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李白(诗歌形式)

如题所述

我心中的诗仙李白

若虚

小学的时候,李白在我的心中是“只要功夫深,铁柱磨成针”的坏小子变成好孩子的化身;初中的时候,李白的形象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转变为了“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代言人;高中的时候,李白成了一名“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孤独、高傲的诗人;上了大学以后,李白逐渐由一个虚化的人物形象,逐渐明晰起来,成了心中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物。

读李白的诗不算多,《唐诗三百首》里面他的诗应该都读过,可是这只是李白诗中很少的一部分,根本不足以借此真正认识李白。虽然小时候从《新三字经》中就开始认识李白,特别是听了《新三字经》中关于他小时候一个有趣的故事,就开始对这个伟人产生了点兴趣。当年,他逃课出来,看见一位老奶奶在磨刀石上磨一跟铁柱,要把铁柱磨成针时,心中大感愧疚,从此发奋学习,终成一名震惊文坛的诗人。听了这个故事的时候,我的心中有很强烈的感受,觉得这个小孩子真的很聪明,竟然从中悟出了人生学习和工作的道理。

对于许多人来说,李白的诗应该都是认识他的第一步。提起李白,大家不得不提的就是他那“诗仙”的美誉,喝酒的“海量”,还有“李白斗酒诗百篇”的不同常人的行为。李白喝醉酒后写来的诗有很多,有种说法是李白曾经在喝醉酒的时候,诗兴大发,写出了一百首诗,可谓文思泉涌。对于李白在诗坛上的地位,相信大家从“诗仙”这一称呼中都可以深深地感受到其才气魅力之大。

李白的诗是豪放的,他的人和他的诗风格一样,同样也是个非常豪爽的人,同时凭借自身才华横溢的硬件设备,他可以说是广交天下友。在《康震品李白》里纪录了这样一个故事。李白和孟浩然是一对非常好的朋友,孟浩然的性格和李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所以两人都有一种“一见如故”、“相见恨晚”那样的感觉。两人有一次相遇,因为太高兴了,所以痛快地多喝了几杯,本来患有疽病快要康复的孟浩然,可能因为多喝了点酒,多吃了点肉,结果弄到疽病复发,最后离开人世。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从侧面看到李白、孟浩然豪放的性格,都是像飞蛾扑火式的,高兴起来一定要尽兴到底,即使灰飞湮灭。只可惜孟君为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实在让人惋惜。李白的性格让我非常的敬佩的地方就在此,他非常重情意,而且敢作敢为,实在是有君子的坦荡,侠士的心肠。从李白处在危难时,积极营救他的朋友之多就可以感受到他的性格魅力了。

对于李白的生活,有很多地方都让人觉得非常的大胆,这是由他本身的性格和才华决定的。由于他不拘小节,追求自由,同时又才华横溢,具有当时很多人都有的强烈“兼济天下”的愿望,所以促使他在生活中很多方面都表现得与众不同。如出手阔绰这个问题上,李白可以说是其中的佼佼者,曾发出“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黄金逐手快意尽,昨日破产今朝贫”、“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的豪言壮句。李白在二十四岁出川,散金三十余万,三十余万在当时来说真的不是一个小的数目,一斗普通酒的价格大约是十钱左右,一斤猪肉的平均价格大约为六百钱。但钱在李白的眼中,仿佛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它只是一个符号,可见李白在金钱这个观念上,他是不可能成为金钱的奴隶的,这可是常人难以做到的事。除了在金钱的观念上,李白的一些做法让人有点瞠目结舌的感觉之外,他的婚姻同样也是让人觉得非常的惊讶。李白结过两次婚,可是他两次的婚姻都是以入婿的形式来进行的,这对于封建社会注重“传宗接代”思想的人们来说,可以说是壮举。虽说在封建社会,在皇家世界里,也有很多入婿的驸马,可是,在中国这中婚姻形式毕竟只是少数,民间更是少见,即使是现在,入婿在很多人的眼中仍是有种不怎么好的感觉,更何况是封建社会。李白的第一任妻子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许 师的孙女许氏,第二任夫人是武后时期的宰相宗楚客的孙女宗氏。仔细分析,李白作为一个文人,而且可以说是生活无忧的文人,他采取入婿这种结婚的形式,从另外一个侧面,我们从中更容易看到一个不拘小节的李白,他的人生都在自己设计的轨道上运行,无论是遇到什么或者是发现自己的行为和周围有点不相符,可是他还是坚持按着自己拟定的方向前进。

对于李白,其实已经很久没有再读他的诗了,前几天突然看到朋友的桌面上一本关于李白一些事的书,突然间,脑袋里浮现起了很多年前的每个早晨,李白的诗总是陪伴在左右,陪自己度过了一段又一段书声琅琅的美好时刻。现在虽然很少读诗,可是李白的那首《月下独酌》在我孤独的时刻,总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也有一个人,在这样的一个夜晚,在月下喝酒时,我发现我就有伴了,所以就不再觉得孤独。

非常欣赏李白,因为他有豪爽的性格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对于很多当代大学生来说,我觉得有一点这样的性格挺好的。我喜欢李白,喜欢他不拘小节,喜欢他的才气逼人的一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21
寒风萧萧。皇宫一片金碧辉煌。你独自站在皇门之外,想数月之前,天子堂前跑马;醉酒之时,让高力士脱靴。想奉命之时,你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羔人。”;想鼎盛之际,一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依新妆”使皇城上下万千痴迷。却也是这句妙诗,却遭高力士恶语。站在这皇宫之外,没有泪,没有悲,寒风不能使你弯腰,挫折无法把你压倒!是的,”安能催眉折腰事权贵,是我不得开心颜。”你走了,在诗史上留下了一座丰碑。在我眼中的李白,一身傲骨。

惊涛翻天,黄沙飞卷/你独驶一叶孤舟,独自走去。你清楚地听到,一身又一身踏浪高歌。蓦一回首,是汪伦的身影,不断走近。一时,友谊溢满了碧水,也溢满了你的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你走了,带走了一江友谊。 在我眼中的李白,满心情谊。

我眼中的李白
独在异乡,何人共酒?
在月下,你独自举杯。
于人,无人与你共酒。
于心,无人把你赏识。
你举杯高歌”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明月,孤影,岂非永远的朋友?
纵使千人离去,依有明月,孤影,守于己旁。
李白,
是你这诗仙,这青莲居士,
用豪情作巨笔,写下了锦绣大唐。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