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你展开合理得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2分)

如题所述

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观沧海》是东汉末年诗人曹操创作的一首四言诗。

原文节选: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译文:向东进发登上碣石山,得以观赏大海的奇景。海水波涛激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是葱茏的树木,丰茂的花草,萧瑟的风声传来了,草木动摇,海上掀起巨浪,在翻卷,在呼啸,似要将宇宙吞没。

扩展资料

这首诗是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时,用饱蘸浪漫主义激情的大笔,所勾勒出的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描绘了祖国河山的雄伟壮丽,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壮阔,更表达了诗人以景托志,胸怀天下的进取精神。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这首诗是曹操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登临碣石山时所作,诗人借大海的雄伟壮丽景象,表达了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统一中原的雄心伟志和宽广的胸襟。从诗的体裁看,这是一首古体诗;从表达方式看,这是一首四言写景诗。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这两句话点明“观沧海”的位置:诗人登上碣石山顶,居高临海,视野寥廓,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以下十句描写,概由此拓展而来。“观”字起到统领全篇的作用,体现了这首诗意境开阔,气势雄浑的特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5
此画面为:一阵寒冷的西风吹过,将地面的枯叶卷起,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漩涡,此时的树枝上,早已是光秃秃的树枝,显得异常萧条。而海面上的波涛已然是随潮水涌起,气势骇人。望采纳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3-27
此画面为:一阵寒冷的西风吹过,将地面的枯叶卷起,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漩涡,此时的树枝上,早已是光秃秃的树枝,显得异常萧条。而海面上的波涛已然是随潮水涌起,气势骇人。
第3个回答  2014-01-07
此画面为:一阵寒冷的西风吹过,将地面的枯叶卷起,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漩涡,此时的树枝上,早已是光秃秃的树枝,显得异常萧条。而海面上的波涛已然是随潮水涌起,气势骇人。望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11-05
一阵寒冷的西风吹过,将地面的枯叶卷起,形成一个个小小的漩涡,此时的树枝上,早已是光秃秃的树枝,显得异常萧条。而海面上的波涛已然是随潮水涌起,气势骇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