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正史有哪些名将?前十名竟然没有吕布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的名将,肯定很多人一说都能说出一大堆来,但是很多人都是受到了《三国演义》的影响,将小说当中的那些名将,也当做了是历史上的名将。但是小说是非常具有作者的个人情感的,与历史完全不一样,那么如果在历史的角度上来看,到底有哪些名将?原本《三国演义》当中排名第一的吕布,其实连正史当中的前十都进不了。
既然是排名将,那就从战功、勇猛、同时期人的评价三个方面来排,个人认为正史中的三国名将排名应该是这样的:
第一名:关羽
第二名:孙坚
第三名:张辽
第四名:张飞
第五名:孙策
第六名:马超
第七名:文鸯
第八名:吕蒙
第九名:于禁
第十名:张郃
下面详细来说一说为什么这样排名?
第一名:关羽
无论是从战功、个人勇猛或者来自同时期敌方的评价来看,关羽都是当之无愧的三国第一名将。
战功方面,关羽千军万马中斩敌方主帅颜良,在整个三国时期都是极其少见,别拿黄忠斩夏侯渊说事,那是混战,两军对战黄忠以优势兵力吃掉夏侯渊,而关羽就是凭借个人勇武独自斩杀颜良,别跟我说什么偷袭?千军万马,几万双眼睛,又是主帅,你去偷袭一个看看。
战功方面关羽还有南郡之战绝北道,再就是襄樊之战,轻松击败曹仁,擒拿于禁,斩钉庞德,史书中对于关羽的襄樊之战给了四个字:威震华夏,很多人不明白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
简单的说,就是因为关羽的襄樊之战,搅得曹魏整个中原地区,从宛城到许昌到洛阳这一带,对曹魏不满意的势力全部都打着关羽旗号来反叛,因为一个武将的一场战争,几欲逼得曹操迁都,恐怕这在三国时期仅此一次。曹操怕过谁,只怕过关羽。
再就是来自敌方的评价,关羽被称为万人敌、熊虎之将,比如说曹魏阵营的程昱、郭嘉两人都评论过关羽:关羽、张飞皆万人之敌也!
刘晔评论关羽: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
周瑜评价关羽:关羽、张飞熊虎之将。
来自敌人的评价最真实吧,要是关羽没点本事,敌人会这么评价吗?而且关羽是三国所有武将中,评价最高的人,所以关羽是三国时期当之无愧的第一名。
关羽在败走麦城后,被东吴军队抓住所杀。
第二名:孙坚
孙坚是三国早期被忽略的猛将之一,可以这么说,没有孙坚就不会有三国之一的东吴存在,孙坚是东吴的开创者,而且完全是靠武力和勇猛打下来的江山。
孙坚17岁时就敢独斗强盗,随朱儁参加过平定黄巾军起义,作战勇猛,身先士卒,凭借战功升任长沙太守,然后四处平定叛乱,孙坚最有名的还有与董卓军队的交战。
孙坚只在首战败给了董卓手下大将徐荣,接着孙坚击败吕布与胡轸,斩杀华雄,接着进攻洛阳击败亲自领军的董卓,并再次打败断后的吕布,都说吕布勇猛,但是吕布被孙坚打败了两次。
孙坚是当时唯一击败过董卓的将领,所有的关东联军,包括曹操、朱儁等人都被董卓打得大败,唯有孙坚取得胜利,要知道孙坚手中可是杂牌军,而董卓手中都是赫赫有名的西凉铁骑,以杂牌军击败董卓西凉军,就连名将朱儁也做不到,可想而知,孙坚有多历害。
孙坚是在攻打刘表时,被刘表部下黄祖暗箭所杀。
陈寿评价孙坚:勇挚刚毅,有忠壮之烈。
董卓评价孙坚:颇能用人,当语诸将,使知忌之。
第三名:张辽
张辽最早是丁原部下,后来是董卓部下,再后来跟着吕布转投王允,吕布败亡后投靠曹操,成为曹营之中外姓将领中排名第一的武将。
张辽的战功太多了,比较有名的有白狼山之战斩乌桓单于蹋顿,曹操远征乌桓,在白狼山与乌桓主力遭遇,张辽为先锋,勇猛善战,并在此战中临阵斩杀了以骁武著称的乌桓单于蹋顿。
张辽的战功还有勇闯天柱山,斩陈兰、梅成,濡须口之战,攻破孙权江西大营,擒获都督公孙阳。
然而孙权一生中最出名的一战就是合肥之战,在孙权十万大军未完全聚拢之时,张辽仅率800勇士,袭击孙权大营,仅张辽一人就斩杀数十名吴军,斩杀两员大将,斩杀东吴猛将孙权禁卫军统领陈武,三进三出,一战把孙权打蒙了。
在之后的战争中,以七千守军抵抗孙权十万大军不败,孙权不能取胜撤退后,张辽出击,差一点就活捉了孙权,此战成为孙权一生的恶梦,有张辽在,孙权终生不敢再攻合肥。
张辽是病死的,善终。
孙权评价张辽:张辽虽病,不可当也,慎之!
