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两种中药不能一起吃?

如题所述

在中医复方配伍中,有“十九畏”和“十八反”的配伍禁忌,十八反十九畏是指不要让有些药物合用,合用的后果是会产生各种副作用的。
十八反:
甘草反甘逐、大戟、海藻、芫花;乌头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及;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   
本草明言十八反  
半蒌贝蔹芨攻乌   藻戟遂芫具战草   诸参辛芍叛藜芦

第一句:本草明确的指出了十八种药物的配伍禁忌   
第二句:半(半夏) 蒌(瓜蒌) 贝(贝母) 蔹(白蔹) 芨(白芨)攻击或与乌(乌头)相对   
第三句:藻(海藻) 戟(大戟 ) 遂(甘遂)芫(芫花)都与草(甘草)不和   
第四句:诸参(人参、丹参、沙参、元参等所有的参)辛(细辛)芍(赤芍 白芍)与藜芦相背叛   
十九畏:
硫磺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   
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   
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   
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  
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   
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09
5月26日,广东江门女孩阮婉莹一次普通感冒,吃完医生开的“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与“罗红霉素缓释胶囊”后,第二天死亡。医疗鉴定结果为死于“病毒性心包心肌炎”。后来,其母将女儿吃剩下的药喂给狗吃,两只狗竟很快就被毒死(《新快报》报道,本报27日a24版转载)。
两种感冒药合用,能有这么大的毒性?是否还有更多的药物不能一起合用?近几天,不少读者来电询问,就此,记者向我省多名资深专家求证。
“产生剧毒”说法无科学依据
针对这一事件,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主任李元启十分慎重地说,目前无法了解事件的真相,但从报道分析来看,“病毒性心包心肌炎”发病初期与感冒的症状十分相似,如果没有查出疾病,而是以感冒进行治疗,很可能因误诊导致死亡。至于报道中提到,有人用复方甲氧那明胶囊与罗红霉素缓释胶囊一起合用,将狗毒死。李元启及该中心专家认为,这一试验可信度不高,因为这两种药合用,其毒性不会这么大。
武大中南医院药剂科主任刘萍昨日查阅资料后也告诉记者,所有的医生在用药上,都应遵循配伍禁忌,这是医生行医的最基本知识,患者不必过于担心。报道中提到的这两种药并没有明显的配伍禁忌,不过两者合用后,罗红霉素会使复方甲氧那明中的茶碱在血中的浓度升高,只是患者不可大量使用。另外,两者合用不可能会产生报道中所说的剧毒。
但是,李元启及刘萍都认为,这一事件说明,合并用药特别是合理用药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因为不合理用药导致不良反应甚至出现死亡的事件并不鲜见。
四成不良反应源于不合理用药
省药监局公布,我省曾有一名患者因意外导致颈椎骨折,固定手术后医生使用了链激酶溶栓治疗,两周后死于呼吸衰竭;后经过调查,药物说明书标注:术后两周内禁用此药。为防范类似悲剧,去年我省曾启动药物警戒与合理用药培训,对象包括近万名医生。
长航总医院吴方建教授说,不合理用药不仅浪费金钱,严重的还会导致死亡。无适应症用药是最为常见的一种不合理用药。有的医生是要追求经济利益,有的是对于药物知识掌握不到位。而无指征使用消炎药是当前最严重的不合理用药之一,他举例说,门诊感冒患者有75%使用抗生素(消炎药),54%以上的外科手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而很多患者根本没有用药指征。
李元启也称,目前许多医院在对患者进行手术之前,首先是打两天“吊针”,这实际上就是一种不合理用药。去年全省共报告药品不良反应12585例,其中不良反应中死亡13例。“可以说,40%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合理用药避免。”李元启说,不合理用药既有医生的责任,也有患者的问题,必须启动行政干预和技术干预,以保证群众用药安全,还要向群众普及用药安全知识。
据悉,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正在印制与用药有关的宣传册,对如何看说明书、如何合并吃药、如何处理不良反应等进行解读,年内免费向市民发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