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请问太极拳和太极剑有什么健身价值?

1、平衡理论解释太极拳的健身价值

练拳时要求意念体会“虚领顶劲”“气沉丹田”,“虚领顶劲”意味着气向上领,而“气沉丹田”则意味着气向下沉,这两者明显的体现着“平衡”,练习者如果做到了这两点,则练习者的脊柱被拉长;

在此基础上进行旋转、折叠等运动,日久天长则脊柱四周的肌肉、韧带、肌腱等组织的功能得到加强,自然可以预防颈椎病和腰椎病。另外,太极拳的每个动作,无不体现着“平衡”,它要求上下呼应,虚实分明,左右兼顾,全面发展。

2、调节呼吸系统的功能

因为练太极拳时,经过户外冷空气和日光的照射及严寒的磨练,身体的免疫机能增强,对外部环境有较强的适应性,增强了新陈代谢的能力,体温调节的功能随之增强,因此感冒的发病率明显降低。

常练太极拳可以改善肺呼吸机能,使肋间肌等呼吸肌纤维变粗,肌肉强壮有力,肺廓活动度好,肋软骨骨化率低,肺活量变大,从而使肺更好地进行气体交换。太极拳强调丹田内转,实质是锻炼腹式呼吸与肺呼吸相结合。

腹式呼吸的生理意义是:横膈肌较大幅度的升降运动,对于胸腹腔的脏器,如肺、心、脾、肝、肾及胃、小肠、大肠等,都可起到良好的按摩作用,使这些腑脏循环旺盛,生机活跃。另外,腹式呼吸所形成的腹压升降,大大有利于血液的循环,这样就使躯体和内脏获得更充足的血液营养。

3、调节循环系统的功能

因此它可以松弛紧张的神经,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使内分泌失调与植物神经功能的失衡得到调整,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并使痉挛的小血管得以松弛,这样既加强了血液循环,又降低了外周阻力,从而使血压自然下降。

太极拳的运动量不大,肌肉进行有氧代谢,不存在氧债问题,也就不会加重心肌缺氧。久练太极拳,可以使心肌纤维强壮、有力,心跳次数减少,增大了心脏每博输出量,增加了心肌储备力。

一个人全身的毛细血管平时只有 20% 左右开放,而久练太极拳,能促使毛细血管开放,并反射性地引起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增加。练太极拳还能通过骨骼肌的收缩、舒张使静脉血流加速,并通过膈肌的活动对腹压的改变,使血液尽快经下腔流尽心脏,同时可以减少肝、胃、肠的淤血水肿。

4、调节运动系统的功能

练习太极拳对骨骼肌肉的作用,就在于太极拳是一种内外结合,一动无不动的运动,要求动作连贯、圆滑协调。因此,对全身各部分肌肉、关节都能得到锻炼。太极拳属于有氧代谢运动,它的运动量通过架势的高低可以调整,能满足各种人群所需的运动量。

通过练习太极拳大腿肌肉增厚,肌肉群的伸展收缩本身起了一种对心脏血液收放泵力作用的辅助功能,就像在下肢增加了好多个小泵。因此,练太极拳对运动系统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打太极拳要求身法中正,从百会穴到会阴穴,整个脊柱要尽量正直,并强调用意,使它对拉拔长。脊

柱以及两侧,是中医讲的督脉、阳经,是西医讲的中枢神经系统,都通过脊柱的两侧伸展到全身的各个部位,现在很多人患腰椎间盘突出、颈椎、腰椎骨质增生,都是平时立不正、坐不直,弯腰弓背造成的,而经常练太极拳的人,一般腰椎都很有力量,脊柱一般不出问题。

因为经常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会阴穴到百会穴,整个脊柱对拉拔长,对整个运动系统就会有良好的调节作用。

5、太极拳既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又能促进心理健康。太极拳强调松静自然,以意识引导动作,要求“意到身随”,“内外相合”,“身心皆修”,使人进入无忧无虑、无我无他的怡闲境界。使人消除心理疲劳,情绪开朗,乐观向上。

练习太极拳要求立身中正,形神一致,动作均匀缓慢,似行云流水,连绵不断,动中求静,静中有动,虚实结合,刚柔相济,处处充满哲理。

故常练之可使急躁、易怒、焦虑、多疑小气的人改变成稳健、豁达、沉静、随和、乐观的人。因而太极拳不仅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拳术,而且还具有一种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的太极精神,它既能提高人的修养,又能健全人格,陶冶情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5

