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小学生孝亲敬老事迹材料

如题所述

李琳慧,12岁,松溪县渭田小学六年级(3)班班长。她心地善良,独立自强,尊敬师长,勤奋好学。一直来,她本着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关爱亲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要求努力做好自己,把自己打造成既是爸爸妈妈的好女儿,奶奶的好孙女,外公外婆的开心果,也是老师的好帮手,同学们的好榜样,新时代的好少年。

打小起,琳慧就是大人眼里最为懂事的孩子。邻里的朋友还整天在妈妈怀里撒娇哭闹时,她就在许多方面学会了自理自立。还是琳慧3岁时,她就开始学会自己吃饭,从不要大人喂;学会洗脸,学会上卫生间。上幼儿园后,其他小朋友整天哭哭啼啼,她却从不哭闹,还会帮老师哄其他小朋友。家里要是来客人,她会招呼客人坐,为客人端茶送水,且从不在客人面前乱跑乱闹。

上小学后,她越来越懂事了。她把爸爸妈妈对她的爱转化成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老敬老的动力,深受邻里、亲友的夸奖。由于爸爸外出务工,家里所有的农活都妈妈承担。除了农活,妈妈还要买菜做饭,洗衣拖地;还要照顾琳慧年幼的妹妹及琳慧的爷爷奶奶;还要辅导琳慧的功课,很是辛苦。懂事的琳慧每天一放学回家就认真地做作业,不让妈妈操心。做完作业就开始帮妈妈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洗菜,烧火,扫地,收拾房间,带妹妹玩。晚上,妈妈做完了一天的活,累得腰酸背痛,她就拉妈妈在沙发上坐下,先送上一杯杯热腾腾的茶水,再帮妈妈捶背揉肩,接着说故事,讲笑话,唱歌给妈妈听,让妈妈的劳累因为有了她的关心而减轻了许多。一次,妈妈生病了,晚饭也没吃,就躺下睡,她立即煮了碗面,送到妈妈床前,看妈妈吃了才又拿了自己贮钱罐的钱到村里的卫生院给妈妈抓药。然后为妈妈端上开水,看妈妈把药吃了,又搬来凳子,一边做作业,一边守着妈妈,直到妈妈感觉好多了熟睡过去后,琳慧做完了作业后才安心去睡觉。

琳慧不仅是对妈妈这样,在家这样,对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是这样,对邻里邻居都这样。

琳慧的爷爷,奶奶年事已高,生活起居很不便,琳慧又成了他们的好帮手。首先是三餐之前,琳慧都要为他们备好碗筷,亲自请他们吃饭,然后亲自为他们装饭、添饭。有段时间,爷爷卧病不起,琳慧又总是和妈妈轮流前去送饭送水送药。也会像陪妈妈那样陪爷爷奶奶讲故事,唱唱歌,逗爷爷奶奶开心。琳慧的外公外婆住在另一个村,离琳慧家步行要一个小时。但这不影响琳慧每个星期都徒步去看望外公外婆一次。对于外公外婆,琳慧也就如同对爷爷奶奶一般,所以每当琳慧一出现在外公外婆的眼前,外公外婆总是脸上乐呵呵。当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婆,爸妈妈过生日时,琳慧都要亲自制作一份小礼物,给他们一个惊喜。一张精致的贺卡,一个创意的模型,让他们沉浸在无比的喜悦和幸福当中。

离琳慧家不远有个老人活动中心,平日里,爷爷最爱上那去玩了。在那里爷爷爱和其他的老爷爷们一起喝茶,聊天,下下棋棋,摸摸牌什么的。许多小朋友们也爱随大人上老人活动中心去玩,琳慧也常跟着爷爷一起去。但琳慧却与众不同,其它小朋友往往会在那儿一起捉迷藏,大声吵闹,而琳慧总是一到那就去找来扫帚帮忙打扫卫生,接着整理一些被弄凌乱了的物件,等很多老人来玩时,他又开始为这些老人们送茶添水。得空后就安静静的看大家下棋,玩牌,或取出随身带来的课外书,认认真真的看。

不仅如此,在生活中,她还是个勤俭节约的好孩子。她从不吵着闹着要妈妈给她买新衣服。衣服旧了她照样高高兴兴地穿着上学。妈妈的朋友 家小姐姐的衣服穿小了送给她,她也都不嫌弃。每当取得好成绩,爸爸妈妈说要奖励她,她从不像别的孩子开口要钱或要什么贵重礼物,而只让爸爸妈妈买一本她喜欢的书作为奖励。

