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古诗插画-村晚的诗配画怎么画

如题所述

赋得古原草送别的诗配画怎么画

这是一首应考习作,相传白居易十六岁时作。按科举考试规定,凡指定的试题,题目前须加“赋得”二字,作法与咏物相类似。《赋得古原草送别》即是通过对古原上野草的描绘,抒发送别友人时的依依惜别之情。也可以看成是一曲野草颂,进而是生命的颂歌。据说白居易初到长安拜见顾况时送上的诗集就有这首诗。顾况看到白居易的名字,打趣说:“长安米贵,居之不易。”等到看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时,大为赞赏,说:“有才如此,居亦不难。”

古诗译文

原野上长满茂盛的青草,年年岁岁枯萎了又苍翠。

原野上的大火无法烧尽,春风一吹它又生机勃发。

芳草的馨香弥漫着古道,阳光照耀下碧绿连荒城。

又送游子远行踏上古道,满怀离情望着萋萋芳草。

诗句注释

(1)赋得:借古人诗句或成语命题作诗。诗题前一般都冠以“赋得”二字。这是古代人学习作诗或文人聚会分题作诗或科举考试时命题作诗的一种方式,称为"赋得体"。

(2)离离:“离离”:茂密的样子。【《诗经·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3)一岁一枯荣:枯,枯萎。荣,茂盛。野草每年都会茂盛一次,枯萎一次。

(4)远芳侵古道:芳,指野草那浓郁的香气。远芳:草香远播。侵,侵占,长满。远处芬芳的野草一直传到古老的驿道上。

(5)晴翠:草木在阳光照耀下射出的一片碧绿色。

(6)王孙:本指贵族后代,此指远方的友人。

(7)萋萋:形容草木长得茂盛的样子。“萋萋”的使用,更有可能来源于《楚辞·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唐崔颢在《登黄鹤楼》也有描述:“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村晚的诗配画怎么画

村晚的诗配画的画法如下:

1、首先画一个边框,在底部画一些小草,左下角画一头牛,牛背上画一个小朋友。

2、然后在右上角画一个月亮,顶部画一个方形的边框,中间画上草地和河流,背景画一些大山。

3、接着开始上色,右上角的月亮用涂,左下角的牛用棕色涂,小朋友用、红色和蓝色涂,草地用绿色涂,河流用蓝色涂,大山用灰色涂,中间的边框用橘色涂。

4、最后在边框内写上古诗,整理一下画面,村晚古诗配画就画好啦!

插画的目的以及意义:

插画的目的是起到艺术欣赏作用或对正文内容起补充说明,意义是使文字意念变得更明确清晰。插画是一种艺术形式,以其真实的生活感、直观的形象性、美的感染力,已广泛用于现代设计的多个领域。手绘插画需要美术功底要求最高、应用广、展现内容丰富。

关于植物的古诗配画《诗经》作为古代诗歌的开端著作,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中叶的诗歌。其中有许多诗歌的文字优雅典美,沁人心脾,让人如沐春风。据说其中关于植物的描写就有一百余种,那今天我们就走进诗经,看一下这些植物都是怎么被古人记载的吧。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周南·关雎》

荇菜是一种浅水性的植物,茎叶漂浮于水面生长。叶片形似睡莲,小巧而别致。花朵呈亮,开花时会浮在水面,星星点点,十分惹人爱,常被用来种植在庭院之中。

思乐泮水,薄采其茆——《鲁颂·泮水》。茆:莼菜

莼菜又被称为马蹄菜、湖菜等,也是生长于水中。它的嫩茎叶可以作为蔬菜进行使用,主要分布在湖北和重庆一带的池塘湖沼中。莼菜生长的水域,水质较好。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国风_郑风_有女同车》;舜:木槿

木槿花又叫芙蓉花,它有一个特点,就是朝开暮谢。说起来倒也和昙花一现有些许相似。她娇艳的外表和高洁的身姿,让人一眼看上去,就会喜欢上。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国风·王风·采葛》;萧:艾蒿

萧在先秦时期被指为艾蒿,也就是我们小时候经常在田野乡间见到的一种草本植物。记得儿时傍晚跟着大人在屋外乘凉,附近会点燃一捆晒干了的艾蒿用来驱蚊,清香的味道闻起来十分舒适。

扬之水,不流束蒲。——《国风·王风·扬之水》

蒲草,千年韧如丝,学名为水烛。顾名思义就是水中的蜡烛,因为它的外形与蜡烛十分相似。主要生长在河湖岸边的沼泽地内。茎可入菜,花粉可入药,叶片可用来编织,总之浑身都是宝。

野有死麋,白茅包之。有女怀春,吉士诱之。——《召南·野有死麋》

叫白茅大家肯定会觉得有点陌生,但是叫它"茅针"你可能就会很熟悉了。我们小时候常去田野边摘的一种野生小零食,绿色的茎干里包裹着白色的小绒毛,入口有些微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