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高质量社群?

如题所述

一,什么是社群

社群(community),一般是指在某些边界线、地区或领域内发生作用的一切社会关系。互联网环境下的社群,本质上是一群志同道合者或兴趣志向、价值观趋同的人群聚集并通过参与互动找到归属感。

社群的核心关键词是参与、互动、统一的兴趣点、归属感、亲密、开放、信任。

社群,社交,社区三者的区别社区与社群本质上都是互联网时代产生的一种组织形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参与成员的精细化程度不同。社区成员涵盖的人群比较宽泛,主要是由各个成员聚集在一起形成相互关联的大集体,紧密度比较低。社群成员涵盖的人群范围较小,紧密度更高,各个成员会有一个相对统一的目标。社交则是人与人之间互动交流的方式的统称。

二,社群的作用与价值

社群可以是服务的通路,及时有效地发布官方的产品和服务信息;社群也可以是一对多的服务营销方式,有效提升用户黏性、提升复购、强化沟通、调动群成员活跃度;社群也是最快的推广方式,将企业的促销、产品、服务快速传递给最精准的客户群体。

三,社群的组织特点和分类

(一)社群的特点

1,去中心化:可以实现企业与客户的互联、客户间的互动,传递信息更加快速、统一。

2,建立强关系:实现更加开放的互动,不仅可以提高互动频次,还易于建立信任感,进而提高客户黏性。

3,建立客户互助服务模式:更易于客户对产品及服务的认知,客户客观的感受与评价是最好的口碑营销。

4,低成本传播推广:引流拉新并带动销售。

(二)社群的类型

1.按组织人划分:个人组织社群和企业建立社群。

(1)个人社群,由客户发起的社群,建立迅速、互动性强,但内容和导向容易偏离建群初衷,需重点关注。

(2)企业建群,由企业建群,拉动“粉丝”加入并进行互动。

2,按群功能划分:服务型社群、学习交流型社群、营销导向型社群和资讯分享群

(1)服务型社群,以服务“粉丝”为主要目的。

(2)学习交流型社群,以“粉丝”之间交流分享、围绕共同兴趣互动为目的。

(3)营销导向型社群,以成交转化和商品推广为目的,用于推广品牌、销售产品或发布二手闲置转让信息等。

(4)资讯分享群,这种社群不以成交为目的,通常用于分享社区信息,发布二手置换、失物找回等信息。

四,构建社群组织

(一)社群组织的成员

1.群主:群主是一个社群的核心人物、团队的领导者,关乎社群的定位、方向、活跃度、健康度和生命周期。

2.管理员:群管理员是社群的运营者、观察者和操作者,辅助群主进行社群管理、群成员身份验证及信息通知等

3.社群策划:社群策划负责社群内互动、知识分享,以及电商类平台的促销活动等。社群策划这个角色是不可或缺的。无论是私人运营的社群,还是企业专人运营的社群,都必须使社群策划高质量执行且不断优化。

4,社群客服:要设置专业度较高、沟通技巧较高、对会员了解程度较高的社群客服。

5.分享者:能制造话题的人,有号召力,能够在社群中引导话题,带动氛围,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

6.“粉丝”:对内容或产品有需求、认可群主或社群的理念。“粉丝”并非越多越好,不同性质的社群,对“粉丝”数量的要求也不同。

社群成员的角色分配与作用(二)建立社群

1.定同好:即明确社群的定位。我们究竟要创建什么样的社群,为社群成员提供怎样的服务和价值,基于哪方面的考虑想要建立社群,包括行业背景、公司所处的阶段和现状等,通过社群的建立达成具体哪方面的目的,这是建群前必须明确的。

2.筛种子:第一批社群用户必须是企业的种子用户,这些人在群运营工作中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决定社群运营的成败。后期,社群可通过这些种子用户进行裂变,找到更多有价值的客户。因此,种子用户的选择至关重要。

3.联感情:社群最重要的作用是实现成员之间的社交,要用情感维系客情关系。所以,比业务和产品推广、知识分享更加重要的是社群内成员的社交,大家彼此要了解、认同,形成社交圈子。

4.励发贴:价值输出是留住用户的最重要手段,不论是为他们提供专业的知识补充,还是定期进行群内有奖互动,创建活动规则、给予荣誉激励等都要持续且有价值。当然,所有价值输出的前导性思想一定是基于社群目的所衍生的,最终必然要为实现最终的社群目的做贡献。

5.做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的社群活动,可以不断壮大社群,提升社群黏性。社群建立初期,需要强化社群成员对品牌的忠诚度和对品牌文化的认知,在社群活动设计过程中要结合频次、内容进行添加。

6.推内容:内容是社群的灵魂,也是将社群成员聚集在一起的关键因素。有价值的、符合社群成员需求和价值观的且持续输出的内容,方可让社群维持活力。

7.树规则:群规可以根据环境、任务、要求的变化进行调整。一般来说,群规的第一层是保护大家的隐私;第二层是明确理念和运营模式;更深层次的通常是价值观。

8.养习惯:每日、每周、每月定期发送社群内容、社群活动信息,以及要求群成员完成固定的任务和目标。当群成员形成习惯以后,将对社群产生更多的依赖感。

建立社群八大环节五,社群建设的关键要素

社群构成的5个关键要素分别是同好(interest)、结构(structure)、输出(output)、运营(operate)和复制(copy),英文简称为ISOOC。

1.同好:是指对某种事物的共同认可或行为,即我们为了什么聚到一起。

2.结构:

(1)组成成员:发现那些有“同好”的人聚集在一起,形成金字塔结构或者环形结构.

(2)交流平台:要有一个聚集地作为日常交流的大本营,目前常见的平台有QQ、微信等。

(3)加入原则:设置一定的筛选机制,一来保证社群质量,二来让加入者因加入不易而格外珍惜社群。

(4)管理规范:社群应该设立管理员,并不断地完善群规。

3.输出:优秀的社群一定要能给群员提供稳定的价值,如坚持定期分享有价值的信息等。输出的同时要衡量输出成果,好的社群里所有成员都会输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高质量内容,能够释放出更强大的能量。

4.运营:

(1)仪式感。需群主同意才能进群,入群要遵守群规,不当行为要接受奖惩等,以此保证社群规范。

(2)参与感。通过有组织的讨论、分享等,保证社群成员在群内有话说、有事做,并且能有所收获。

(3)组织感。通过对某主题事物的分工、协作、执行等,保证社群的战斗力。

(4)归属感。通过线上线下的互助、活动等,保证社群的凝聚力。

5.复制:由于社群的核心是情感归宿和价值认同,那么社群过大,情感分裂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在“复制”这方面,需要考虑是不是真的有必要通过复制而扩大社群规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