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容若、描写春天的诗词及赏析

如题所述

踏莎行 寄见阳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校订]底本原无副题,此据张刻、袁刻、汪刻本补。[笺注]倚柳句:刘过《沁园春》词:“傍柳题诗,穿花劝酒。”侧帽:《周书.独孤信传》:“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晏几道《清平乐》词:“侧帽风前花满路。”赏心:娱心悦志。邵雍《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寒鸦:王昌龄《长信秋词》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玉阶句:王维《杂诗》:“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说明]此阕表达充任侍卫之厌烦情绪,作期在张见阳南赴江华(康熙十八年)之后。 采桑子 咏春雨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缠著春寒瘦不支。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校订]词牌名《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副题《百名家词钞》无“咏”字。[笺注]嫩烟:喻蒙蒙雨雾。鹅儿柳:鹅黄色嫩柳。赵梦頫《早春》诗:“闲倚阑干看新柳,不知谁为染鹅黄。”风丝:微风。雍陶《天津桥望春》诗:“烟柳风丝拂岸斜。”缠著句:高观国《玉楼春》词:“只为春寒消瘦损。”蝉:蝉鬓,妇女发式。红肥:谓花开盛艳。杜甫《陪邝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红绽雨肥梅”。地衣:地毯。辛弃疾《粉蝶儿》“落花”词:“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箜篌别后谁能鼓,断肠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校订]上片“城笳”《昭代词选》作“闻鸦”。[笺注]箜篌:弹拨乐器。据《旧唐书.乐志》,有卧箜篌,竖箜篌,一为七弦,一为二十三弦。卢仝《楼上女儿曲》:“谁家女儿楼上头,卷却罗袖弹箜篌。相思弦断情不断,落花纷纷心欲穿。”后用作思妇怀人之象征。[说明]康熙十一年秋,严绳孙离无锡,北上进京。十二年春,与性德在京相识,遂订交。绳孙北上途中作《风入松》词云:“别时不敢分明语,蹙春山,暗损韶华。”性德此词用严绳孙词句。绳孙在京,又有《减字木兰花》词云:“华灯影里,才饮香醪吾醉矣。试问梅花,春在红桥第几家。”性德词首句“红桥”,亦自严词出。盖词作于与严绳孙相交未久,聊慰其思乡之绪耳。此词见于《今词初集》,可证其作期在康熙十六年前。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间窗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南歌子暖护樱桃蕊,寒翻蛱蝶翎。东风吹绿渐冥冥。不信一生憔悴,伴啼莺。
素影飘残月,香丝拂绮棂。百花迢递玉钗声。索向绿窗寻梦,寄余生。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好事近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4-01
即使是春天,也是伤的。从此伤春伤别,黄昏只对梨花…你这个描写是指写景? 踏莎行 寄见阳倚柳题笺,当花侧帽。赏心应比驱驰好。错教双鬓受东风,看吹绿影成丝早。金殿寒鸦,玉阶春草。就中冷暖和谁道。小楼明月镇长闲。人生何事缁尘老。[校订]底本原无副题,此据张刻、袁刻、汪刻本补。[笺注]倚柳句:刘过《沁园春》词:“傍柳题诗,穿花劝酒。”侧帽:《周书.独孤信传》:“信在秦州,尝因猎日暮驰马入城,其帽微侧,诘旦而吏民有戴帽者,咸慕信而侧帽焉。”晏几道《清平乐》词:“侧帽风前花满路。”赏心:娱心悦志。邵雍《同程郎中父子月陂上闲步吟》:“必期快作赏心事。”寒鸦:王昌龄《长信秋词》诗:“玉颜不及寒鸦色,犹带昭阳日影来。”玉阶句:王维《杂诗》:“愁心视春草,畏向玉阶生。”[说明]此阕表达充任侍卫之厌烦情绪,作期在张见阳南赴江华(康熙十八年)之后。 采桑子 咏春雨嫩烟分染鹅儿柳,一样风丝。似整如欹。缠著春寒瘦不支。凉侵晓梦轻蝉腻,约略红肥。不惜葳蕤。碾取名香作地衣。[校订]词牌名《百名家词钞》作“罗敷媚”。副题《百名家词钞》无“咏”字。[笺注]嫩烟:喻蒙蒙雨雾。鹅儿柳:鹅黄色嫩柳。赵梦頫《早春》诗:“闲倚阑干看新柳,不知谁为染鹅黄。”风丝:微风。雍陶《天津桥望春》诗:“烟柳风丝拂岸斜。”缠著句:高观国《玉楼春》词:“只为春寒消瘦损。”蝉:蝉鬓,妇女发式。红肥:谓花开盛艳。杜甫《陪邝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红绽雨肥梅”。地衣:地毯。辛弃疾《粉蝶儿》“落花”词:“雨僝风僽,向园林,铺作地衣红绉。” 采桑子冷香萦遍红桥梦,梦觉城笳。月上桃花。雨歇春寒燕子家。箜篌别后谁能鼓,断肠天涯。暗损韶华。一缕茶烟透碧纱。[校订]上片“城笳”《昭代词选》作“闻鸦”。[笺注]箜篌:弹拨乐器。据《旧唐书.乐志》,有卧箜篌,竖箜篌,一为七弦,一为二十三弦。卢仝《楼上女儿曲》:“谁家女儿楼上头,卷却罗袖弹箜篌。相思弦断情不断,落花纷纷心欲穿。”后用作思妇怀人之象征。[说明]康熙十一年秋,严绳孙离无锡,北上进京。十二年春,与性德在京相识,遂订交。绳孙北上途中作《风入松》词云:“别时不敢分明语,蹙春山,暗损韶华。”性德此词用严绳孙词句。绳孙在京,又有《减字木兰花》词云:“华灯影里,才饮香醪吾醉矣。试问梅花,春在红桥第几家。”性德词首句“红桥”,亦自严词出。盖词作于与严绳孙相交未久,聊慰其思乡之绪耳。此词见于《今词初集》,可证其作期在康熙十六年前。 采桑子桃花羞作无情死,感激东风。吹落娇红。飞入间窗伴懊侬。谁怜辛苦东阳瘦,也为春慵。不及芙蓉。一片幽情冷处浓。 南歌子暖护樱桃蕊,寒翻蛱蝶翎。东风吹绿渐冥冥。不信一生憔悴,伴啼莺。
素影飘残月,香丝拂绮棂。百花迢递玉钗声。索向绿窗寻梦,寄余生。

