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古诗相思

如题所述

王维的古诗相思如下:

原文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相思:题一作“相思子”,又作“江上赠李龟年”。

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江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南国:古代指江汉一带的诸侯国,后来也用来泛指中国南方。

“春来”句:一作“秋来发故枝”。

“愿君”句:一作“劝君休采撷”。愿君,一作“赠君”。采撷(xié),采摘,摘取。

相思:想念。

白话译文

红豆生长在南国的土地上,每逢春天不知长多少新枝。希望你能尽情地摘取采集,因为这红豆最能寄托相思。

创作背景

此诗一作《江上赠李龟年》,可见为怀念友人之作。据载,天宝末年安史之乱时,李龟年流落江南曾演唱此诗,可证此诗为天宝年间所作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

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后世影响

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而广为流传者为数甚多。王维《相思》就是梨园弟子爱唱的歌词之一。据《云溪友议》载:安史乱时,唐宫乐师李龟年流落江南。

一次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这首诗,满座遥望玄宗所在的蜀中,泫然泪下。很多人听到这首诗,追思往事,唏嘘不已。可见此诗在唐代当时传诵的情况。随着《唐诗三百首》流布的广远,影响之深刻,这首《相思》一直传诵至今,几近家喻户晓。

红豆产于南方,果实鲜红浑圆,可以串起来作装饰品。说红豆能够寄托相思,有一个传说。相传,汉朝时期的闽越国,有个男子被强征戍边,妻子每日每夜地盼望他归来。后来,同行的那些乡邻陆续归来,唯独她的丈夫久久未归。

妻子更加思念丈夫,终日在村口的树下等待,最后哭断柔肠,流出的汩汩血泪,淌入泥土。此后,树上开始生长出一种奇异的小果子,质地坚硬,色泽鲜红如血,晶莹剔透,就被称为“相思子”,也就是红豆。

奇怪的是,虽然有这样的传说,但典籍中没有记载,唐朝以前的人也没有吟咏红豆寄托相思的诗句,可能只是一时流行的传说,所以记载并不确切。但随着王维这首诗歌的流传,“红豆”这一物象与相思之情紧密关联。

人们见到红豆,读到与红豆有关的诗句,往往会思念朋友亲人,但红豆背后的传说,反而少有人知。可见这首诗的影响力。

因为这首诗在当时已经成为一种类似于流行歌曲的存在,在传唱的过程中发生了一些词句的变化,出现了“红豆生南国,秋来发故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红豆生南国,秋来发几枝。劝君休采撷,此物最相思”等不同版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