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孤儿程婴~颁奖词

急!

程婴与公孙杵臼的侠肝义胆——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无锡
  宋·文天祥
  金山冉冉波涛雨,锡水泯泯草木春。
  二十年前曾去路,三千里外作行人。
  英雄未死心为碎,父老相逢鼻欲辛。
  夜读程婴存赵事,一回惆怅一沾巾。
  文天祥是南宋的状元,在南宋恭宗德佑元年(公元1275年)长江下游告急的时候,把家产全部变卖作为军费主动勤王,从此开始了他抵抗元军保家卫国的斗争。他曾创作了大量气势磅礴的爱国诗篇,广为人知的有《正气歌》、《过零丁洋》。这首《无锡》一如文天祥以往的作品,诗风凄厉高亢,语言明白如话,它写的是春秋时期程婴和公孙杵臼救赵氏孤儿的故事,宣扬了舍生取义的义士精神,极具感染力。
  忠臣蒙冤,赵氏劫难
  春秋末年发生在晋国的赵氏孤儿事件,可能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冤案了,其惨烈程度远较后世的诸多冤案为甚。
  晋灵公荒淫无道,辅政大臣赵盾屡谏无效,被晋灵公猜忌,派人追杀,赵盾被迫出逃。可是他还没逃出国,大臣赵穿就杀了晋灵公立了新君,赵盾又被请回来主持大政,当时的史官书:“赵盾弑其君”。晋景公时,司寇屠岸贾追究刺杀晋灵公的主谋,罪名加在赵盾身上,屠岸贾怂恿晋景公把赵盾全家都杀了。一夜之间,赵盾和他的儿子赵朔、家属、奴婢等共计三百余口人全部倒在血泊中。另有一说法是,赵朔当时并未被诛杀,而是屠岸贾假传灵公之命,赵朔被逼自杀而亡。当时唯一的幸存者是赵朔的妻子,她是晋成公的姐姐,肚子里怀着孩子,躲藏在宫中。她如果生的是男孩,则赵家还有后代,因此,保全和绝灭赵氏的两方,都盯住了这个尚未出生的遗腹子。
  赵朔有个门客叫公孙杵臼,还有个朋友叫程婴,是个医生。赵朔死后,公孙杵臼质问程婴:“你为什么苟且偷生?”程婴说:“赵朔的夫人若生个男孩,我就把他抚养成人,报仇雪恨,若是个女孩,我就只好以死报答赵氏知遇之恩。”
  公孙杵臼理解了程婴,遂与程婴结为生死之交。不久,赵妻在宫中生下一个男孩,她把孩子托付给程婴后就自杀了。程婴将婴儿藏在自己的药箱里,负责看守的将军韩厥同情赵家,暗中放走了程婴。屠岸贾听到这个消息,带人到宫中来搜索,没有找到孩子。程婴携孩子投奔公孙杵臼,他对公孙杵臼说:“屠岸贾这次没找到孩子,绝对不会罢休,你看怎么办?”公孙杵臼问:“育孤与死,哪件事容易?”程婴回答:“依我看,死容易,育孤难。”公孙杵臼说:“赵君生前待你最好,你去做最难的事情。让我去做容易的事情——我先去死吧!”
  屠岸贾为搜出赵氏孤儿假传晋灵公之命,要将全国半岁以下、一个月以上的婴儿杀绝。程婴与公孙杵臼商议,决定献出自己的亲生儿子以保全赵家血脉。
  程婴向屠岸贾“自首”,说只要给他千金,他就说出赵氏孤儿的藏身之处。屠岸贾信以为真,带程婴去公孙杵臼家搜赵氏孤儿。公孙杵臼见了程婴,假装义愤填膺,大骂他是无耻小人,出卖朋友的遗孤,他一边骂一边对屠岸贾和他的手下乞求道:“杀我可以,孩子是无辜的,请留他一条活命吧!”屠岸贾搜出“赵氏孤儿”,掷在地上,又刺了几剑。程婴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生儿子和好友公孙杵臼死在乱刀之下。
  赵氏孤儿的故事感动了大文豪伏尔泰
  程婴强忍悲愤,身负“忘恩负义,出卖朋友,残害忠良”等骂名,带着赵氏孤儿来到山高谷深的盂山隐居了十五年。程婴为赵氏孤儿取名赵武,并苦心抚养,把赵武培养成了一个文武双全的青年。有一天,程婴把真相告诉了赵武。这时候,宫里的另一个知情人韩厥利用机会,劝说晋景公勿绝赵氏宗祀。晋景公就问赵氏是否还有后人,韩厥提起程婴保护的赵氏孤儿,于是赵武被召入宫中。晋景公命赵武见群臣,宣布为赵氏之后,并使复位,重为晋国大族,列为卿士。程婴、赵武带人去找屠岸贾报仇,在守边归来的大将军魏绛的鼎力相助下,赵武拔剑刺向仇人,并大声告诉他,自己便是赵氏孤儿。
  赵氏冤情大白于天下,程婴的忠义也大白于天下,公孙杵臼的忠烈也大白于天下。
  赵武二十岁那年举行冠礼,这标志着他已成年。程婴觉得自己已经完成夙愿,就与赵武等人告别,要实现他殉难的初衷,以及了却他对公孙杵臼早死的歉疚心情。他其实是想以死表明心迹,证明自己存活于世,绝不是苟且偷生。赵武涕泣顿首劝阻,但程婴还是自杀了,赵武为此服孝三年。
  程婴和公孙杵臼的事迹,被后人编成戏剧广为流传,甚至流传到了海外。元朝纪君祥杂剧《赵氏孤儿大报仇》曾于1775年被法国大文豪伏尔泰翻译成《中国孤儿》,在欧洲产生过一定的影响。那时的欧洲诸国喜欢一切与中国相关的事物,欧洲、特别是法国的宫廷内外出现了一种对“中国风尚”的特殊爱好,伏尔泰在这股“中国风”中,了解和熟悉了中国,并极力推崇中国的传统哲学,并由此萌发了创作反映中国历史的戏剧的心愿,他读到了《赵氏孤儿》的译本,并认定它具有历史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从伏尔泰在剧本题目下所加“根据孔子的教导,改编成的五幕剧”这一行文字中可以看出,伏尔泰讲求“以真实的历史事实感人”,将中国题材引入戏剧创作是出于他对中国历史文化一贯地关注和向往。
  程婴忠实于友谊,公孙杵臼不忘旧主的品格,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他们那种舍己救人、矢志不渝的精神,更一直为人们所钦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