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起义打响第一枪的是谁

黄冈起义大家都知道吧?
但谁打响的第一枪是谁
我看没几个人知道
第二枪又是谁
还有第三枪呢?

黄冈起义的第一枪是黄兴打响的,而且第二枪和第三枪都是他打响的。

许多重要的革命活动由黄兴所发动并亲自参与。他出生入死多回,最终积劳成疾而中年逝世,是推翻清朝统治、开创民国的元勋。

革命时虽然与孙中山有所分歧,但并未夺权而是甘心居次席,鼎力相助之。由于他的派系人马在北伐后备受忽略,其生前的重大贡献、理念和计划也长期被搁置。直到1990年代,海峡两岸才开始重新重视黄兴的功业。

黄兴的一生与整个辛亥革命相始终,他以策动和领导武装起义著称于世。

扩展资料

黄岗起义的历史功绩:

首先在于它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一次真正的反封建反专制的民主革命斗争,它响亮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口号,代表了民主、进步、光明的力量,唤起了民众,在一定范围内动摇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帝制。

其次,它激发了潮梅人民的革命精神和斗争勇气。对潮梅及其周边的民主革命活动,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黄冈丁未革命的影响下,潮梅各地更多进步人士参加了当地的革命团体,同时也推动了同年继之而起的惠州七女湖、安庆、防城、镇南关各次起义。

最后,它在华侨史上,是广大爱国华侨高举爱国主义旗帜的光辉一页,它充分体现了广大爱国华侨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与国内乡亲同呼吸、共命运的光荣传统。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而且在后来得到发扬光大。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黄兴

百度百科-黄岗起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10

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1911年4月27日下午5时30分,黄兴带领“先锋”120余人,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吹响海螺,直扑督署。督署卫兵进行顽抗,革命军枪弹齐发,击毙卫队管带,冲入督署。两广总督张鸣岐逃往水师提督衙门。

黄兴等找不到张鸣歧,便放火焚烧督署衙门,然后冲杀出来,正碰上水师提督李准的亲兵大队。林文听说李部内有同志,便上前高呼:“我等皆汉人,当同心戮力,共除异族,恢复汉疆,不用打!不用打!”话未讲完,被敌人一枪击中,当场牺牲。

刘元栋、林尹发等5人也相继中弹。黄兴被打断右手中食二指第一节,便以断指继续射击。随后,黄兴将所部分为三路:川、闽及南洋党人往攻督练公所;徐维扬率花县党人40人攻小北门;黄兴自率方声洞、朱执信等出南大门,接应防营。 

扩展资料

起义不幸失败后,中国同盟会会员潘达微先生不顾满清当局禁令,以《平民日报》记者的公开身份,5月3日,组织了一百多人(收尸人),把散落并已腐烂的七十二位烈士的遗骨收殓安葬于广州郊外的红花岗,并将红花岗改为黄花岗,史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这次起义因而也称为黄花岗起义。1932年,查得此次死难烈士陈文友等姓名共86人。由于习惯,人们仍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黄花岗起义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6-08-04
黄冈起义
  潮州黄冈起义,又称丁未黄冈之役,是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同盟会在广东潮州黄冈发动的反清起义。
  这次起义是孙中山委派许雪秋发动起来的。许雪秋(1875-1912)亦作雪揪,原名有若。广东海阳(潮安)人,新加坡华侨富商之子。初曾向清廷捐得候补道衔,后立志“逐满兴汉”。1904年(光绪三十年)归国。次年以承筑潮汕铁路工程及召募团练为名,聚众千余,约期举义,未发事泄,再赴新加坡。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得识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被委任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主持岭东军务,遂返粤为武装起义做准备。雪秋回潮州后,召集同志会商进行办法;并往香港会晤冯自由(1881-1958)等,谓事机成熟,惟人才缺乏,请电同盟会总部速派同志归国相助。后孙中山派人配合雪秋,加紧了起义筹备工作。适萍浏醴起义失败后,清政府要求日本政府驱逐孙中山出境。1907年3月4日(光绪三十三年正月二十日),孙中山被迫离开日本赴安南(今越南),到河内后立即在甘必达街61号设立了领导西南武装起义的总机关,准备就近组织领导广东、广西和云南三省的起义。他认为这些省份地处边陲,群众基础较好,易于发动;地域宽广,便于迂回作战;尤其有利于从国外输送武器和人员。为此,孙中山决定先在广东西部的钦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廉州(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与东部的潮州、惠州四府同时起义;许雪秋仍负潮州方面起义之责。许通过会党首领余既成、陈涌波在会党中做发动组织工作。但由于走漏风声,引起清潮州总兵黄金福、黄冈都司隆熙的警觉。5月21日(四月初十),黄金福派兵勇数十名进驻黄冈镇,并借故捕去会众2人。次日余既成等聚集党众200余人于黄冈城外起义。经一夜血战,攻克黄冈。23日(十二日),起义者在旧都司衙门成立军政府,举陈涌波为司令,余既成、张跃为副司令,以“广东国民军大都督孙(指孙中山)”或“大明都督府孙”名义布告安民。起义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因此深受群众拥护,附近贫民纷纷参加义军,队伍很快发展到五、六千人。但这次起义事出仓促,具体主持者不了解通盘计划,事发后才派人去香港请许雪秋来督率义军。适时黄金福部清军已抵离黄冈20里的潮州。起义军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陈涌波率领,直趋潮州、汕头,目标是乘黄金福带兵外出之时,攻占其巢穴;一路由余既成率领,直接奔向潮州,攻击黄金福部。25日(十四日)两路军队同时出发。余部抵达潮州时,天已黎明,而清军早有准备,因此初战失利。进攻潮汕之义军,得知潮州失利,即改变计划,转援余部义军。两路会攻黄金福清军,敌势危急。恰于此时,清广东水师提督李准所派援军到来,双方夹攻义军,因而潮州未能攻下。27日(十六日),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陈、余决定解散队伍,转往香港,起义遂宣告失败。
第3个回答  2013-03-27
陈涌波,余既成、张跃为分别打的
第4个回答  2015-05-26
黄兴连开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