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字的行书写法

如题所述

关于来字的行书写法如下:

一般写法,第一笔是连带着的,横折横折横,第二笔竖钩,第三第四笔,撇和捺。行草的话,第一笔是一横,第二笔是竖钩向左连上去交叠在这一竖上,横折横折横折。

来字行书写字时不能太过僵硬,解决僵硬的问题主要还是在腕上,平时要养成一个用腕的习惯,学会用腕,做事就有巧劲,写字也是一样的,如果闲下来可以在空中练习这样的习惯。

扩展知识:

行书,又称行押书,它介于楷书和草书之间,书写时简易、流畅。行书产生于汉代,盛于两晋南北朝。行书的点画常常强调游丝引带,行云流水的特点。行书经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父子的变革,使其达到非常完美的境界。王羲之的行书最能表现雄逸流动的特色,他的代表作品有《兰亭序》。王献之行书风格婉转妩媚。

唐代行书名家李邕,风格雄浑遒丽,代表作有《岳麓寺碑》、《李思训碑》。宋代四大家蔡襄、苏轼、黄庭坚、米芾都擅长行书,并往往在行书中流露自己的感情和意趣。元代赵孟的行书风格温文尔雅。明代董其昌的行书章法疏朗、风格淡雅秀逸。

行书中的主要笔法包括:中锋,铺毫,逆入平出,提按,藏锋等。其实这也是书写一个笔画的基本过程,但它又包括了上述笔法在行书之中。

大小相兼就是每个字呈现大小不同,存在着一个字的笔与笔相连,字与字之间的连带,既有实连,也有意连,有断有连,顾盼呼应。收放结合一般是线条短的为收,线条长的为放。回锋为收,侧锋为放。多数是左收右放,上收下放,但也可以互相转换,不排除左放右收,上放下收。

行书兼具楷书、草书的特点,但又绝非写好楷书便一定能写出一手漂亮的行书字来,行书作为一种独立的书体,其发展过程中具有它自身的特点。要学好行书,还要经过一段专门的临摹训练,以掌握它的笔法和结字的规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