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待西学问题上,洋务派和维新派有何异同?

如题所述

1、洋务派与维新派关于中西学论争的内容1.1洋务派与维新派在向西方学习中存在的差异1.2洋务派与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目的差异性。改革的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改革的性质,体现改革者的胆识和魄力,而改革的目标反映着改革者见识的高低。戊戌时期洋务派的改革较之洋务时期的确前进了一步,也有了较多顺应社会发展的成分。就整体讲,洋务官僚的改革没有明确的目标, 而是将改革手段当作目的本身。其改革带有明显的解决现实矛盾,缓和各种危机的特点。变法维新,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使极不平等的传统社会相对平等些。维新派变法纲领具体、目标明确。首先,改变积贫积弱局面, 实现国家富强。在维新派的变法思想和改革纲领中, “富国”、“强国”始终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在维新派心目中,国民参政制度的最佳方案就是议会制度。任何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只能顺应之,不能拒之。维新派不仅将议会和立宪作为孜孜以求的政治目标, 而且将这一政治目标同实现国家强盛紧紧联系在一起。1.3洋务派与维新派向西方学习的方法的差异性。洋务派在初期的口号是自强,后期洋务运动口号是求富。洋务运动后,随着西学东渐的深入以及近代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中国思想产生了一股资产阶级启蒙思潮,即早期改良主义思潮。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急剧加深,转变为要求变法为新年的政治运动,以百日维新为高潮。早期改良派对西方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中国社会的危机和意识和洋务运动的局限有较深的认识,他们提倡在政治、经济、文化全面改革。政治上,不满君主独断,要求军民一体,设立议院;经济上兴办民营企业,反对官僚垄断,发展民族工商业;文化上主张全面学习西学。这种做法,突破了民族文化本位的观念。随着改革科举制度、新式学堂的产生的发展,科举制度阻碍中国教育发展的弊端愈加显现。郑观应认为,中国传统教育不可能培养适应近代工商业发展的人才,中国传统教育是“只教学举业,不屑讲求富贾农工之学”,西方教育是“事有格致之学,工有制造之学,农有种植之学”。在此认识上,提出仿照西方学制设立小、中、大三级学制系统。倡导女子教育,兴办学校。1.4洋务派与维新派中西学观点的比较由于两派的所处时间和阶级才差异性,洋务派是刚被迫打开国门,并且又是统治阶级,而维新派处于中国近代化的中间阶段,是资产阶级,导致两派对于中西学关系认识有很大不同,并在19世纪末论争达到高潮。1.5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首先中学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这是两派持相同的观点。论争的焦点自然就是对西学认识的范围和中西学的关系。但在如何看待中学问题上, 维新派对中学持一种批评态度。由于并没有先入为主地把中学放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位置, 因而维新派能够较充分地认识到中学的不足。他们对中学的一些陈旧内容进行了大力抨击。洋务派所提倡的“西学”, 主要是指“西文”、“西艺”。维新派所倡导的“西学”不仅包括“西文”和“西艺”, 更重要的是学习“西政”, 即西方的政治制度。从两派对“西学”范围的认识来看, 维新派的思想要比洋务派全面、深刻。1.6对待中西学关系的不同洋务派具有一套系统的关于西学的观点, 其中最基本的一条就是应该学习西学中的长处。洋务派认为,西学里面有着中国传统文化所不具备的长处, 中国要想强大, 就应该学习这些长处。针对“中国应当以何种方式来学习它”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 的主张。他们认为, 应该以中学为主体, 以西学为辅助。在应该吸收西学中哪些内容的这一问题上, 维新派主张全面地学习西学的各个方面。他们认为不仅要学习西方的制造技术、天文、物理、化学以及开矿办厂, 还要吸收西方的社会学说、风俗习惯、政治制度等。康有为建议“多派游学以通西学, 改朔易服以易人心”。 梁启超认为, 只有“尽取西人之所学而学之”, 才是救治中国的唯一出路。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