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会昌历史上出过那些名人???

   会昌历史上有名人吗???  有的话有那些啊??? (具体人名)

陶渊明
  陶渊明(365—427),字元亮,别号五柳先生,晚年更名潜,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

陶渊明出身于破落仕宦家庭。曾祖父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军功显著,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

卢肇

卢肇在唐武宗李炎会昌三年(公元843年)状元及第,且是江西第一个状元。他是宜春县文标乡人,他老家的具体所在地在今分宜的杨桥乡观光村(分宜在宁朝时才划原宜春县的文标等八乡立县)。现该村有状元桥,在暮云(木叶)坳还有卢肇的墓。肇生于唐元和十三年(公元818)年二月初三日。卢肇政事之余,勤于笔耕,一生著述很多,有《文标集》、《届堂龟鉴》、《卢子史录》、《逸史》、《愈风集》、《大统赋注》等等一百几十卷。卢的诗文,才智,特别是他的德行,《唐摭言》、《云溪友议》,著术中比较著名的是《汉堤诗》、《海潮赋》、《天河赋》。

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出生在一个小官吏家庭。父益,字损之,曾为临江军判官,一生在南北各地做了几任州县官。安石少好读书,记忆力特强,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庆历二年(1042)登杨镇榜进士第四名,先后任淮南判官、鄞县知县、舒州通判、常州知州、提点江东刑狱等地方官吏。治平四年(1067)神宗初即位,诏安石知江宁府,旋召为翰林学士。熙宁二年(1069)提为参知政事,从熙宁三年起,两度任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推行新法。熙宁九年罢相后,隐居,病死于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钟山,谥文。

黄庭坚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黔安居士,八桂老人。北宋诗人,书法家。修水县人。其父黄庶(字亚父)庆历二年(1042)进士,仕不得志,遂刻意于文词,作诗学杜甫,有《伐檀集》传世。舅父李常(字公择)也是一位诗人兼藏书家。使黄庭坚从小生长在文学空气浓厚的书香家庭。

欧阳修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又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永丰县沙溪人)。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四岁丧父,家贫,他的母亲以荻画地,教他写字。多诵古人篇章,为诗文,“下笔出人意表”。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任西京留守推官。景佑元年(1034)任镇南军节度掌书记、馆言事,得罪宰相被贬,欧阳修写信斥责司谏高若讷不主持正义,被降知夷陵县。康定元年(1040)复任馆阁校勘,编修崇文总目。庆历三年(1043)任右正言、知制诰。五年,杜衍、范促淹、韩琦、富弼等名臣相继被排挤出朝,欧阳修上疏为他们分辩,因被贬知滁州,后又改知扬州、颍州。皇佑元年(1049)回朝,先后任翰林学士、史馆修撰等职,和宋祁等一同编修《新唐书》,又自修《五代史记》(即《新五代史》)。晚年官至枢密副使、参知政事太子少师。神宗熙宁五年(1072)卒于家,谥文忠。

曾巩
曾巩(1019-1083),字子固。南丰人。北宋散文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幼年聪慧,十二岁作《六论》,一挥而就,言简意赅,气势雄浑,得到欧阳修的赞赏,从此名闻四方。青年时,多次外游,和王安石友善,常有诗文往来,并将安石推荐给欧阳修。嘉佑二年(1057)中进士后,调任太平州司法参军。翌年,召回京师,编校史馆书籍,迁馆阁校勘、集贤校理。熙宁二年(1079)先后在齐、襄、洪、福、明、毫等州任知州,守正不阿,颇有政声。元丰三年,徙知沧州,过京师,神宗召见时,他提出节约为理财之要,颇得神宗赏识,留三班院供事。元丰四年,神宗以其精于史学,委任史馆修撰,编纂五朝史纲,未成。元丰五年,拜中书舍人。次年卒于江宁府。理宗时追谥文定。著有《元丰类稿》五十卷、《续元丰类稿》四十卷、《隆平集》三十卷。

朱熹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号晦庵,别号紫阳,南宋江西婺源人。父朱松,进士出身,对二程理学窥研弥深,因不附和议,得罪秦桧,失官居家,以教书为业,恪守孔孟之道。其父对朱熹要求严格,不仅以儒家经书对他进行严格教导,而且对他讲授“古今成败兴亡大致”,教育他关心民族社稷安危和社会现实问题,树立抗金必胜思想和信念。朱熹严守父训,刻苦读书,青少年时代,精心研读儒家主要著作,广泛涉猎各家学说和各种格致之学,学业猛进,十九岁登进士第,赐同进士出身,授泉州同安县主簿。曾任南康军两年零一个月。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天祥,后改字宋瑞,又字履善,号文山。庐陵(今吉安县)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

