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凤头钗》还是《钗头凤》?这个词牌是何义?

如题所述

是《钗头凤》

(1)本调原名《撷芳词》,取名于北宋政和间宫中之撷芳园。南宋陆游因无名氏词有“可怜孤似钗头凤”句,乃改现名。六十字,二十句,前后片各七仄韵,两叠韵,两部递换。(2)首起两句和第四、五、六、七句各自相对。末三字各为独立词句。后片与前片全同。(3)例词为陆游记自己爱情悲剧之作。据周密《齐东野语》、陈鹄《耆旧续闻》等书记载,陆游原娶舅父之女唐琬为妻,感很很好。但他母亲不喜欢唐氏,唐被迫分离,改嫁赵士程。后来他俩在绍兴禹迹寺的沈园偶然相遇。唐琬送酒肴致意。陆游非常感伤,就在园壁上题了这首词。唐琬看到后非常伤感,不久抑郁而死。词的开头三句从现场写起,正当满城春色,宫柳飘指之际,唐琬用红润的手,斟着黄封酒来款待我。以下四句,虚实并用,写夫妻被迫分离,几年来自己一直满腔哀愁。东风一词,暗指破坏他们美满婚烟的制度和人。末句连用三个“错”字,语气十分强烈,表示迫使他们离散,是大错特错,千错万错,错上加错。后片头三句从今昔对照说起,进一步诉说自己的痛苦。满眼春光,风景依旧,可是眼前的唐琬,面容却明显地消瘦了,只见她脸上的红泪(泪水沾湿了胭脂),把绢帕都湿透了。作者的心里是多么难受啊!景因情迁,这时在他眼前的一切都变了样:桃花零谢,庭院冷落,一片凄凉代替了原先的“满城春色”。纵有同过去一样的山盟海誓,也难用书信表达了。结尾的“莫”字,是罢了的意思。连用三个,表示无可奈何,语气也是异常强烈的。前后片各用三个独词句,节拍短促,朗读时更增加了词的忧伤气氛。这首词从字面看,是作者对被迫离婚的前妻唐琬的无限怀念,实际上也是对封建礼教的强烈控诉,它的社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关于这首词开头三句的意思,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和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的《唐宋词选》都认为是追忆过去的美满生活的。笔者细玩文义,却认为以讲作描写现场为更好。从字面看,作者对唐琬的殷勤招待深为感动,所以首先抓住“红酥手”和“黄縢酒”这两个特点来写,这是切合这次招待的实际情况的。如果是追忆过去,则过去的生活中内容很多,就未必光抓住这两个特点来写了。再从表现手法来看,如果先写现场,再由现场回忆过去,比单纯地写回忆,内容要饱满得多。也就是说,唐琬的招待,勾起了作者痛苦的回忆,使他更痛恨东风之恶,更想倾诉几年来的孤苦寂寞(第四至第七句),从而使结尾的三个独词句都具有一字千钧之力。确实使读者同样感到拆散这样的婚姻是千错万错的。如果把开头当作回忆,这种感情的深化就体现不出来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6-06
《钗头凤》
陆游
红酥手,黄藤酒,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欢情薄,

一怀愁绪,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闲池阁,

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琬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泪痕残,

欲笺心事,独语斜栏,

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尝似秋千索;

角声寒,夜阑珊,

怕人询问,咽泪装欢,

瞒、 瞒、瞒。
第2个回答  2007-06-06
钗头凤
第3个回答  2007-06-06
是《钗头凤》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