太极拳的健身价值主要有:

1、锻炼全身,焕发全身机能

太极拳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在运动的过程中能够将身体的各大器官,各个细胞充分锻炼,能够充分地提高锻炼者的身体活力。特别是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太极拳能够使一些器官的技能有所恢复,延缓其衰老的时间。

2、平静内心,调理气息,改善睡眠

太极拳是一项慢性的运动,并非剧烈的运动,在锻炼的过程中会让锻炼者养成习惯,凡事不要急着自己,学会平静对待。呼吸纳气自在,所以对于一些对当前环境焦虑的患者也有改善睡眠的作用。

3、增强心肺、强健血管、强化筋骨

长练太极拳的朋友能感受到自己的心肺功能比以前强了,这是因为心肺功能是全身的命脉,活络后供血能力就提高了。

同时还预防了血栓的形成,整个身体气血贯通,对于血管的功能是一种强化。太极拳招式多样,刚柔结合,能有效锻炼肌肉韧带,以及全身的各个关节,长练太极拳的人皮肤紧致,毫无松懈之感。

4、有效的缓解“三高”

虽说现在的医疗手段层出不穷,医学技术一日千里,但是对于“三高”,想要根除却是非常之难。医疗技术是一方面,我们无法控制。

但自身机抵抗能力的提高我们却有能力去控制。太极拳作为一种养生类运动,非常适合在这方面大展身手。有研究表明,每天30-45分钟的太极拳运动对于三高的缓解很有帮助 。

5、愉悦精神

太极拳能够使人气血畅通,舒筋健骨,俗话说:“无病一身轻”,身体好,心情舒畅,自然是百病不清,所以太极拳还有另外一个名字:快乐拳。

有空多打打太极拳,能保健身体,愉快的生活。但是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在早晨练太极拳时不能太早,特别是冬季,应该在吃了早餐后半小时才能练太极拳,能避免空腹练太极拳带来的不适反应。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6-09
太极拳的基本涵义 太极拳是我国武术宝库中的一个拳种。它结合“拳术”(手法、眼法、身法、步法的协调动作)、“吐纳术”(吐故纳新的腹式深呼吸运动)、“导引术”(俯仰屈伸的肢体运动)三者成拳,实为“练脑、练气、练身”的健身之法。 练脑、练气、练身(即意识、呼吸、动作)三者密切结合,始而意行,继而内动,再之外动,全身内外动则协调发展,构成了太极拳健身方法上的整体性和内外统一性,从而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太极拳在我国源远流长,并在长期实践过程中加以创新,派生出了多种流派,如有杨式、陈式、吴式、武式、孙式等;新中国成立后,新编了简化太极拳、八十八式太极拳、四十八式太极拳等。各种太极拳的基本风格和技术结构大同小异,练习时均要求心静意专,呼吸自然,中正安静,柔和缓慢,圆活完整,协调连贯,轻灵沉着,虚实分明。 太极拳不仅是群众推崇的健身法宝,而且成为我国医疗体育的一个重要形式,深受中外医学界和体育界的重视。 太极剑的基本涵义 太极剑,剑术套路之一,太极剑术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武术项目之一,历史悠久,有十几家流派。太极剑具有太极拳的运动特点和健身价值。其动作包括抽、带、撩、刺、击、挂、点、劈、截、托、扫、拦、抹等主要剑法和各种身法,步法。可单人练习,也可集体练习。 太极剑是太极门中的短兵器,属内家剑法。其剑法特点是剑走轻灵,尚巧妙,以静御动,后发先至,以柔克刚,避实击虚。太极剑套路结构正是以此为原则,剑法细腻,结构严谨,演练起来轻柔和缓,舒展优美,攻防结合,因而成为深受群众欢迎的运动项目之一。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6-11-06
如果经常的操练太极拳,坚持运动,可以增加呼吸能量,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 从中医学来看,它能调和阴阳,疏导气血,通畅经络,充实内脏,从而使“阴平阳秘”,“精神内守”,“正气存内”,加强身心的抗体,提高自身的免疫能力,起到却病延年,养生长寿。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7-06-07
强身健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