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草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作者是谁?其含义如何?请求解释。

如题所述

作者是宋代欧阳修,题目叫《樵者》
《西游记》第五十九回《唐三藏路阻火焰山 孙行者一调芭蕉扇》也有这首诗。

旧林荒磴今安在

文/徐宣冬

晚,偶读杭州云崖山人先生手书送我的条幅欧阳修诗《樵者》:“云际依依认旧林,断崖荒磴路难寻。西山望见朝来雨,南涧归时渡处深。”不免便想起当初放牧伐薪的日子。

像我出生于穷乡僻壤的人,少时或许都有过放牧砍柴的经历。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作者)

二十多年前,在老家吴洋,除了少数人外出劳力谋生外,乡亲们大多守着田园山地,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生活,但求衣食无忧便是最大的满足。未成年的孩子就在山村简陋的学校读书,父母的期望都不高,能识文断字就可以,读书并不占用他们很多的时间,放学后或是其他的时间还得帮大人做农活,生产队的耕牛是按户论月轮养的,也有一些家境稍厚的人家附带自己养羊。这样,诸如砍柴、放牧牲畜、收割猪舍草料这些事便成了孩子们的副业。

在我的记忆里,吴洋的山山水水都留有我的足迹,哪里的柴木高大,哪里的草料肥壮都了然于心。最常去也是印象最深的是叫牛塘坪的地方,在那方圆十里的山峦谷地,寄放了我们大部分的少年岁月,留存了劳作的艰辛,当然更多的是无尽的快乐。

不读书的日子,迎着初升在笔架山间的朝阳,每天总有很多的人,或老或少、或男或女,腰里挎着柴刀,肩上斜着竹杠,赶着饿着肚皮的牛羊,沿着那条闭眼也可以报出多少山凹多少石级的山路,络绎不绝地去往牛塘坪。人们的笑语,出栏牛羊的欢叫,洒在山路上,回荡在山谷间,看着山下飘逸着炊烟的村落,惦记着午间或傍晚时的饭菜,收获的希望便充实起来,虽然那只是一担的柴禾,牛羊满腹的青草。

上山五六里,翻过笔架山口,便到牛塘坪。这只是一处不大的草坪,有一条溪涧穿过。在真正上山之前和回来的路上,这里都是我们的天堂,人们总要在这里稍作休憩,喝口山水,然后便各自去往自己属意的山地,或远或近,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追逐、驱赶牛羊相斗戏耍,在溪涧流水中翻捉小鱼虾或叫不出名字的小生物。尤其是在午间或傍晚回来的时候,这里是归家的驿站和期盼,在这里歇气,留下欢声了笑语,带走了半日的辛劳。

也有很多时候,只在傍晚上山,到牛塘坪,或帮兄弟姊妹接下柴担,或去寻迎独自暮归的牛羊。大家的时空感觉都很好,总是到牛塘坪的时候,收工担柴归来的人们和腆着饱肚悠闲走归的牛羊,也或先或后汇集到这里,停留一阵,翻过笔架山口缓缓而归。暮色苍茫,晚归的人们可以清晰的望见山下炊烟四起,心中便满是温馨和甜蜜。

山里也有几处好玩又流传着优美传说的去处,常去的是翘头岩,在村子里仰望就能看到的,它与蜿蜒在山林间巨硕的岩石带连成了一条巨蟒,翘头岩便是蟒尾,就落在凤头尖上(其山如凤首),是一块倾斜的巨大三棱石锥,斜指东南天穹,下有两块大石垫着。据说翘头岩所指的地方的人们便能过着好日子,朴素的故事反映着人们朴素的愿望。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到得了这里的,除了山路狭小,还在于路途的陡险。从牛塘坪出发沿羊肠山道上行半个小时方可到凤头尖,钻到翘头岩下宽大的空间,可避烈日暴雨,胆子大的,可以努力爬上岩背,站立锥顶,向辽远的山谷呼吼,啸声可传出数十里。我们都以能伫立其上而感荣耀,吹牛也多了资本。

如今,已有二十多年没去牛塘坪了。村里早跟山下的城镇通了公路,壮年的人们大多去了外地,孩子们也不再打柴放牧,昔年劳作的山林柴木森然人迹不至,昔日喧闹的山路也少有人行,早湮没在萋萋草莽之中。

偶尔会回老家,总还是要仰头看看隐没在茂密山林之后的翘头岩,看看朝阳升腾处的笔架山,山那面的牛塘坪却只能停留在最后一次山行的记忆里了。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参考资料:http://www.wendu.blog.wzdsb.net/space.php?uid=16761186&do=blog&view=me&classid=2112&page=3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