泡,有的甚至不泛,往往使钓者毫无思想准备。草鱼咬钩时痛痛快快,拖了就跑,漂相跟鲤鱼差不多,但浮漂下沉的速度比鲤鱼快一点,这时要沉住气,宁迟忽早。
  五、黄颡
  黄颡属于群游式过路鱼,碰到合适的荤饵,一概不拒。黄颡吃钩的漂相一律下沉(笔者还未碰到上浮的),钓黄颡主要是要早一点提竿,就是在漂下沉一粒时也可,一般绝不脱钩,若等漂下沉3粒以上时,你就只有用脱钩器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4-01
在我地传统钓法中(七星漂),鲫鱼、鳊鱼、草鱼、鲤鱼及黄颡吃钩时的漂相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鲫鱼   鲫鱼是垂钓活动的主要对象鱼之一。因此研究其咬钩及提竿时机显得十分重要。鲫鱼咬钩时漂的通常反应是:开始浮漂轻微抖动(或点动),随即送漂。另外,在浑水、肥水、浅水尤其是流水中,沉漂现象也时有发生。但大鲫与小鲫在送漂的速度与幅度上有很大的差性。小鲫送漂速度快、幅度大,大鲫送漂缓慢而沉稳,幅度适中。   二、鳊鱼   通常鳊鱼吃钩缺乏规律性,有时送漂,有时沉漂,有时在半水吃钩时漂一动不动(这就要根据经验选择适当的提竿时机。一般深漂的命中率大于浮漂,这是因为送漂时鱼体平行于水底,在原地品味和吞食钩饵,钩饵在鱼嘴中作忽深忽浅的动态运动,而沉漂时鱼嘴呈闭合状态,所以沉漂时提竿很少有税钩现象。鳊鱼因为体高大于鲫鱼,所以在送漂或沉漂的幅度上大于鲫于,应在送上6-8公分或下沉6-8公分时提竿为恰到好处。   三、鲤鱼   鲤鱼吃钩通常都是沉漂,但有时也送漂(这不是经常性的,究其原因,笔者也弄不清楚)。因为鲤鱼一般不喜欢在窝点停留,总是在游动中觅食。鲤鱼进窝时通常会出面大面积的鱼星(鱼星面积越大,则鲤鱼越大),这很好区别于其它鱼种。鲤鱼吃钩时斯斯文文,对钩饵反复窥探、撮拱,直到合其口味方可开口咬钩缓慢离去(这也是鲤鱼难钩之处),此时的漂相是:浮漂下沉缓慢。刚下沉1-2漂时切忌提竿,应耐心等待,当浮漂下沉4-5漂时方可提竿。   四、草鱼   草鱼动作粗犷,活动范围大,来去忽忽。草鱼进窝时只会泛几个大的泡泡,有的甚至不泛,往往使钓者毫无思想准备。草鱼咬钩时痛痛快快,拖了就跑,漂相跟鲤鱼差不多,但浮漂下沉的速度比鲤鱼快一点,这时要沉住气,宁迟忽早。   五、黄颡   黄颡属于群游式过路鱼,碰到合适的荤饵,一概不拒。黄颡吃钩的漂相一律下沉(笔者还未碰到上浮的),钓黄颡主要是要早一点提竿,就是在漂下沉一粒时也可,一般绝不脱钩,若等漂下沉3粒以上时,你就只有用脱钩器了。
第3个回答  2013-04-01
现在台钓要求浮漂调整合适后,基本除了鲶鱼黄颡可能都是打顿口的。
第4个回答  2013-03-31
黑漂(浮漂均匀有力的下顿下沉)送漂(又叫顶漂 比如你调4钓2 水面露出两目 鱼吃时会出现漂往上顶)走漂(左右或前后的的走 漂不下沉 也不上顶 通常是左右走的 前后的极少见 而且角度也很难看得清前后走 )这三种情况都应该扬竿,鱼吃食 浮漂体现出来的运动多数是均匀有力的慢运动,而小鱼刚好相反,漂是快速的运动。当然野有可能是大鱼 但是几率非常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