茶瓶儿杨花糁径樱桃落。绿阴下、晴波燕掠。好景成担阁。秋千背倚,风态宛如昨。
可惜春来总萧索。人瘦损、纸鸢风恶。多少芳笺约。青鸾去也,谁与劝孤酌。 好事近何路向家园,历历残山剩水。都把一春冷淡,到麦秋天气。
料应重发隔年花,莫问花前事。纵使东风依旧,怕红颜不似。
第2个回答  2013-04-02
你好、我来为你解答:
  长相思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地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担任侍卫期间,曾多次跟随康熙出巡,宠遇非常。康熙二十一年早春,纳兰性德随御驾东巡、去往山海关外盛京(沈阳)。途中,写下了这词,成就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
  上阕写山水行程。一路爬山涉水,鞍马劳顿,目的地只在榆关那边。清寒的时节,苍凉的去处,那万丈穹庐下安扎的营帐,望去好似繁星落地,璀璨异常。如此壮丽之景,只从词人“夜深千帐灯”几字中,我们便可体会无二。
  下阕承接“夜深千帐灯”,继续写“夜”,过渡自然。夜深了,诗人还是睡不着,风雪交加嘛,一更接一更,真是吵死个人。写景毕竟为抒情。词人身为侍卫之职,一生多鞍马劳役。急风飞雪的出塞路上,帐外长久的风雪声,勾起的是对“故园”无尽的思念,对家中的温暖的无尽的思念。
  这首词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整齐的对称之美。其一、上一阕,山水相迭,一程接一程,主要是写空间上的延续;下一阕,风雪交加,一更接一更,主要是写时间上的延续。其二、上一阕,强调“身”,行程之中身好累。“‘身’向榆关那畔行”,“身”在哪里呢?作者经过了崇山峻岭,大河小川,山海关外,经过了许许多多的地方,总之,身在旅途,军营帐篷中。这里面有多少的不得已呀!真的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留下绵绵无尽的想象与回味的空间;下一阕,强调“心”,难眠之时心好苦。在这样恶劣的气候条件下,连做一个思乡梦都做不囫囵,做不安逸。心好苦,是身好累的合理延续。其三、上一阕,无论是山水还是灯火,都重在写所见,写视觉;下一阕,无论是风还是雪,都重在写所闻,写听觉。“故园无此声”,那有的是什么呢?当然是温馨,令人留恋的甜蜜和温馨。其四、上一阕,从大处着眼,铺写一路行程中的这一处,从白天到黑夜,这一处中的千万帐灯火。重在写外,表现外在的时空印象;下一阕,从小处落笔,内敛到“我”这一帐。重在写内,展示这一帐内“我”的耳闻以及“我”的内心感受。时空尽在“我”的“耳”中、“心”中。
  总的来说,上阕写面、写外,铺陈壮观;下阕写点、写内,曲描心情。选取的都是平凡的事物,如山水风雪、灯火声音。又采用短小精悍而通俗易懂的语句,轻巧排列,对应整齐。信手拈来,不显雕琢。近代大学者王国维评价说“容若词自然真切”。全篇融细腻情感于雄壮景色之中,尽显非凡。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名句点击】:
  王国维曾经非常看好“夜深千帐灯”这一词句,曰:明月照积雪、大江流日夜、澄江静如练、山气日夕佳、落日大旗中、中天悬明月、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此等境界可谓千古奇观。求之于词,则纳兰容若塞上之作,如《长相思》“夜深千帐灯”……差近之。
  千山万水,千军万马,一路东进。风雪夜,那无数的帐篷都亮着灯火,那哪里是地上的灯火呢,简直就是天上璀璨的繁星呀。作者身为贴身侍卫,侍君保皇,是义不容辞的天职,多少人还求之不得呢!但这并不妨碍作者流露出些许的思乡之情呀。随征有苦,能不苦吗?而不直言,只一句“夜深千帐灯”轻轻带过,清寒而不失壮观。
  作者的词作主要写离别相思及怨夏悲秋等个人生活感受,直抒胸怀,婉约清新;又哀思过多,情调略嫌消沉,但缠绵而不显颓废。例如,纳兰性德在征途上写的一首题为《菩萨蛮》中有两句话:“问君何事轻离别,一年能几团圆月?”又《如梦令》言:“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怪不得后人评纳兰性德其人其诗如是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