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忙的插画-农忙季节的说说怎么发?

如题所述

怎样生动的用一段话描写农忙时的场景

描写举例如下:

农忙的季节开始了。辛苦一年的农民伯伯即将迎来丰收的喜悦,虽说好多都是望天收,但是有收获总比没有收获强。在房前屋后的宽敞地儿上就能育苗,放上肥料、稻种,适时浇水,秧苗也会长出来。但乡人们似乎更喜欢在田畈里育苗。甩开了膀子干活,风儿鼓鼓的,劲儿足足的。

要给秧苗们准备一张宽敞平顺的大床,让它们安安心心地成长。田里的水不多,但在湿泥里行走很是不便。他们都穿了长长的插秧靴,靴子外、衣服上、胳膊上、手上、头上尽是泥。

在田里育秧很是费工夫。整平、施肥、撒稻种、施肥、浇水,一系列程序,着实复杂。他们像看护着自己即将出生的孩子,心里很激动,又充满着深深的期待。

扩展资料:

描写技巧

1、讲究动静结合,远近协调,视觉、听觉和嗅觉等之间的切换。

2、力求简洁洗练,寥寥数笔即传神。切忌面面俱到,什么都交代得一清二楚。要善于运用经验的省略,给读者二度创作的空间。

3、避免读者对大段描写的跳过,要善于将其稀释在作品里面,作为故事情节发展的一部分,与故事有关,与人物有关,而不是跑龙套。无论文笔多么优美,都不要因过多描写与作品无关的内容,而让故事情节的叙述陷于中止。

4、传统的小小说写作,尤其是自然景色的描写,多半是作者直接交代,死气沉沉,缺少作品人物的参与。只有让人物参与进来,才能做到画面感真实可信,让他们在自己的世界里进行日常工作。

农忙季节的说说怎么发?

1、一土一犁农家人,耕田做乐靠天吃。一年四季孰农忙,园中风蜓与农识。

2、闲不过夏末秋初,清风闻稻香,地上有农忙。

3、几把锄头,在广阔的田野里农忙;几双小脚,在草垛间捉迷藏;几个馒头,味出多少甜香;几行汗水,耕耘多少希望。

4、长女插田手脚痒,其他几个没指望。挑谷喷药母都干,农忙时刻偶有帮。

5、农忙太累+值日没午睡=精神恍惚!

6、以前六月是农忙收获的季节,小伙伴们常常围着稻谷杆笑着打闹,大人们就躺在高耸的谷堆上聊天,我就在那片月亮照耀的稻田边,对着蛙声的地方,唱着老师刚教会的歌。

四时田园杂兴描写了农村什么季节农忙时的情景

诗歌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同时也反映了农民遭受的剥削以及生活的困苦。

【出处节选】《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惟有蜻蜓蛱蝶飞。

【白话译文】初夏正是梅子金黄、杏子肥的时节,麦穗扬着白花,油菜花差不多落尽正在结籽。夏天日长,篱落边无人过往,大家都在田间忙碌,只有蜻蜓和蝴蝶在款款飞舞。

扩展资料

1、《四时田园杂兴》创作背景

《四时田园杂兴》是南宋诗人范成大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分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冬日五部分,每部分各十二首,共六十首。

2、《四时田园杂兴》鉴赏

这首诗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诗中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色有形。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初夏农事正忙,农民早出晚归,所以白天很少见到行人。最后一句又以“惟有蜻蜓蛱蝶飞”来衬托村中的寂静,静中有动,显得更静。

3、《四时田园杂兴》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6月26日—1193年10月1日),字至能,一字幼元,早年自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府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名臣、文学家。宋高宗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范成大登进士第,累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乾道三年(1167年),知处州。

乾道六年(1170年)出使金国,不畏强暴,不辱使命,还朝后除中书舍人。乾道七年(1171年),出知静江府。淳熙二年(1175年),受任敷文阁待制、四川制置使。淳熙五年(1178年),拜参知政事。晚年退居石湖,加资政殿大学士。

范成大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他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