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结婚仪式和宗教的关系经典论文

如题所述

这是篇范文,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要:日本的结婚仪式有神前结婚式、基督教结婚式、佛前结婚式和人前结婚式等等。其中,基督教结婚式最受现代日本人的欢迎。基督教结婚式和神前结婚式、佛前结婚式从字面上看都跟宗教有着腔握紧密的关系。但实际却并非如此。本文试从这三种结婚仪式的举行方式、形成原族圆穗因等方面入手,分析这三种结婚仪式与其对应的宗教之间的关系。 中国论文网 /9/view-11836603.htm关键词:神前结婚式 佛前结婚式 基督教结婚式 宗教中图分类号:G13/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2-0186-02现在在中国。提起结婚一般都只剩下婚宴可值得留恋,结婚仪式已经渐渐消失了。而在日本,结婚仪式却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其中,有这么三种结婚仪式――“神前结婚式”“基督教结婚式”“佛前结婚式”――是现在日本人选择较多的。特别是基督教结婚式是最受日本人欢迎,选择度最高的结婚仪式。众所周知,在日本,基督教的信众并不多,教徒只有人口总数的不到1%。但为何会出现基督教结婚式盛行的状况呢?此外,神前结婚式和佛前结婚式真如字面所示和神道教和佛教有着密切联系吗?我们一起来探探究竟。1 日本结婚仪式的历史变迁1.1 日本古代的结婚仪式曾有西方人评价日本为“没有结婚仪式的国家”。从日本古代的历史来看。的确可以这么说。日本结婚仪式的起源应追溯到日本最古老的历史神话传记――《古事记》和《日本书纪》。据这两部书记载,神话人物伊邪那岐命和伊邪那美命两人立天之柱后绕柱一圈结为夫妻。这么简单的形式在当时被视为结婚的仪式。对于形式主义的西方人来说的确没有办法将其看成是结婚仪式。到了平安时代,贵族中有这样一种仪式――“男女结合订下誓约后,男性必须连续三日到女性邸宅。一般要在夜晚时分去到第二天天未亮时回来。回家后要写信赠答。到第三天男女双方吃糕饼以示祝贺。然后,由女方家宴请亲友。这段婚姻即被承认。”是当时“招婿婚”和“访妻婚”盛行的产物。进入武士时代之后,结婚仪式上随着结婚形态的变化有了一定的发展。原来的“访妻婚”“招婿婚”在武士阶级渐渐被“娶妻婚”所取代(当然,平民阶级中仍保留“招婿婚”者居多)。所以,在男方家开始举行一些比较盛大的仪式。又由于武士阶级讲求等级。在仪式上也开始有了很多限定。到了江户时期,“娶妻婚”已逐渐被大众接受,“自宅结婚式”开始流行起来。1.2 明治时期明治初期,“自宅结婚式”仍较为流行。到了明治30年代开始,开始崭露头角的“神前结婚式”因被当时的皇太子嘉仁(后来的大正天皇)和九条节子(后贞明皇后)的结婚仪式所采用而流传开来。到了二战前后成为日本结婚仪式的主流。1.3 现代日本的结婚仪式20世纪80年代,日本一代红星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的基督教式婚礼,以及英国戴安娜王妃和查理王子的婚礼被媒体曝光之后,基督教婚礼就成了众人神往的形式。再加上当时基督教教徒的多方努力,一些基督教教堂开始向非教徒的新婚夫妇开放。加上当时经济高速发展的推动,很多饭店开始设教堂式婚礼场地,为新婚夫妇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至今,基督教结婚式仍是日本人的首选。当然,现在除了基督教结婚仪式外,还有很多结婚仪式可供自由选择。而且因为泡沫经济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持续低迷,很多年轻人开始倾向于不举行结婚仪式。这也成了现代日本值得讨论的一个话题。2 神前结婚仪式和日本神道的关系2.1 神前结婚仪式神前结婚仪兆卜式,原来是在神社或氏神面前举行的。现在多在宾馆或专门的婚礼会场设神殿举行。仪式一般需要30分钟左右。首先在“巫女③”的引领下按新婚夫妇、媒人、新郎父母、新娘父母、双方亲属的顺序入场,最后“斋主”才人场。神职人员宣布仪式开始后,“斋主”合掌向神礼拜。之后用币帛在众人头上轻轻掠过以示洗礼、清除污秽。