陈寿评价张辽: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
第四名:张飞
张飞很多时候是与关羽并列为万人敌和熊虎之将的,仅次于关羽。
张飞的战功首先是当阳长坂一战,张飞据水断桥,以一人之力率二十余骑兵阻挡曹军数千追兵不敢追击,这可不是小说,是真实存在的记录在史书中。
进军益州时,张飞攻破江州,击败严颜,后在巴西郡宕渠击败名将张郃,将张郃万余人的军队打得全军覆没。
张飞的评价与关羽类同,史书上对张飞的记录明显有缺失,但是从敌方的评价来看,张飞实属名将,而且并不是武夫那种,而是有勇有谋的名将。
张飞是被其手下将领范疆、张达趁其不备所杀。
第五名:孙策
孙策是江东孙氏的第二代开创者,在父亲孙坚战死后,成为江东集团的领头人和开创者,在虚岁20岁的年龄,就敢带着数百人去找袁术要其父生前的军队,然后开始渡江创业。
在不到六年的时间里,孙策以一已之力带着一帮父亲生前留下的文臣武将和自已招募到的一批人开始打天下,赶走刘繇,活捉王朗,招募太史慈,攻打黄祖,打下江东六郡之地,全靠着自已的能力打出来的,真是不容易啊!
孙策是被许贡的三个门客所杀。
刘晔评价孙策:孙策多谋而善用兵。
曹操评价孙策:猘儿( 亦喻年少勇猛的人),谓难与争锋。
许贡评价孙策:孙策骁雄,与项籍(项羽)相似。
第六名:马超
马超是马腾的儿子,东汉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人,出身将门世家,自小骁勇善战,年轻时就与西凉名将阎行打成平手,马超在潼关之战,打得曹操差一点就送了命,成为曹操的大忌,在冀城之战,马超一人独斗杨阜与宗祖昆弟七人,除杨阜身受重伤没死外,其他人全部被马超杀死。
马超在战败后先投靠了张鲁,后投靠了刘备,之后便没有太大的作为,马超是病死的,善终。
荀彧评价马超:关中将帅以十数,莫能相一,唯韩遂、马超最强。
杨阜评价马超:超有信(韩信)、布(英布)之勇,甚得羌、胡心,西州畏之。
第七名:文鸯
文鸯是文钦儿子,曹操的老乡,与曹魏一族同乡,因其父亲起兵讨伐司马师,而随军出征,文鸯18岁时就勇冠三军,在与司马师的战斗中,文鸯只率领十几个骑兵就杀向司马师的数千骑兵,七进七出,骁勇异常,数千骑兵不敢不前打十几个人,眼看着文鸯等人从容离去。
而正是文鸯的这一战,将司马师受到惊吓,在回师的路上,就去世了。文鸯后来因为与诸葛诞的内乱而投降司马昭,曹魏灭亡后,还做了晋臣,曾参与鲜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大破秃发树机能,招降胡人部落二十万人归降,名闻天下。
文鸯在八王之乱中,被诬告谋反而被杀。
第八名:吕蒙
吕蒙是东吴猛将,最早随邓当参军,从军中小卒一步一步成长为东吴镇守一方的大将,吕蒙真不是当日吴下阿蒙,进步非常快。
吕蒙所有的升迁都是来自战功,正因为其作战勇猛,得到了孙权的重用,吕蒙参与了孙权所有重要的对外战争,如攻杀黄祖,斩杀陈就,在赤壁之战及南郡之战中立功,湘水对峙期间,奇袭荆州三郡,濡须会战及合肥之战时,吕蒙拼命挡住张辽,为孙权撤退赢得时间。
吕蒙在鲁肃去世后,继任东吴都督,白衣渡江,奇袭荆州,但是不久吕蒙就病死了。
第九名:于禁
于禁是曹魏五子良将中官职最高,最受曹操信任的大将,于禁最早是鲍信的部将,鲍信战死后,于禁跟随曹操,立下不少功劳。
于禁是曹操手下外姓将领中最早单独领兵的大将,曹操外出征战,大多是于禁另领一支军队参战,于禁的战功是一点一点打出来的,单独领兵攻破吕布的城池,打败高雅,包围张超,斩杀黄邵等等。
在宛城之战,因张绣叛乱,引发曹操大败,手下青州军纵乱抢劫,被于禁制止,平定昌豨叛乱并斩杀,天柱山协助张辽斩陈兰、梅成立功,夺纪灵的兵权而树产威望,于禁成为曹魏军中唯一有假节钺权利的将领。
可惜于禁在襄樊之战中败于关羽,但并不能抹去于禁的功绩,于禁后来被送回魏国,羞愧而死。
第十名:张郃
张郃最早是韩馥的部将,袁绍取得冀州后跟随袁绍,后来在官渡大战中投降曹操,成为曹营五子良将之一,是活得最长的五子良将。
张郃之前的战功都是从征之功,与其它将领一起立功,张郃在巴西郡被张飞打得全军大败,在汉中之战时,因主帅夏侯渊战死,张郃挑起重任,担任临时主帅,张郃是刘备最为顾忌的人之一。
张郃一生最辉煌的一战是在街亭之战,张郃在街亭大破马谡,击溃蜀军,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无功而返,张郃在第四次北伐时被诸葛亮所射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