在学校里,她总是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处处为树立良好班风、班纪的发挥带头示范作用。学习上,她刻苦勤奋,她说要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妈妈为她的付出。工作上,尽职尽责,班级管理得有条不紊。

琳慧同学的尊老爱亲,勤奋好学,聪明懂事的事迹,也为她自己赢得广泛的荣誉。在渭田小学的就读的六年间,被评为三好生三次,被评为优干二次。学校评的十佳少年,八德之星,她也榜上有名。但这一切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琳慧同学身上表现出的尊老爱亲的中华美德,才是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和推崇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3-31
车闸上。傍晚,乌云密布,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刚刚吃完饭坐在轮椅上的母亲突然口水直流,瘫坐在轮椅上不省人事,“不好”。她急忙把母亲抱在床上,随后冲出房门,深一脚,浅一脚地往村里找人叫车。当时自己心急如焚,出门忘带雨具,路上几次摔倒,又几次爬起,泪水夹带着雨水,雨水夹着血水流淌着,多年的积虑也在这一刻暴发,她肆无忌惮地发泄自己的郁闷,

不顾一切地向村中跑去……,在村民的帮助下,母亲被及时送到了医院,再一次得救了。她的这颗悬着的心才慢慢地平静下来,定定神,看看医院墙上的挂钟,已是晚上10点多了,身上的摔伤隐隐作痛。这时,她无意间向走廊的远端望去,看到儿子慌慌张张向这边跑来:“怎么,孩子撇下奶奶来这干啥?”她不敢往下想,放下的心又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怕啥来啥,她的婆母睡前洗脚时不慎摔倒在地,腰部受伤,右手腕骨折,她当时一下子瘫坐在地上……

以后的日子,她上班就把三位老人接到大车闸上,一边上班,一边照看老人,她在节假日就把三位老人接到家中。在那三室两厅不足一百二十平米的房中侍奉三位老人,每天都要为他们味药,端屎端尿。

帮这个洗洗脸,又给那个端端盆,给父母按摩按摩,为婆母擦洗擦洗。如复一日,周而复始,每天都重复着这样的流程。除了照看三位老人,老人穿的衣服脏马上洗,到了换季及时添置新衣。生活中尽量让老人高高兴兴,平日里也让老人喜喜欢欢。只要老人高兴,有利于他们的康复,什么事她都愿意干。当她用轮椅推着老人在广场上散心的时候,同事们见了好说:“清素,我们都不敢去你家,到您家看了就难受,你也要注意好自己的身体呀,三位老人全指望你呢。”可她总是笑笑说:“没事,我能挺得住,已经习惯了。”

一份付出,一份回报。通过治疗,配合康复锻炼,婆母的病好了,又能拄着拐杖行走了,父母亲得的病也好了不少。当弟兄姐妹准备让老人去他们家住一段日子时,老人们总是异口同声地说:“那里都不去,我们就住在这不走!”这时,她笑着说:“只要您老不显我们这里地方小,这里就是你们的家,我何时都不会让你们走。”侍奉老人再苦再累,只要老人高兴就是她最大的快乐。

日头仍旧从东方升起,每天还是这样忙碌,她的心却开朗了许多。多年的辛苦操劳,茫茫碌碌,缺少正常生活规律,她的身体也不如从前,还患上了高血脂,心脏病,双腿关节骨质增生。有人说她付出太多了,可她却不这么想,她感觉作为一个人要上对得起父母,下对得起良心。为人媳,侍奉二老;为人女,孝敬双亲;为人妻,家庭和睦;为人母,儿孝女贤。这是天经地义,作为女人,作为人媳,人妻,人母,她流过泪,有过委屈,也埋怨过老天对自己的不公。但她从来没有后悔过。因为父母给了她生命,公婆给了她关爱,丈夫给了她支持,儿女给了她力量。她说:“我能亲手侍奉四位老人,我要感谢上苍给了我丰富的阅历,感谢上苍给了我日久靡坚的磨砺。”

知亲恩,善待儿女;求子顺,孝奉双亲。让我们共庆她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双值得骄傲的儿女大学即将毕业。温馨的家庭是动力的源泉,尊老爱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我们步入老年后,让我们都能够自豪的说声:“做人,我一生无愧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