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历史,为什么要秋后问斩,而不是其他几个季节呢?

如题所述

意思是:入秋了,外面的风有点冷清,清晨已经开始有白露,寒蝉也叫了起来,猎鹰已经把捕杀的鸟四面铺开像摆放祭祀品一样,这个月被判处死刑的也开始问斩了。

在古代,每个季节应该做些什么都有着极为明确的规定,国家春夏秋冬都有着要干的事情。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大好时节,因而这是一个值得庆祝的季节,有喜事的话大多都是放在春天,如果有什么大的封赏都会放在夏天,要处罚则便放到了秋天死刑就放到了秋后冬初。

此后的这一惯例便被慢慢流传了下来。

顺应天时以及确保的国家正常运转!

对于“秋后问斩”这里还有两个重要的原因,我们先来看第一个。

1.顺应天时

在古代,人们由于科学文化的落后,不能对自然界中的四季流转做出合理解释,因而古人都认为人世间存在着支配万物的神皇。对于饥荒、旱涝、丰收等也都是上天决定的。因而,当时的古人便讲究做事要和迎合天意。

由此一来,对于刑犯的问斩当然也要契合时机,而秋后的凄凉与萧瑟则被人们认为是上天的暗示,因此“秋后问斩”也是顺应天时。

2.国家运转的需要

在古代被判为死刑的大多数都是男人,但在当时的农耕社会中,男人又是家中的主要劳动力。

一年之中春、夏、秋三季都比较忙,这个时候把他们抓去问斩,会对国家的生产造成较大影响,毕竟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大多都是源于老百姓所纳的税。

因而只有到了人们忙完秋才会处以死刑,这也便是“秋后问斩”的另一重要原因。

收笔:

秋后问斩是判死刑犯的时节,那午时三刻便是执行死刑的具体时间。

午时三刻转化为现在的时间便是中午11点到12点之间,此时艳阳高照,太阳正处于中间。在古人眼中,正午是一天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可以以此来抵消刑犯的阴气。这个时候问斩还能使他们少一些痛苦,毕竟对于大多数人而言,中午刺眼的阳光容易使人昏昏欲睡。

对于死刑,中国从古至今都比较重视,人命大于天在任何时候都是人类的共识,从秋后和午时三刻两个时间中,也足以看出古人对刑犯的人文关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因为古代砍头是想要给其他人一个警示,告诉百姓这件事情做不得,而其他几个季节百姓都在忙着种地,不会有人来看,而秋季正好是收获完以后,基本上都不忙了,所以大家都有时间来看。
第2个回答  2020-12-16
问斩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给百姓威慑作用,所以在秋后进行,那时百姓基本都忙完一年农活,会有更多人去围观,影响力会更大。
第3个回答  2020-12-16
我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在那个时候送走一个人也是对这个人尊重的一种表现等等所造成的结果。
第4个回答  2020-12-16
因为中国是个农业大国 春耕秋收。而在秋后,正好是老百姓闲得发慌的季节,这样发动老百姓去“观礼”更容易。 给一些潜在的犯罪分子以威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