   天祥幼时,就学于欧阳守道。宝佑四年(1256)年二十举进士,对策集英殿。天祥以法天不息为对,帝亲拔为第一。考官王应麟奏曰:“是卷古谊若龟鉴,忠肝如铁石,臣敢为得人贺。”

严嵩
严嵩懂得“关系学”,笼络世宗亲信。两面三刀,委罪于人。能伸能屈,使用苦肉计。从嘉靖二十三年到三十五年的十多年时间内,严嵩先后在宜春、分宜两县捐金修建了四座石拱桥:宜春秀江上的广泽桥,下浦的广润桥(上浦、下浦各一座的总称),分宜清源河上的万年桥,共花三四万两银子。同时还出资修茸了分宜县学等等。这些钱,虽刮自人民的血汗,建桥又有狭隘的乡土观念和光宗耀祖的思想,桥成又尽管有媚上之嫌,但也是为人民做了点好事

解缙
解缙(1369-1415),字大绅,一字缙绅。吉水县人。明初学者、文学家。

   解缙生而秀异,颖敏绝伦,其母画地为字,于襁褓中教之,一见不忘,六七岁就能即席吟诗作对,一时传为神童。因此,关于他幼年的传说故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家喻户晓,以迄于今。

况钟
况钟(1383-1443),字伯律。靖安(今靖安县)人。明代官吏、诗人。

   早年曾在尚书吕震属下为小吏,因有奇才,为吕震所重视,并推荐为仪制司主事。明成祖朱棣永乐年间,因荐为礼部郎中。宣德五年(1430)升任苏州知府。当时苏州豪强污吏相互勾结利用,百姓赋税繁重,是全国有名的难治之府。况钟上任后,许多问题者等待他去处理。开初,不少属下和群吏都站在他四周,看他如何理事。他假装不懂,左顾右问,只按群吏的欲望办事,群吏们都很高兴,私下以为这位新任太守是很容易欺侮的。几天后,他召集群吏宣布:前几天某件事是应该做的,是某某不让我做;某件事是不应该做的,是某某强行我做的!你们有些人长期以来玩弄这种手段,罪当死!于是将罪大恶极的数人处以死刑,并训斥那些贪虐庸懦的官吏。因此大震全府,上下都奉法职守。

宋应星
宋应星(1587-1661?),字长庚。奉新人。明代著名科学家、诗人。

   万历四十三年(1615)举人。崇祯七年(1634)任江西分宜教谕,举世瞩目的科技名著《天工开物》写成于任职期内。崇祯十一年(1638)任汀州(今福建长汀)府推官,十四年(1641)任毫州(今安徽毫县)知州。崇祯十七年(1644)明亡,弃官归家。后又在南明任过职。清顺治年间仍在世,约于顺治与康熙之交去世。
参考资料:互联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1
会昌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队于2008年7月9日普查中发现宋朝本地名人枢密进士“唐稷”之墓。

唐稷(1088-1163年),字尧弼,号砚冈,会昌西江人,自称“砚冈居士”。北宋政和二年中进士,历授宜黄县丞、上犹县蔚、湖北监利县令、广东潮州府司士参军、龙南县丞。南宋绍兴十年(1140)任太学教授,绍兴十五年升枢密院编修。后改任湖北江陵路安抚使、江南西路安抚使。晚年迁左朝举郎、左朝散郎。唐稷为官,关心黎民疾苦,不畏权贵,政绩显著。他与爱国名臣胡铨交往甚密,北宋末年,亲临宋都临安(杭州)向朝廷献14策,上万言书,针贬时弊,力主抗金。金兵入江西,进逼万安时,赣州民心慌乱,土豪陈新纠集人马趁火打劫,唐稷赴事发地梅林劝说停止作乱,陈新不听,反扰赣州南门,唐稷率兵民击败陈新,并因此调升吉州军判官,但未赴任,后任龙南县丞,其母逝后辞官归里。

唐稷一生博览群书,尤其精通《易经》,写有诗、赋、记、铭、颂等各种文体的文章,撰有《砚冈集》共52卷。隆兴元年(1163年)唐稷去世,葬于于都砚冈,明代唐稷墓中期移葬会昌山五虎石脑。胡铨作墓志铭。会昌山五虎石脑唐稷墓于清顺治15年3月重新修整。2004年3月,其后人又进行了重修,并由县政府在唐稷墓后方修建了唐稷亭,以志纪念。会昌山唐稷墓位于北纬25°36′23.1″,东经115°46′38.4″,墓地建筑和分布面积45平方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