斋主开始念祈祷文。待斋主念完祈祷文后新婚夫妇开始行“三三九度”之礼⑤。礼毕新郎致辞。之后,新婚夫妇及参礼众人持玉串@向神行“二拜二拍手一拜”之礼。礼毕,双方执酒杯互贺。众人再次向神礼拜后按入场时的顺序依次退场。2.2 和神道教的关系神前结婚式在江户时期曾经出现过,但却没有广泛的被采用,直至明治时期由于被皇室采用而传播开来。或许,神前结婚式和皇家婚礼的结合,会让人误以为是日本“国家神道教”的影响。但事实上,当时的日本正处于“脱亚人欧”时期,凡事效仿欧美,正致力于建立近代国家体制。此时的皇家婚礼其实也是当时的改革派们宣扬政治的一个幌子。试图以此来统一民心,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神的国家”――这也是对欧美以宗教控制民心的一种效仿。所以,虽然日本自古就与神道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神前结婚式却是到了近代才传播开来的,说明它和历史的传承没有太大的关系。和神道教更是没有太大的关联。即便是有,也是当时政府用来推动“文明开化”的手段之一。3 基督教结婚仪式和基督教的关系3.1 基督教结婚仪式现在日本流行的基督教结婚的形式是模仿基督教徒结婚式而形成的。他们举行仪式的地点一般不是在教堂,而是在与教会无关的一些专门为婚礼设置的场所(如现在的很多宾馆都有这样的会场)或教会特设的一些场所举行。一般情况下,是由牧师(现在教会应时代需求有派遣牧师,宾馆等地方可以直接聘请牧师)来担任主持。和电视中的情节差不多――新郎站在祭坛前等待身穿美丽婚纱手捧鲜花的新娘。新娘手执父亲之手慢慢走过红地毯。父亲将女儿的手交到新郎手中……然后圣歌响起,圣经的朗读声荡漾。再在牧师的引领下两人结下生生世世之盟,交换结婚戒指,退场。3.2 和基督教的关系众所周知,基督教在日本的发展并不顺利。江户时期曾一度毁灭性地驱逐迫害基督教徒。直至“黑船”敲开了日本国门,闭关锁国结束。日本开始朝着近代化发展,在日本隐匿多年的基督教徒才开始恢复原来的活动,西欧才又派遣了一批传教士。但即便如此,日本迄今为止的基督教徒仍只有人口总数的l%。原因想必大家都很清楚。因为基督教的“一教论”和日本国民的传统宗教思想(多神论)不符。但是,宗教思想的脱离却没有影响他们对基督教结婚式的热爱。据网络调查现代日本人在选择结婚仪式时仍有50%以上选择的是基督教结婚式。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基督教结婚式发展的背景。二战后20世纪50年代以前,基督教婚礼是有严格限定的――非教徒是不允许在任何基督教场所举行婚礼的。60年代末,日本经济开始高速增长,在此背景下,一些新教徒开始在教会外设置会场接受非教徒婚礼的申请以增加收入。到了70年代,婚礼产业运运而生,推动了大众的需求,所以这些会场已渐渐无法满足需求。80年代,之前提过的偶像明星和王子公主的婚礼在媒体的宣传大大推动基督教结婚式的发展。这时,很多宾馆开始设置基督教教堂式结婚会场,打造浪漫的基督教结婚仪式。   由基督教结婚式的发展可以看出,日本的基督教结婚式和基督教其实没有关系。当然,它的发展有基督教徒的推动力量不假,但举行结婚式的人们却是和基督教毫不相干的非教徒占绝对多数。即使在婚礼上牧师都宣读了圣经,但有多少新人真正在聆听?这种婚礼仪式只不过是日本人对西洋的一种向往和崇拜的产物。对于他们来说洁白美丽的婚纱比基督教教义更有吸引力。4.4 佛前结婚仪式和佛教的关系4.1 佛前结婚仪式佛前结婚式原本是在寺院举行,或请僧人到家中举行。但现在也多是把仪式场所设在结婚专用的会场或宾馆,当然也有些寺院有专门用于举行结婚仪式的别院。仪式上虽有派别差异,但大致都是先请父母亲人入座后,新婚夫妇才进场,然后向佛合掌礼拜。主持仪式的僧人开始念经,新婚夫妇致辞。再由主持赠与众人念珠(这是佛前结婚式区别于其他结婚仪式最明显的标志)。最后大家再次礼拜完退场。4.2 和佛教的关系佛前结婚式也不是自古就有的,是到了近代才始由佛教日莲宗所创。当时正好是神前结婚式盛行的时期。佛教是倡导“六根清净、四大皆空”的宗教。“色、性”是佛教的大忌。女人是“万恶之源”。他们怎么可能去借结婚仪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