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的意思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诗句“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意为: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出自唐代李绅的《答章孝标》

原诗:

《答章孝标》唐代:李绅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

十载长安得一第,何须空腹用高心。

身体

只有虚假的,不好的东西才需要一个好的包装。如果是真实的,好的东西就不需要华丽的包装来掩饰了。十年春秋苦读才能及第,你为什么不积累知识,而去想那些远大的志向呢?

作者简介:

李绅(772—846)汉族,亳州(今属安徽)人,生于乌程(今浙江湖州),长于润州无锡(今属江苏)。字公垂。27岁考中进士,补国子助教。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在李绅刚走上右拾遗之位时,有一个叫章孝标的人进士及第,看榜后,立马写诗一首向李绅炫耀:

《及第后寄李绅》唐代:章孝标

及第全胜十政官,金汤镀了出长安。

马头渐入扬州郭,为报时人洗眼看

释义:

进士及第比任官更为荣耀,我现在好比镀了金,出京回家省亲。旅程已经快要到扬州,故寄此诗报告朋友们,请大家洗净眼睛,改变对我的看法。

以考上进士为镀金,是唐人俗语。“金汤”即“金液”。今人以出国留学或获得某种高一级的资格,称为“镀金”,语源即出于此。  章孝标这首诗反映了唐代知识分子对进士及第的重视,同时也反映了章孝标这个人的气度狭小。

进士就等于自己身上“镀金”了,还让人“洗眼”看他,李绅很看不起这种“小人乍富”的态度,因此,即以这首《答章孝标》回应。

如果是块真金子,何须要用真水去镀呢?李绅以嘲讽的语气把章进士狠狠地教育了一番。章孝标读了此诗,大为羞惭,但因此而终于不成大器,官位止于秘书省正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答章孝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哇,这句话是哪里来的。
应该是说假金是比如铜在外面镀的一层薄薄的金,含金量可以少到忽略不计的。真金的话就没有必要再去镀金了。
字面意思是这么理解的。
引申下应该可以理解为不是B的人才需要装_B,是B的人才不会去装_B呢。追问

貌似不是这样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9-25
意思是:只有不好的东西,才需要好的包装;也就是说,在大家看来或听来很好的东西,不一定是真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