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师父的丈夫怎么称呼?

师父不是师傅,是拜师学艺的老师。一般是男性,那么徒弟自然叫其师父。以前师父也称弟子(尤其是年龄差别大的)为“徒儿”。后来有些女性带了徒弟,她们的弟子也称其为师父。当男性师父有妻子时,徒弟要称对方为师母或师娘;那么对女性师父的配偶,徒弟应如何称呼?

总不能也叫师父吧?师公似乎是师祖父(师爷爷辈)的意思。
注意是第三人称式的称呼。即如果你有一个女师父,现在要跟别人称呼她的丈夫。比如她丈夫住院了,你应该说“我的[什么]住院了”?又如介绍的时候,你说“这是我的[什么]”?不能简单的替换[什么]为某师父的丈夫,要给出正式的说法。

如果你认为是“师丈”就不用回答了。不知还有什么叫法?

师丈,也可以叫师公。

指的是女性老师的丈夫,在现代女性老师的丈夫有两种称呼方式,作师公和作师丈。

在基本含义上,“师父”与“师傅”相同,区分时可认为“师傅”与“徒弟”、“师父”与“弟子”相对使用,后者含有“父”与“子”的感情色彩。在现代社会里,“师父”一词基本只见于武术、戏曲、手工艺等传统技艺领域。

扩展资料

拜师

通常,拜师者要有引荐人和担保人,师徒双方签词相应的契约后举行拜师仪式,由新从业者行拜师礼,再由师傅引领拜行业祖师并介绍给师兄等。各行各业的拜师礼仪程序大同小异,但也各具行业特点,甚至有入行拜师的行规。

中国拜师习俗的形成主要受儒家传授学术的规制影响,最早可追溯至孔子收徒的做法并由其演化而来。至现代,中国的中医药、传统艺术等行当仍采取拜师从业、传授技能的方式。

收徒和拜师是为了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使学者确有所成。师徒双方的责任和义务,大都由各行业的行规及特定的契约加以规范、限定。如一般不准各门师傅争带投师学艺者,亦不准学生在从师学习过程中另投他师,以免造成前师费力而后师享其成的情况。

有的行业规定,出徒一个才能再招一个,不得同时招收两徒。对学徒顶有许多规定。如典当业学徒名为“学生”,每日不仅要例行早挂当幌、晚摘当幌、倒便桶尿壶等杂务,还要学习典当行特定的《当字谱》和《当谱》,并不得随意外出和省亲,违规者要受相应惩罚。

这种学徒规约制度在封建社会受法律保护。日本等国的有些传统行当也存在类似的拜师学艺习俗。欧洲中世纪的城市手工业、商业行会组织的规约中,也往往对收学徒、拜师授徒以及师徒义务等规定出相应的制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拜师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师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4
称为师丈。在中国古代,从事教育的多为男性,所以称为为先生或恩师。老师的妻子便称为师母;随着社会发展到近代女性也成为教师行业的从业者,并且严格的师生辈分区分也由于年龄的差距的缩短渐渐模糊,于是按照同样的称呼原则演化而来便将老师的丈夫称为师丈。
第2个回答  2015-07-18
  【师父(傅)的丈夫】:一般都叫【师爹】。或者根据年龄称呼,而不必随着师傅(父)这个概念。如:伯伯、叔叔等。
  【延伸】:1949年以前,沿海都市流行先生、太太和小姐的社会称谓。此后,这些称谓被认为姓“资”而被唾弃,取而代之的是同志。改革开放后,革命淡出,发展优先,同志,这个具有政治色彩的称谓,在社会上不仅用得越来越少,而且还效法港台,被赋予了同性恋的含义。于是,师傅这个工厂制度的身份,便成为社会上对所有劳工阶层的称谓,相应地,老师也泛化为文教体卫等脑力工作者和专业人士的社会称谓。再加上复旧的先生、小姐、太太以及后来从西方传入国内的女士称谓,目前社会关系中的称谓真是五花八门。
  把师傅和老师这类职业身份用来作为社会称谓,不仅不伦不类,而且,还会遇到“无谓可称”的尴尬。男师傅(老师)的太太可以成为师母,但女师傅(老师)的丈夫总不能叫师爹吧?目前的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阶段,称谓混乱或许在所难免。
第3个回答  2007-05-28
师父的母亲--师奶
师父的父亲--师爷
师父的妻子--师娘
师父的丈夫--师爹
师父的师父--祖师(师公)
师父的妹妹--师姑
师父的弟弟--师叔
师父的哥哥--师伯
师傅的弟弟--师叔
师傅的兄弟--师叔
师傅的朋友--根据大小男女,师伯、师叔、师姑
第4个回答  2007-05-26
一般都叫师爹.
或者根据年龄称呼,而不必随着师傅这个概念
如,伯伯,叔叔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